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7-12-12 13:38路飞肇立春李哲魏唯唯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8期
关键词: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路飞+肇立春+李哲+魏唯唯

摘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与任务。阐述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设计方法,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保障措施,以期为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设计;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8-0080-03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问题。国家和省市也陆续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文件。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塑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与任务。教学过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而教学的主要环节就是课程教学,因此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和构建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本研究以食品类专业中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 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1.1 明確创新创业教育应教会学生的内容

准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要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方式,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组织管理经营才能,能进行工程应用和产品研究与开发,能进行创新研发和创业实践;要教会学生具有较高的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教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所应具备的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知识。

1.2 明确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一是要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增设创新创业类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类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在培养方案中纳入创新创业形式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二是要采取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包含的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市场分析与管理等知识领域内容,聘请外专业或校外老师进行联合培养。三是学校要联合企业等社会单位合作培养,以校企深度合作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1.3 明确由谁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多学科性,所以要求老师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相关教学能力。可以采取派教师驻厂实践等方式培训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也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外兼职老师。

2 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本研究提出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将食品类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成通识及普及教育模块、专业课程教育模块和能力拓展教育模块(如图1所示),通过这样3个课程模块的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食品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个环节。

2.1 创新创业的通识及普及教育模块

2.1.1 通识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开设通识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范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及行为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有较大提升。建议开设文学修养、历史传承、国际视野、社会道德、科学技术、艺术审美等通识教育的通识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

2.1.2 普及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建议开设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相关课程,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思维方法、创新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同时建议开设大学生创业原理与实务、创新设计、个人与团队管理等选修课程,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2 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教育模块

通过优化已制定的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教学方法等举措,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好学勤思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新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爱上创新与创造。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中也应设置创新创业类的专业选修课模板,如食品工程创新实践、食品创新与发明、食品企业创新管理等。

2.2.1 在理论教学方法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大学生群体特点和个体发展兴趣为主线进行,融入创新思维、创业激情,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等方法,培养学生敏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创建适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任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利用MOOC等网络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针对创新创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学。要改善课程的考核方式,如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或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以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2.2 在理论教学内容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要结合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将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最新的创新创业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路和习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议缩减验证型实验,增设设计型实验和综合探究型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创新实验中体会学习乐趣。

2.2.3 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强调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比重,建议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30%以上。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3 创新创业的能力拓展教育模块

鼓励和指导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大学生课题研究项目、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题讲座与学术报告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以及考取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通过这些能力拓展模块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endprint

3 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3.1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一是與多家企业建立校企的深入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每年召开一次校企合作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走访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交流,听取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二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导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承担部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进行专门的理论授课和现场教学;同时,在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准工作实践指导,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

3.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激发教师的专业实践的意识,提高教师从事专业实践的内在动力,如选派专业课骨干教师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二是要鼓励教师进行横向课题研发,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提高教师实践应用创新能力。三是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四是可以聘请相关的企业家、创业者和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外兼职教师。

3.3 加强创新创业教学条件的建设

一是要加大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补充和完善专业相关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硬件支撑。二是要加大校内专业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力度,为学生在进入企业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前熟悉生产工艺与设备提供条件。三是要加大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通过与专业紧密相关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合作、学生实习和就业为一体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四是要成立创客工作室、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搭建实现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

3.4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度建设

高等学校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度的建设。通过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在年终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职务评聘条件等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成绩进行学分认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获奖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学校或学院层次设立学生创新创业的专项基金项目,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4 结语

通过健全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安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食品专业教学与创业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并具有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的食品类专业相关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骆金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及实施选择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4):106-107.

[2] 刘双奇.“全过程实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86-90.

[3] 史晓娟,黄俊彦,王晓敏,等.应用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5,18(2):119-121.

[4] 文震,郑宗坤,刘波,等.综合性大学食品专业教学融合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食品工程,2015(1):14-16.

[5] 孙兆荣,何永勃.航空电气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5(17):24-25.

[6] 毛国涛.浅析创新创业教育“1+N”课程体系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54-56.

[7] 蔡兴怀,赵军,徐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29(1):82-85.

[8] 刘晓庚,刘琴,鲍雯钰.在食品类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初探[J].农产品加工,2016(10):83-85,88.

[9] 孔庆军,任雪艳,李照.食品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及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244-245.

[10] 赵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0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