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琳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重学习提高,能够从其他教师的经验模式中吸收借鉴,妥善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化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科学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及整合资源促进教学工作开展,更好地锻炼能力、提高水平履职尽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履职能力;探析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将履职尽责放在重要位置,强化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一、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借鉴吸收能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是能力水平较高的资深语文教师,仍然需要及时搜集各种信息,从大量的教学成果中提炼和吸收,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学会抬头看天,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广泛搜集来自小学语文教育界的经验成果。教师要订阅和阅读各种语文教学刊物,定期浏览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浏览知名学校和著名语文教师的网站、博客,从中学习各种先进的语文教学经验。同时,教师要学会将这些经验成果与自身的语文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做到采他山之石为己所用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能够善于从眼花缭乱的经验成果中,筛选出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帮助的内容,而且要能够将其精华吸收到教学工作之中。这种吸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拿来主义,应当是借鉴精华、实地运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实际教学工作与语文成果经验实现无缝对接。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站在巨人肩膀上向前看,将别人成功的教学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细致消化吸收之后的有效运用,对快速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至关重要。
二、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驾驭课堂能力
教师对课堂的教育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表现在对课堂出现的各种状况能够灵活应对,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课堂上的灵活程度把握有较大难度,放得过多容易出现场面失控,收得过分又制约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课堂驾驭能力的研究,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机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管理智慧。例如下午上课的时候学生头脑昏沉沉的,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补充讲述几个趣味小故事,一下子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开小差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眼神或者表扬其他学生听课听得认真等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听讲,还没有效果的可以临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开小差的学生回答,将他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之中。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探究活动无法深入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一些难点的点拨,帮助学生顺利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研究等等,有效地驾驭课堂,保证教学效果。当教师能够有效驾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与方法进行同步互动,整个课堂就融为一体,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而且对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启发引导能力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一方面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启发引导的能力,能够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善于抓住要点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能够选准切入点有效引导和启发学生。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深入研究教材,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其中的知识要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进行学习研究。教师的提问启发还要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从第一句的启发引导到最后完成学习任务,一气呵成、融会贯通,既要能够提炼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深入等方面精准把握,切实发挥好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启发引导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启发引导,要注意抓住要点和关键内容,一般性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应当在关键之处,要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长期以往,只要教师启发引导得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学习成效都将得到充分提高。
四、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手段运用能力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强化教学中的手段运用,赋予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的活力。小学语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应当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达到得心应手运用的效果。首先,教师要熟练操作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当初的投影仪到现在的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都要做到熟练运用。其次,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中青年语文教师都经过信息化的系统培训,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程序与技术没有障碍,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整合起来,制作成和教学方案紧密结合的課件,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手段运用的科学性研究。在语文教学的什么环节运用多媒体手段,运用的概率和频率是多大,运用中注意点是什么等等,都要细致考虑到位,确保在课堂上能够达到高效、科学运用的效果。强调教师对多媒体手段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培训教师懂得如何操作教学设备,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创新精神,鼓励教师自主创作教学课件,将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课件制作同步进行,这也是更好地发挥信息媒体作用的有效路径。
五、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心理分析能力
教学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引导,让教学对象能够真正深刻领会和有效把握。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师要能够做到洞察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心理分析能力方面的训练,平时要多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结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针对性开展研究活动,力争能够牢牢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学,更需要心理疏导与情感的参与。例如面对语文学困生群体,语文教师要能够细致分析学生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开展分析,了解他们是否存在自卑自闭心理,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只有准确分析学困生的心理与思想状态,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比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容易出现自满或者畏难心理,无论哪一种心态都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此,教师应当强化对这些学生心理的分析,把握他们出现这些心理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高教育引导的效果,纠正学生的心态,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心理分析能力事关教学工作开展顺利程度,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并不断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
六、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中的有限资源和容量,显然无法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致力于提升自己这一方面的工作能力。例如针对作文学习难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整合资源,从身边的资源入手启迪、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写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周围的景色,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写作要领。再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兴趣活动,如写字、朗读、演讲与口才等兴趣小组,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都有积极的帮助。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语文知识、能力相关的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等等。
综上所述,提升语文教师履职能力对教学质量影响较大,广大教师要对照教学工作要求,不断提升自我,更好地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胡琼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气质[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2]高子阳.爱读爱写: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10).
[3]戴玉领.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管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1).
[4]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陈永明等著.教师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