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金”奇

2017-12-12 08:36黄沂海
金融博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阿海扇面金瓶梅

当下,许多称谓变得时髦起来,美术成了视觉,搞设计的都摇身变作“视觉总监”。什么是“觉”?窃以为就是王国维所描摹的“意境”,比古典文学的意境更丰富、更现代,更注重绘画形式的文学意味,这便是海派画家杨秋宝的人物扇画,带给观者豁然开朗的新空间。

缘起:不期而遇

我与杨秋宝老师有缘。

缘分一:第一次买杨秋宝绘制的扇画,记得是2008年初秋,不讲价,花了3600元。购下那柄画题为《九天玄女》的成扇,还有一则插曲。那天进得朵云轩大堂,就被杨秋宝扇画里圆润流畅的人物线条所吸引。可惜,袋袋里的现钞捉襟见肘,银联刷卡机又偏偏遭遇故障,只得悻悻而返。过了半个多月,从俄罗斯出差回国,小别重逢朵云轩,但见那把扇子依然在展柜里顾影自怜,心里就说:缘分啊缘分。赶紧掏钱买下。那份喜悦心情,比我在列宾艺术学院门口买到价廉物美的俄罗斯油画,还要加个“平方”哩。

缘分二:时隔4年后的夏日,去华宝楼观画展,见有一位长者端坐在画案旁,与同道正谈天说地,听他说得有趣,我这个不速之客也找了椅子坐下。几杯茶的工夫,长者侃侃而论,诗书画印,涉猎成趣,讲到激动处,总要“啪”地一声,拍一记大腿,如同说书先生手中的惊堂木,令听者格外过瘾。边上有人告诉我,这位长者就是画家杨秋宝。闲聊之余,杨秋宝问我是否也喜欢字画,我回称随便玩玩而已,收藏了一点小扇面。杨秋宝马上接口:“你知道吗,银行博物馆有一位馆长,姓黄,不仅收藏扇面,还搞研究,写心得,出了两本扇文化专著。你要向他好好学习啊。”话已至此,我也不好隐瞒身份了,只好自报家门。哈哈,“缘”来如此!杨秋宝说:“你的《扇有善报》里,也写了我的一幅扇画,不好意思,让你破费了。”呵呵,低调而谦逊。

缘分三:杨秋宝曾在上海《文汇报》美术部工作,时常根据版面需要锦上添花,画些漫画与插图。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曾创作长篇连环漫画专栏《阿海》,讲述了一位名叫“阿海”的沪上小青年遭遇的社会百态,针砭时弊,寓教于乐,传扬文明之道,在报纸上连载后颇具影响。杨秋宝事后回忆,因为漫画主人公是上海人,所以信手拈来——“阿海阿海”,叫起来蛮顺口的。我自念初中开始,写文章常用笔名“阿海”,阿海遇阿海,感情自然来,两者如故友相逢,非常亲切。一次饭局,杨老师跟我说,那套《阿海》的漫画手稿他还藏着,抽空复印一套“给您赏玩”。我一激动,多喝了几杯石库门老酒……

缘,总是妙不可言。由此,我和杨老师开始了一段“金”喜交加的合作之旅。

缘聚:逆流而上

杨秋宝“画了一辈子的画”,但是职业画家之路,仅仅走了10多个年头,他自10年前从报社提前退休,就开始靠画笔挣钱养家。“市场需要什么,我就能画什么”。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有三两三,怎敢上梁山?在他的绘画生涯中,真正做到了排除一切干扰,心无旁骛,专注丹青。时下的海派绘画中,专攻人物画的画家已凤毛麟角。杨秋宝将人物画创作比喻为一条小路,就像上海的长乐路;而花鸟、山水创作则是一条大道,就像上海的延安路。虽然条条马路都通向外滩,但是小路要比大道来得曲折与艰难,不过好处也有,就是挤的人相对少些,“苦”出来的成就都是自己的。

杨秋宝的“苦”,听起来真心是不胜其苦。年轻时他喜欢涂鸦,家里没钱买纸买笔,就用石子在地上画,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有时画到半夜三更,老母亲隔着门板催促:“都什么时候了,好关灯啦!”——老母亲是心疼电费喔。直到杨秋宝参加工作进入烟糖公司,一不小心又“混”进了宣传科,这让他真切地体会到“假公济私”的好处:笔墨是公家的,时间是公家的,就连晚上挑灯夜战操练画技,电费也是公家的,而且还在领导面前落个好印象:“这小青年不错,人家下了班都去找对象、荡马路,他倒是留下来加班加点,苦练基本功啊。”

聪颖好学的杨秋宝无师自通,每当夜籁人寂,埋头钻研取材于中国古典神话的大型壁画,自学陈老莲的白描笔法,行云流水,铁划银钩,清圆细劲,再学颜梅华、戴敦邦,并融合任伯年赋色浓重、传神写照的特点,博取众家之长,将海派人物画风格拿捏得精准到位。皇天不负苦心人。前代画论所闪烁的思想火花,照亮了杨秋宝的艺术求索之路,他深悟陈老莲之所以成为“大师”,关键在于有所“创”。于是,他笔下的陈派人物遂有所“变”,提升到“似”陈、又“不似”陳的妙境,形成了清新秀雅的“秋宝画风”。

杨秋宝创作的人物画,大到意境构思、人物表情,小到建筑摆件、衣服首饰,无一不作认真考证研究后画就。诸如大观园的金陵十二钗,神话中的水月观音、十八罗汉、八仙过海、齐天大圣,在他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我在杨老师府上,曾亲睹一幅大型绢画《西游记》白描稿,摊在客厅地上足足有四五个平方米,画面构思奇巧,神仙鬼怪惟肖惟妙,经典情节一览无余,令人叹为观止。

缘续:及锋而试

画人物苦,画连环画更苦。杨秋宝长期浸淫于古典名著,并从国粹京剧中汲取营养。一次闲聊,他谈到,京剧语言美,表演程式也美,演员的亮相更美;连环画要生活化,但须有瞬间的定格,把最美的画面奉献给读者。为了画好连环画,祖籍常熟的杨秋宝,还把评弹擅讲故事的特色也移植到了作品中,一个场景他变换多种角度,一个人物造型他反复琢磨,直到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是画家心智的果实,灌注了人品、学问、才情与思想。所谓“非人磨墨墨磨人”,“韵胜原从骨胜来”。

与杨老师聊天,意外得知,杨秋宝的老丈人,居然是已故著名漫画家乐小英,怪不得他笔下的人物造型,胖墩墩,圆乎乎,笑眯眯,同乐小英创作的“小胖”形象颇有几分神似呢。当年,毛脚女婿还没上门,单凭杨秋宝的两幅连环画稿,就得到了老丈人的首肯,订下了这门亲事。

这段姻缘,让杨秋宝的人生旅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每每提到老丈人乐小英,他总是“乐先生长乐先生短”,认为老丈人的为人为艺,令他获益匪浅。就这样,杨秋宝的连环画,一口气画了十几年,出版过30多本连环画:《红楼梦》入选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展并获优秀封面奖,《墙头马上》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展套书二等奖,《武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大亨黄金荣》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当然,杨秋宝情有独钟的题材,还数《红楼梦》。约莫五六年前,他就开启了一项浩大工程,要把《红楼梦》120回故事,搬上120幅扇面。还在潜心创作期间,杨秋宝给我展示了一把已完稿的样扇,扇面呈现的是“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一折,密密匝匝画了20多个人物,造型精致,纤毫毕现,扇子背面,还有他蝇头小楷抄录的章节概要。为了这个“红”篇巨制的工程,杨秋宝呕心沥血,精工细绘,按照他的说法,“这辈子也许只此一件了”。

“图咏红楼梦”仅画了三分之二,就被一位藏家以400万元下了定单。这让杨秋宝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创作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忧的是,这部扇集很可能沦为被人炒作的工具。他打心眼里希望能有真正懂画的藏家拥有这部扇集。只是,杨老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感恩于一家画廊在他危难时刻的援手相助,他最终通过画廊运作了这部红楼扇集……

唉,这年头,不是系紧领口就能成为绅士,亦非敞开袋口就能成为藏家哦。

缘定:择“扇”而从

假如没有假如,也许只是也许。我藏扇,亦藏连环画漫画,在扇面上演绎连环画故事,自然是我心驰神往的一件藏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看来是杨秋宝看出了我的心思,几番商议,年逾古稀的杨秋宝接受了新的挑战——为我的扇斋定制180幅《金瓶梅》扇画。这可能创下了连环画扇面的“吉尼斯纪录”了。

真的拍了板、定了调,我的心里倒有几分忐忑。毕竟是工薪阶层,尽管杨老师出了一个相对友情价,但对于囊中羞涩的我来说,还是禁不住虚汗淋漓。然而,好酒不怕巷深,好扇不怕价高,对佳作的舍与得就在刹那间,机会稍纵即逝,放过了或许就再也追不回来了。偶然间赏读自家藏扇,其中一柄杨秋宝绘制的《司马光砸缸》,给了我颇多启示:玩收藏,有时也要具备智勇双全的素质,破釜沉舟的气势,面对千载难逢的精品,哪怕囊空如洗也扑上前,就像春晚小品里那句著名的台词:司马缸——砸光!

画过《红楼梦》,再画《红楼梦》的祖宗——《金瓶梅》,从酝酿到起稿,从勾线到敷色,“每天從睁开眼睛,画到闭上眼睛”,杨秋宝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比起其他文学名著来,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确实不太好画。幸亏上世纪90年代初,杨秋宝为稻粱谋,替台湾一家出版机构画过一部彩色连环画《金瓶梅》,虽说仅仅取了原著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相勾搭的一节故事,但构图饱满而不外溢,画风工细而富灵性,深得连环画藏家的追捧,算是“打过草稿练过兵”了。据说杨老师为了创作历史题材的连环画,买了一屋子关于历代人物服饰、建筑等图书,悉心考证,以求画面的细枝末节与史实相符,免出“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杨秋宝接活儿,就是这般正经八百。

画《金瓶梅》,“露”还是不“露”?这是个问题。不“露”会失去味道,“露”则容易流于卑俗,男欢女爱的场景无法回避,但杨秋宝的分寸感把握得非常恰当,不淫邪,不粗鄙,不越轨,“三观未毁,节操未碎”,艳而不俗,点到为止,审美愉悦款款而达。某次餐叙,酒酣耳热,席间有人说沪上一位女画家也画了一组《金瓶梅》插图,杨老师嘴巴一咧:“女人哪能画得好《金瓶梅》?”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细加推敲,亦不无道理。

收藏是一种信念,相信美好,自然会遇见美好。辞午迎未之际,180幅《金瓶梅》扇画大功告成,喜气“羊羊”地搬进了我的扇斋。仔细打量,扇面扇骨,均为特制,扇面里隐藏“杨秋宝图咏金瓶梅”的印记,前画后字,相得益彰,扇骨则请海派竹刻名家孟星先生刻上每回书目,再放入红木扇箱,真乃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巨制,值得我珍而藏之。

(黄沂海,作家,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行家》《银行博物》杂志主编。出版《笑看金融》《笑问财缘》《笑点赢家》《扇有善报》《扇解人意》《多多益扇》《漫不经心》《家俭成储》等多部专著。)

猜你喜欢
阿海扇面金瓶梅
清 程邃 行书双进酒词扇面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雷家民作品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鹿柴
命中注定
扇面等式
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