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2017-12-11 20:18马忠启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内力平板探究

● 创新整合点

第一,利用平板辅助教学,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具体体现在:平板中的屏幕广播功能可以实时呈现教师屏幕上的内容,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坐在教室后排和两侧的学生可能看不清屏幕上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平板中的拍照上传功能可以呈现所有学生的答案,以便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点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平板发送试题,在学生提交答案后实时统计正确率,然后针对正确率低的试题进行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以提前发送预习学案、课件、知识点讲解视频到学生平板,以便学生预习,或在课后对掌握不好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学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体现了课前、课上、课后的大课堂理念;利用Flash呈现地质构造及其在内力、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地貌景观的变化,解决了由于地质构造内容相对抽象,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利用PPT辅助教学,能改善教学效果。

第二,重在过程、强调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能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探究和交流的宽松环境,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第三,运用家乡本土案例,对原山森林公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究,能引发学生兴趣,使其参与度高,有利于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原山森林公园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能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思想。

● 教材分析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学生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了再塑造;我们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应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本节课主要完成第二层面的学习,即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 学情分析

目前地理实践条件不完善,高中生还没有条件到大自然中去进行野外调查,而地质构造内容相对抽象,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Flash来直观呈现地质构造及其在内力、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地貌景观变化。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掌握地质构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利用平板辅助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Flash、平板等互动方式,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了解地质构造,并掌握地质构造在内力、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地貌景观,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地质构造的学习,探究家乡原山森林公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研究原山森林公园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 教学环境与准备

学校自动录播室,课前学生准备好课本、练习册、学案、笔记本、平板电脑,教师打开多媒体设备。

●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屏幕播放优美的自然景观小视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地貌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册,并利用平板拍照上传自己的答案

教师选择一份有代表性的学生答案进行点评。然后呈现参考答案,点拨得出结论: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接着提出问题:分析家乡的原山森林公园的形成过程,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和教师点拨后,总结出答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增强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上,学生落实、记忆内力与外力作用相比较的内容。

3.利用Flash课件加强对褶皱、断层的认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1)褶皱

①背斜、向斜的判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岩层的弯曲来判读(如图1),另一种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读(如图2)。

②在内、外力作用下背斜、向斜形成的地貌(自己思考后,同桌交流)。在内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在外力作用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如图3)。

(2)断层

断层的判读:岩层断裂+错动、位移。展示断层的分类和形成的地貌。

4.学生展示地质构造的意义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答案。

5.当堂练习,巩固提升

学生做课前教师发的纸质试题,并通过平板提交答案,生成正确率,然后解决正确率较低的试题。

6.布置作业

在易教平台导学本上,学生点击选择题选项,并将问答题的答案拍照上传。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师通过Flash、平板等互动方式,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地质构造,并掌握地质构造在内、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地貌景观,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利用Flash再现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塑造,形象直观,能把抽象过程具象化;利用平板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所有层次的学生提高成绩;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

点 评

翻转课堂是基于微视频、云平台等技术支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经典课堂的重心前置、流程再造。这种变革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的课改目标,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马忠启老师的这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较好地呈现了翻转课堂理念在高中地理课中的应用。

1.精准性

在本节课中,马老师利用平台大数据实现了精准化教学。例如,马老师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课本和完成微课任务后,利用平台上的问题,摸清他们正式上课前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学习疑问和困难点。在课堂结束时,用同类型的问题检测学生,这样能从正确率的变化及时反馈并了解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效果。这是高中学校的教师在面对高考压力时最为关注的。

2.个性化

如果说传统的高效课堂是一条直线地按照教师的预设一步一步进行的,那马老师的翻转课堂则是围绕学生的问题,项目式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成资源的课堂。特别是马老师利用Flash呈现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化,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探索学习的需求。这种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充分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小组,能激发他们个性化展示的愿望。这种课堂的最大变化是将内化知识的环节放在课堂上,通过螺旋状的活动,如搜集资源,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小组讨论实现知识的转化,学生的展示和辩论实现知识的外化。学生只有经历了内化、转化、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自身能力。

3.开放性

无论是在自然情境的引入上,还是在课堂内学生充分的交流和辩论上,抑或是课后的分层作业上,整节课都呈现出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

當然,这里还有两点需要注意:①要善于梳理和总结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呈现方式。②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平台大数据给高中教学带来的优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力平板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内力觉醒大学”需要监管觉醒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复位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薄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水平边缘构件受力分析
10%平板电脑市场销量下滑
水平荷载作用下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体装配式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有限元分析
The Apple of Temptation
超级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