“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之我见

2017-12-12 23:48杨新春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杨新春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电学知识,更是非常抽象,并且涉及的内容和概念非常多,很多公式和规律,学生容易混淆,电路图的连接和分析非常繁琐和枯燥,因此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导致电学知识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而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学好电学知识的相关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学好初中物理电学知识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知识

一、 引言

电学在初中物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物理中考中常见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电学部分的相关知识涉及很多实验、概念、公式和规律,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理不清这些概念和规律,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在中考中学生的得分率较低。

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缺乏学习电学知识的兴趣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兴趣。由于初中学生非常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如果教师呈现出来的教学课堂比较枯燥缺乏活力,学生就很容易走神,导致教学效果不良。因此,教师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兴趣,对于课堂导入环节来说,其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也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相关教学知识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接受非常有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课堂导入设计不合理,没有发挥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生缺乏电学知识的探究学习

初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物理实验来认识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新课标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有趣的情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不知道该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在课堂上虽然会通过提问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提问过程流于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教学过程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梳理

电学知识主要内容为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相关的概念,同时还涉及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等。对于电路分析来说,要求学生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掌握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为通路、断路和短路。在整个电学学习中,欧姆定律是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难掌握的内容。对于电功和电功率来说,主要是电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联系实际生活来加强教学。

(一) 初中物理电学概念知识

在整个初中阶段的电学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公式和规律等。其中概念是电学部分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电路图、电路状态等的概念,掌握电路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掌握电流的概念,熟悉电流表的使用,会测量相关的电流和电压大小。在欧姆定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的概念以及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等。在电功和电热的相关知识中,要求学生掌握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电流的热效应。电学知识涉及的概念非常多,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基础。

(二) 初中物理电学规律知识

在电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想学好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概念,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规律和公式,这些规律将很多电学概念知识串联了起来。例如对于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要求学生掌握串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规律,掌握导体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同时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规律,能够用公式表示出来,并在具体的题目中加以应用。

四、 提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 夯实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创建有趣的情境或者相关知识的问题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物理虽然很抽象,但是同时也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物理富有挑战性,并且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来展现物理现象。电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通过电学知识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疑问。掌握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之后,教师在电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相关的性质、研究的特点、内容等告诉学生,还要准备一些令学生震撼的有趣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例如,在学习“电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刚提出电的概念,因此教师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和有趣的现象来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面玻璃镜和一块抹布,然后指导学生用抹布擦拭玻璃镜面,观察发生了什么。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简单有趣的实验,发现玻璃镜面可以吸引轻小的绒毛,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此时引入“摩擦起电”的概念,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自然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正确理解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理清整个电学知识的结构和框架,认识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初中电学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为电学部分和电磁部分的学习,其中电学部分占更大的比例,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阶段,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物理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但是这些零散的感觉很难获得系统的认识,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前概念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初中电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消除学生的前概念,纠正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才能提升电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相关概念和性质时,学生受到生活中水流的经验影响,会认为电流和水流一样,其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认为距离电源比较近的位置电流先到达,而距离电源比较远的位置电流则后到达。如果学生有这样的生活感悟,对于电流的学习就非常不利,因此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的这种前概念错误。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可以利用电源、开关和两个小灯泡串联成一个电路,两个小灯泡距离电源的位置有远有近,教师进行实验,闭合开关时提醒学生观察两个灯泡哪一个先亮,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两个灯泡是同时亮的。然后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哪个灯泡先灭,学生同样发现两个灯泡是同时灭的。通过这样一个直观的实验,就可以纠正学生对电流的错误认识,正确认识电流的流动。

(三) 加强电学知识的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物理实验的展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创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利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磁场”的相关知识时,由于磁场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对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很多学生都心存疑虑,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将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演示出来。选择小磁针、铜丝等实验器材,将小磁针和铜导线平行放置,改变电流的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通电之后,小磁针会发生偏转。通过这样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知识。

五、 结语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夯实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加强电学知识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花萍.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21(16):105-106.

[2]何钊.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研究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4,21(19):173-174.

[3]陈文辉.初中物理电学问题解题方法之我见[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8):96-97.

[4]韩贺军.中学物理电磁学教法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4(56):111-112.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只因是物理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复习课——以“压强”复习课为例
处处留心皆物理
我心中的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