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娇
【摘 要】“浓浓的京味,深刻的含义,市井的悲歌”,《窝头会馆》是“北京人”用“北京话”讲“北京事”的“京派话剧”之一。本文从《窝头会馆》的三幕式结构、经典的京味儿语言等艺术特色方面,与话剧《茶馆》进行横向比较,深刻分析其显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内涵价值。
【关键词】窝头会馆;艺术特色;市井悲歌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2-0043-01
一、媲美《茶馆》的三幕式结构
评论《窝头会馆》的艺术特色,不得不谈到的就是“三幕式结构”,而要谈“三幕式结构”,又不得不谈到老舍先生的《茶馆》——一部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
我们可以通过《茶馆》来透视《窝头会馆》的结构特点。三幕话剧《茶馆》是打破“三一律”、尝试用新的方式来解读和创作话剧的代表之作。也是“京派话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写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风貌”和“话语体系”,透视和反衬出每个时代与每个时代的不同,最后,用“撒纸钱”的方式,将那个“旧时代”送葬。
而《窝头会馆》在与茶馆的相似之余,又与其有两处巧妙的不同,以此构成了本话剧结构艺术特色的重要部分。
其一是本剧故事发生的时间特点。话剧《茶馆》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个故事,清末、民国初年,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这三个故事各有各的历史特色,老舍先生通过这样的表达手法将中国近代史以一个茶馆里一百余年里发生的故事来反映,表达出了“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而《窝头会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方式的进一步演变。
《窝头会馆》同样是用三个部分来表达故事,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相连接的。这三个部分所表达的故事分别发生在1948年夏天、1948年秋天,以及1948年冬天。仅仅在半年的时间内所发生过的故事就可以同样表达出沧海桑田而又凄婉的历史,以及思想主题,这便彰显出了本剧结构上与众不同的特点。
其二是话剧结尾部分的特点。《茶馆》结尾处用的是“众人撒纸钱”的方式:王利发最终没能获悉“好消息”而上吊自杀,人们在为他送葬的时候在剧场舞台洒满了纸钱。老舍通过“纸钱”,不但祭奠了王利发,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近代整个时代的送葬。
而在刘恒的《窝头会馆》中,虽然也是以主人公苑国钟的去世而告终,但他的处理方式又与《茶馆》有着明显不同。首先,可以谈到剧中多次出现的那口棺材。试问,棺材为什么就属于那个前清举人的?原因很简单,在民国时代,“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所以“举人”就“只配”躺在棺材里面。然而,在结尾时,苑国钟死去的时候,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成为了本剧的一个亮点,昭示着旧的一切已经死去,新的一切已經到来。表达了“悲歌”中的一丝希望。这正是京派话剧艺术特色新的发展。
二、经典京味儿语言风格的呈现
“儿化音”“俏皮话”“潜台词”,这些经典的京味语言风格元素在本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正体现了“北京人”用“北京话”讲“北京事”的道理。这样地道的表达除了使话剧更具地域风格之外,又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个时代北京人的生活全貌。
本剧中大量使用儿化音,例如宋丹丹饰演的田翠兰的台词“我上胡同口(儿)顺一碗(儿)炸酱面,就手(儿)给您琢磨琢磨杜鲁门去。”在这句话中观众可以深刻领略到本剧的京味儿语言风格,为本剧的语言艺术特色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另外,通过语言内容我们也可以读到许多有代表性的元素,“胡同口”“炸酱面”,都是“老北京”的代表元素,这样说出来,比直接用普通话说,显得更有京派味道。然而“儿化音”的“功效”不止于此。还是以上述的台词为例,在句子中“手”若是没有加儿化音,只能表达人的手,而“手(儿)”就可以抽象表达顺便,以及人的技能。而在“潜台词”的运用上,本剧则充分体现了“潜台词”的“目的性”“可推导性”和“不确定性”。
“目的性”的关键语句体现在第一幕,在这一幕中,肖启山让田翠兰的丈夫去修机场,田翠兰不愿意,无论是前面拿女儿怀孕说事,还是后面说“不能就我们一家的男人去”,其目的都是想阻止这件事情发生。
“可推导性”体现在苑江淼不让苑国钟向租客要房租,以及总是不给苑国钟好脸色。所以从田翠兰的话“您是要房租,还是要儿子”就足以推导出,田翠兰的意思是没有钱,不愿意掏房租。
“不确定性”又可称为“不确定因素”,是指演员所说出的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例如苑江淼的那句“……我去歇一会……你和同学……保重”就有着多重的理解,也许是他在关心同学,也许是他不愿意别人进他的房间,诸多理解,都有其正确性。然而这也是“京派”的主要风格。
“浓浓的京味,深刻的含义,市井的悲歌”,这便是《窝头会馆》要带给观众的。没错,“北京人”用“北京话”讲“北京事”这便是“京派话剧”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京味”艺术盛宴。
参考文献:
[1]刘章春.《窝头会馆》的舞台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2]李润新,周思源.老舍研究论文集[G].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3]胡絜清,王行之.老舍剧作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