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镛娟
摘 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数学的发展史也印证了这句话的哲理性。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的科学知识之一。而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数学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将针对数学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一、 “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这种设计理论需要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其實也就是所谓的因人而异的升级版。教师要提前在课下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备课。 而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作为补充,已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其实就是拓展学生的思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材料组织化,材料逻辑化,材料教学化,最后将之内化。如在学习集合这一章时,这一章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选择合适的学生来进行讲解,让学生课前准备好,让学生起主体性,此时教师就要起主导性的作用,当学生讲完之后,而教师就要起到引导学生,指导示范、反馈矫正和点拨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理念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与领悟更加深刻,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都会更加高效。
二、 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数学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头疼的。枯燥的公式,难以理解的逻辑性将多数学生都拒之门外,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加入多媒体教学,生动的图形展示会给予学生们视觉上的冲击性,从而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也会上升。如某某位于操场的O点,小明在操场的某点A,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确定小刚相对于O点的位置。引入r,α来计算x,y。即:cosα=x/r sinα=y/r tanα=y/x 而得出这样的公式,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就行演示,建立坐标运用动态图来进行教学,还有在学习正弦定理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上展示情境图。还有在讲解函数y=Asin(ωx+φ),在多媒体上就可以画出函数y=2sinx, y=1/2sinx[0,π/2]的图象,同时可以进行振幅变换、周期变换以及相位的变换。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由y=sinx图像得到y=2sinx和y=1/2sinx图像的过程,也可以拖动“动A”改变A的值,控制图像变换细节,注意观察图像变化与A值的关系,引导,观察,启发得到振幅变换的定义.同样方法同理得到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在多媒体上将这些图画进行平移交换、周期变换以及相位的变换等等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变化莫测,体现函数的图像变化。相比于教师之前在黑板上的手画,就会少一点枯燥,多一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
学生体会观察、实验、类比和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然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对数学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了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样不仅会形成学生一步一步对数学知识养成新构建的习惯,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视觉得到满足,更会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来源的构建有了情感的投入,也就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石。
三、 问题式教学设计理论
问题式教学方式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到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们的思维发散、拓展有着很好的作用。而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寻找问题。如在对于新旧知识的区别中发现问题,在解题策略的方法上找到问题,发现问题,就证明学生已经真正地去用脑思考问题了,对于数学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想法,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牢固。教师要积极诱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启发他们的思维,做到对于数学的真正了解。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德国数学家高斯的神速求和的故事来引导大家,以数学趣闻来使学生引发探究的兴趣。那么对于他是如何快速求出来的,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好奇心,产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接下来学生就可以进行探索归纳,从而得出答案。高斯的方法是将数字首尾配对进行求和,而对于等差数列来说,学生根据首尾配对的方法进行求和,还需要将数字分成奇数与偶数进行操作,这样的探索过程就会使得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同时思考能力上升。接下来教师就要设等差数列an,首项为a1,公差为d,求 Sn=a1+a2+a3+…+an。
以此来让学生进行探讨得出结论。首先将奇数偶数分别相加可以得出:Sn=1+2+3+……+(n-1)+n Sn=n+(n-1)+(n-2)+……+2+1然后两式相加2Sn=(1+n)+(2+n-1)+(3+n-2)+……+(n-1+2)+(n+1)=(n+1)+(n+1)+(n+1)+……+(n+1)+(n+1)一共n项(n+1)2Sn=n(n+1)Sn=n(n+1)/2
由此也可以得出倒序相加是数列求和中一种。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式的导入、探索以及到最后的得出结论,当有了结果时,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们对于这个知识更加掌握透彻。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会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记忆会更加深刻,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也会达到最佳,也就是将教学与学习都得到了最优化。
四、 将数学生活化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他的名言就是:“凡物皆数”,自然界的事物可以根据数进行分类,质数、勾股数、亲合数、循环数等等。最经典的形式魅力莫过于“黄金分割点”的提出,1∶0.618它是爱美人士的审美标准,这其实就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方式。另外数学的对称美,最经典的对称美是等差数列,在宇宙中的永恒定理,有对就有错,有生就有死的道理。而等差数列给人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对称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所以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将数学生活化,将实际例子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中,如刚学习空间几何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如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景可以让学生感受一种视觉上的空间享受。这样也会营造一个趣味性及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也会引出一个原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物体的过程中,基于视觉角度的不同,其形成的图形也不同。而对于其他的很多学科也将运用到数学。比如物理中的加速度的求解,就会应用到导数的求导。而在气象中,导数也可以反应一天(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的强度。对于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也会运用到导数。可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对于生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提升和锻炼,同时也会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 总结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很多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其中原因有:一是高中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二是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三是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知识独立性也变大。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对数学产生反感的心理状态。从而对于数学的学习也会导致懈怠的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情况来调节课堂氛围,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将教学设计理念变得更加引人注目,言简意赅,容易使得学生可以接受,而不是之前的传统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激情上升,从而逐渐地爱上数学。另外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学极其重要的分支领域。研究教学设计,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种新鲜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因此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他们要加强学习,要学习教育、教学、心理、管理、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从人格到学识都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 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2] 程红.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中学数学月刊,2002(3).
[3] 蒋永晶,王书臣.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和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2,03.
[4] 王富英.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探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