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228-01
0
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它的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矛盾普遍性的特殊表现,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般属性。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前的臭水沟。”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综观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辩证否定始终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再看中国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大改造”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每一个变化,每一步前进都是辩证否定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的发展绝不是“停滞不前的臭水沟”,也不是“天翻地覆地改朝换代”,而是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旧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属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以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创新是先导,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制度创新是保障。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用不自满,用不懈怠。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步前进都极大地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以至于整个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正是这种创新促使积贫积弱的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实现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正是这种创新开始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三十年飞跃奇迹。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只能通过创新来实现。从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到量子通讯,从毕昇的雕版活字印刷到王选的第三代激光照排系统,从明代的“万户飞天”到“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以及“天舟一号”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正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划江而治”到“一国两制”;从民族矛盾水火不容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一大二公”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从“窗口”经济到“一带一路”全球布局,正是创新推动改革的深入开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从京剧到流行歌曲再到戏歌,从革命文学到伤痕文学再到纪实文学、反腐文学、网络小说、玄幻小说,从抗战剧到历史剧、宫廷剧再到穿越剧,从为人民服务到“八荣八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
对于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创新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動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在当前风云激荡的复杂国际环境下,要勇立潮头,劈波斩浪,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创新是最基本的要求。
(指导老师:艾希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