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解题”的解释如下:①解答或演算习题、试题。②理解或解释诗文等的题旨。③对书籍的作者、卷次、内容、版本等加以说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能力”的解释如下: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主观条件。本文中提到的解题能力指能解答或演算习题、试题的主观条件。地理解题能力就是指能解答或演算地理学科习题、地理学科试题的主观条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关键词——“主观”。主观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内容,跟客观相对。含有主观的字词就表示要视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对于人们来讲,能力有高低之分。对于学生来讲,解题能力有高低之分,地理解题能力有高低之分。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高考作为一种全国范围的选拔性考试,主要选拔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合格高中毕业生,必然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高考作为一种考试形式,对学生的选拔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试题来进行的。因此,解题能力的高低就成了能否在高考中取得较高成绩的关键。
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身条件(能力)将学过的知识与试题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答试题过程中的主要思维过程有:(1)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解读和获取信息);(2)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调动和运用知识);(3)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4)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学生在答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概念不清;未读懂题意,不能充分提取有效信息;空间定位不准;答题思路不清或不完整(如思路过于狭窄,思维角度少,集中于某一两点;联系现实案例少,原理应用不灵活;不能全面、辩证地回答,逻辑表述混乱);语言不规范(如缺乏学术用语,概念使用不准确;罗列词语;错别字多)。
解答试题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与试题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关键是人。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清晰的表达能力是影响解题能力的因素。因此,应围绕构建知识结构、提取有效信息、完善解题思维过程和提高表达能力四个环节来进行解题能力的培养。
1构建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或者知识系统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同学们能在头脑中构建知识结构或者知识系统,就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就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就不用死记硬背知识了。例如,在学习有关大气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其相关内容构建如下结构。
由上图可知,上面有关大气的知识结构图将大气的基本状况、大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常见的天气系统和气候联系在了一起。图中各个知识点的从属关系一目了然。所以,构建知识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记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考试的时候,有利于我们快速地调动和运用知识。
2提取有效信息
高考地理试题呈现信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提供教材外的信息;多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将信息情境化;提供不完整的信息;提供组合信息;逐步给出信息。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材料(文字、图形和表格)、设问及选项组成。非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材料(文字、图形和表格)及设问组成。所以,同学们应从材料(文字、图形和表格)信息、设问信息和选项信息三个方面来训练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提取文字材料信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比较简单。高考地理试题中的文字都是经过命题人精雕细琢的,比较简洁,所以大多数同学理解起来都比较容易。对同学们来讲比较困难的应该就是提取图形中的信息了。图形的类型有很多,包括地图、景观图、数据统计图、地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等。同学们要针对不同的图形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例如,在提取地图中的信息时,我们首先应提取经纬度信息,进而进行区域定位。在提取数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时,应注意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分别代表的含义。
3完善解题思维过程
由上文可知,同学们在解答试题中的主要思维过程是审题、分析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判断、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所以,同学们应该从审题、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等方面来完善解题思维过程。
4清晰的表达能力
可以将表达能力分为两个方面: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主要是针对地理非选择题来说的。因为,对于选择题(客观题)来讲,学生在解答时只需要选择一个选项就行。这样就体现不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地理非选择题(主观综合题)要求学生以文字为载体表达思维过程,所以,地理非选择题(主观综合题)能较好地考查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