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天霞
【关键词】 内科护理教学;人文关怀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75—01
史瑞芬在《护士人文修养》一书中写道:“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但是,长期以来以治疗为中心、技术至上的医疗观念已根深蒂固,护理人员只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而忽视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当然,这种情况与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不重视人文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有关,比如课程设置以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为主要教学内容,护理操作培训拘泥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基本专业操作训练,同时,护理学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及自修课程也较少涉及人文关怀知识的学习,护校学生实习也没有专门的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鉴于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作为内科护理课教师,要不断探索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时,能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一、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渗透人文关怀教育
整体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倡导并采用的护理方法,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全面、整体、优质护理,不仅让学生眼中有“病”,更要有“人”。面对患者,除了要观察疾病的表现、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外,更需关注患者疾病背后的心理、文化、社会等因素。
由于内科护理对象以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居多,随着体能的状况下降,疾病侵扰、经济负担的加重,容易出现急躁、焦虑、悲观、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影响疾病康复,所以,在内科护理中深化整体护理理念,除了专业技术层面的护理外,更要注重心理、文化、社会、精神方面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二、加强共情能力培养,渗透人文关怀教育
最近几年,医患矛盾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撇开“医闹”伤医违法案例不谈,据统计,大部分医疗纠纷根源在于医患沟通不畅。如何让涉世不深的护士,快速提高与病患的沟通交流能力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共情能力。共情作为人本主义和现代精神分析的基础技术之一,是指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感受当事人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感受当事人的愤怒、害怕或烦乱,就像那是你的愤怒、害怕和烦乱一样,然而并无你自己的愤怒、害怕或烦乱卷入其中,这就是我们想要描述的情形。”移植到医患关系中,共情即是从对方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他的精神世界。所以,面对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的老年患者,我们交代事情时可以声音响亮些、语速放慢点,服用的药物名称、剂量、方法可以寫在卡片上交给患者;面对文化水平、科学素养较低者,可以少用医学术语,改用浅显、明了的语言与之交流。有时共情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可能是一次认真的倾听,搀扶一把行动不便的老人,用手心焐热冰凉的听诊器,为哮喘和心衰的病人抬高床头,手术前给病人一个鼓舞的眼神,也许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但对于充满怀疑、恐惧的患者来说,却无处不在传递着情感的温度。
三、用人文关怀促进职业发展事例,激发学生提高人文关怀的积极性
人文关怀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获得了优质服务,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同时也是人文关怀的受益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由于更加关心病人,设身处地地替病人着想,在临床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护理工作者的小发明、小创造,甚至获得发明专利。比如,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三病区护士张静,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自行注射胰岛素时,由于无法准确定位注射,往往得不到最佳疗效,甚至还会产生皮下脂肪硬结。由此发明胰岛素定位注射腹带,获得发明专利。患者穿戴该腹带后即可按照指示孔对应的位置和顺序进行注射,保证了治疗效果。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护士职彦敏在工作中看到由于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需出病区检查,为了防止病人冲动毁物、伤人致残、走失等情况,往往使用传统的约束工具,患者形同被捆绑的犯人,操作复杂,遇到患者不配合时很容易造成腕部擦伤,针对这一问题,职彦敏发明了人性化约束衣。人性化约束衣是在患者住院服装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在服装内侧腰部增设固定粘贴条,外部腰间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两个约束手臂的粘贴条,以此达到保护和约束患者的目的。从外观上看,该约束装置和住院服装融为一体,解决了患者捆绑双手的心理障碍,患者依从性更高,医务人员在操作上也更为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安全系数,并且造价低廉。目前,人性化约束衣已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专利。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