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摘要】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6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118.35±
12.31)mm Hg(1 mm Hg=0.133 kPa)、(80.25±18.64)mm Hg、(100.28±14.32)次/min, 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59.34±12.95)mm Hg、(97.15±19.35)mm Hg、(136.25±10.28)次/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 出现4例(4.65%)血压降低, 2例(2.33%)静脉炎, 无窦性心动过缓、恶心、食欲不振等发生。结论 胺碘酮可快速有效改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血壓等指数, 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胺碘酮;心力衰竭;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71
作为抗心律失常常见药物, 胺碘酮至今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20余年。静脉注射胺碘酮, 临床起效迅速、无明显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递增。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病症较为复杂[1-3], 如不及时在治疗心衰过程中治疗控制心律失常会加重患者生命危险。本研究将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胺碘酮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5例, 女41例, 年龄18~73岁, 平均年龄(45.21±9.26)岁;心衰类型:心肌梗死36例、缺血性心脏病22例、风湿性心脏病20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8例、Ⅲ级35例、Ⅳ13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 2 方法 所有患者经心电图诊断确诊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仪监测, 记录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情况。均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 法国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国药准字J20130036, 规格:3 ml∶0.15 g×6支)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室率。成人先静脉注射负荷量:0.5 mg/(kg·min), 约1 min, 随后静脉滴注维持量:自0.05 mg/(kg·min)开始, 4 min后若疗效理想则继续维持, 若疗效不佳可重复给予负荷量并将维持量以0.05 mg/(kg·min)的幅度递增。维持量最大可加至0.3 mg/(kg·min), 但0.2 mg/(kg·min)以上的剂量未显示能带来明显的好处。待患者心率下降后立即给予胺碘酮500 mg/d口服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进行适量的加减药剂量, 直至患者能口服胺碘酮维持治疗, 患者静脉滴注胺碘酮时间不能超过24 h。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改变情况。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 如血压降低、静脉炎、窦性心动过缓、恶心、食欲不振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8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对比 86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18.35±12.31)mm Hg、(80.25±
18.64)mm Hg、(100.28±14.32)次/min均明显优于治疗前(159.34±
12.95)mm Hg、(97.15±19.35)mm Hg、(136.25±10.28)次/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86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8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 出现4例(4.65%)血压降低, 2例(2.33%)静脉炎, 无窦性心动过缓、恶心、食欲不振等发生,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未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
3 讨论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严重情况下出现的危险性症状, 患者预后较差, 而心律失常严重时极易发生死亡, 因此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4-7]。本研究选取本院就诊的86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 对其给予胺碘酮治疗, 结果显示, 86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这证明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明显。胺碘酮作为一种人体的主要机制, 可经非竞争性抑制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患者机体内部心肌组织进行动作电位以及抑制心房和心肌传导的纤维钠离子内流[8-10], 进而达到减缓心传导电位以及速度的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前患者心率为(136.25±10.28)次/min, 治疗后降低为(100.28±14.32)次/min, 充分证明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有效作用。
综上所述, 胺碘酮可快速有效改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数, 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强, 王辉宇, 张海勤. 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35):103-104.
[2] 何永祥.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2):19, 21.
[3] 杨洪亮. 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2):144-145.
[4] 张鸥.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2):124-125.
[5] 马汝驸.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7):149-150.
[6] 余守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5):81-82.
[7] 王瑞源, 李文斌.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海南医学, 2010, 21(21):150-151.
[8] 朱鹏程, 黄楚泉, 林振发.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医学综述, 2010, 16(22):
3497-3499.
[9] 佘德宇, 张天晓, 卢淑玲.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 2012(3):18-19.
[10] 葛振忠, 华智强, 王晓兵, 等. 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用药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 35(2):54-56.
[收稿日期:2017-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