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科属性,凸显学科特征

2017-12-11 10:50朱彩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笔尖画笔形状

朱彩兰

● 案例整体简析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教师从导入、讲授、实践、展示、总结五个环节前后相继有序展开。本课设计的重点主要围绕前三个环节进行。这三个环节完成后,“小组展示,共猜画谜”“课堂总结,升华主题”等后续环节便水到渠成了。因此,笔者在本文仅对前三个环节做简要分析。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游戏引入”,教师采用贴近学生经验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具体实例选择上则更体现设计者的用心:选用诗词大会贴近学生经验,其中包括生活中电视节目观看的经验及语文诗词学习的经验,更关键的是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用画笔“画出”老树、村庄等图案,这一点超出了学生的预期。从课堂导入的过程看,当教师“画出”第一个图案时,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看到教师利用画笔逐步增加图案,学生不断发出惊叹声。在后续的教师讲授及自主实践环节,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他们为自己能够用画笔形成诗意画面而兴奋不已。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并保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例的恰当选择。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分析,课堂导入的诗配画在后续环节一直延续使用,贯穿课堂始终。情境的一贯性,一方面体现了情境应用的经济性,符合情境选择与利用的最小代价原则;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学生在不同情境间切换适应的认知负担。

第二个环节是“新课讲授,掌握新知”,继导入环节后在半成品基础上,教师通过“夕阳西下”“枯叶纷飞”“村落人家”三个任务的设计,逐渐涉及画笔属性调整、画笔笔尖形状选择、画笔载入等知识与技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促进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信息技术课上图像创作的特点。学生通过笔尖形状与属性的选择与调整,就可以轻松、自由、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这种轻松与自由是学生兴趣得以保持的根本动因。如果说导入的实例为本次课的成功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兴趣基础,那么第二环节就为继续夯实操作基础提供了保障。

本次课围绕“画笔”这一工具展开,属于典型的技能课,但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并没有陷入单纯技能训练的窠臼,仅凸显出对技术应用的关注。三个任务指向的目标不同,具体操作不同,但教学中采用了相同的流程,即“需求分析—实践尝试—回顾反思”,这一流程从思路上鲜明体现出面向应用的特征与追求。在此思路的引导下,教师选择属性、形状、载入画笔,体现出选择的目的性与合理性。借助先分析再实践的思路引导,教师帮助学生先明确需求,再展开操作尝试,从而摆脱简单技能训练的旨趣,凸显出对规划与设计的关注及应用意识的培养。实践后的反思,则是对学生在实践基础上进行认识的归纳与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或认识与操作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知能并举。

第三个环节“自主实践,画谜创作”相当于技能课中的拓展环节。教师在设计时并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而是要求他们在教师给的画笔文件的基础上对新授技能进一步练习,巩固所学。每组分配的画笔文件相同,而相同的画笔笔尖形状,如果属性设置不同,所得效果也有差异。这样设计,操作上难度并不大,但如何根据表达需要调整画笔属性成为练习的重点,而学生对属性的设置与选择又凸显其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课堂中,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调整画笔的属性上,他们在前后左右短暂交流观察效果比较不同后,又反复调整,沉浸于创作中。根据本环节练习目的,后面的评价表在此环节展示或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

● 案例细节解读

本课设计的关键在第二环节。本部分笔者围绕三个任务的设计,即局部细节,展开深入剖析。

任务一:夕阳西下

该任务可以基于默认的笔尖形状即圆形进行,由于圆形是常见形状,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该任务的重点定位在画笔的基本属性调整上,即硬度、不透明度、主直径等。

明确这一需求之后,在“实践尝试”部分,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对象的不同属性对表达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属性,观察作品效果,在直观的作品效果对比中感受属性选择的必要性,从而帮助他们理解选择属性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明确如何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属性,促进其形成根据表达需要合理选择画笔属性的意识。“回顾反思”部分是为促进学生对属性的理解与把握,通过练习对属性及相应的效果加以检测,促进学生认识的提升。

实际上,合理选择对象的属性在许多教学内容中都会涉及,如文字的格式调整、自定义动画的设置等,在类似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强调如何设置对象属性为表达服务。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调整属性,这是为何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调整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动手操作的问题上,即体现技术的三层内涵。

任务二:枯叶纷飞

该任务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属性调整。关注画笔预设的选项,可以看作是属性调整。与基本属性不同的是,它可以通过选项的选择,使对象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动态的变化,丰富画面。同样的枫叶形状,学生在画笔预设处做不同的勾选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画面,这有助于学生体会预设相关属性调整对画面表达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对画笔预设各选项作用的理解,本部分教师使用了减法策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体会各选项的作用。

第二,画笔形状。与任务一的太阳相比,枫叶形状更有助于学生体会利用已有的画笔笔尖形状来创作的优势与便捷。利用已有的笔尖形状加之适当的属性调整,就可以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利用已有工具、功能及其组合来实现设计,以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教师进而可以拓展到各軟件中提供的模板功能,它们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

任务三:村落人家

该任务围绕画笔笔尖的形状展开,当已有形状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通过载入画笔功能添加新的笔尖形状。不难看出,三个任务之间逻辑非常清晰,有机衔接。

本课教学中,教师把课前下载的画笔笔尖形状直接提供给了学生,他们只需载入画笔就可使用,快速高效地体会如何利用已有资源为自己的创作服务。沿着此思路继续往前,正如设计者反思中提到的,可以介绍怎样在网上下载各种笔尖形状,提醒学生根据需要获取网络资源。如果网络资源不能满足需要,还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定义画笔预设”功能自制画笔。对此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尝试。这样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开放式结尾,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与热情,为他们的后续拓展指明方向。

定义画笔后再使用,则相当于先定义过程或函数再调用,前文提及模板也属此类。无论哪种情形都体现了提高效率的思想。基于此,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借助类比促进学生已有经验的迁移,使学生形成多维联系思维,搭建内容间的网状结构,促进思维的发散。

仅就教学策略方法而言,本案例似乎貌不惊人,但其值得借鉴之处在于把握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属性,鲜明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这个特征并非指向人人皆知的操作性、实践性等事实,而是指向教学设计中对对象(画笔)及其属性的关注,对有效利用工具的关注,且该关注是逻辑清晰、有序推进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笔尖画笔形状
笔尖上的艺术
小画笔 大世界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小画笔 大世界
小画笔
火眼金睛
分一半
小画笔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