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

2017-12-12 07:35毕艳秋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保障公共图书馆

毕艳秋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已经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作为公共图书馆,本身承担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甚至,从根本意义上说,图书馆已经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是保证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在研究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对发展公共图书馆,保护公民文化权益提出建议,确保让图书馆的优质服务为公民通过公共图书馆享受文化权利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保障

一、理论基础: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文化权益之间的联系

我们之所以将公共图书馆与我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进行关联,主要在于两者本身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是源于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这是图书馆成立之初就已经决定的。图书馆的公益性是指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产品或信息服务只能为人们所共享,在这里没有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的区别,一视同仁,都能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另外,当前大多数的图书馆的资金都是源于地方上的财政支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用管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公民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体现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本质特征,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保障人人享有图书馆免费使用的权利,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繁荣——这本身就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具体表现。二是源于国家的政策制度规定。文化权益一直是国家倡导的公民基本权益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素养,国家开办了公共图书馆,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另外,在中国共产党几次大的代表会议当中。都强调了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基础文化权益保障的主题。正是因为这个主题,公共图书馆才能够得以迅速发展,因此,反过来,图书馆也必须反哺于人民的文化权益,服务于人民的文化权益。

二、公共图书馆在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

虽说这些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初步形成,作为公共图书馆重要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国家经济发展来看,中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导致了用于信息资源建设、设备投入、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图书馆服务发展总体较好,馆藏资源丰富,利用率高,服务方式多样,欠发达地区的馆藏资源相对较少。而这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自身权利的关注,也影响着公众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也就是说,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精神需求高于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自然得到的保障也更为完善。

二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生态失衡。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以文献信息服务为切入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文献信息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效果来看,文献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平衡是制约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说信息不对称,造成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不够,缺乏沟通、导致读者选择图书馆进行文化提升的几率小,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如果不顺应潮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提高服务内容,将进一步导致图书馆服务文化公信力的下降,也严重影响了公民文化权利的顺利实现。

三、保障公民文化权益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

第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我们上文已经指出了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为了保障公民平等的文化权益,保障他们平等阅读文献资源,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文化权利,就要拆除现有的阻碍图书馆服务功能实现的“篱笆”。比如说进行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充分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整体服务。特别是建立上下一体的管理机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不同层次的权威的政府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负责各级图书馆文献资源、类型之间的协调和配置,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技术的运用,负责人才引进和培训等服务,这些都将有助于建立不同图书馆之间发展的平衡机制,避免各自分裂和各自为战。只有这样,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才具有长期的动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第二,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讲,要不断更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现在的图书馆已经变为一个集社会教育中心、知识交流中心,信息存储和利用中心為一体的综合体。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图书馆必须不断更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发展多元化的服务渠道。比如说建立“图书馆网络”,大力发展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各种文化建设特色数据库的整合;再比如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借鉴澳大利亚、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以“读者第一”为出发点,开展图书馆更多深层次的积极的服务,如送书服务、上门服务等,真正将公民文化权益的保护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汪英姿. 论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文化权益保障[D].苏州大学,2010.

[2]袁艺. 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李源江. 试析社会阅读与图书馆的服务[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29(01):8-10.

[4]曲哲.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探析——以辽宁省各主要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J]. 情报探索,2014,(11):120-123.

[5]刘姝旭. 试论面向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09):209-212.

猜你喜欢
保障公共图书馆
土地确权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让法律走进心灵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