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文化中寻找教师的幸福感

2017-12-11 00:35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7年21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海淀区论语

孙建辉

2016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自古我国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之说,而教学是儒家最重视的传统,教师幸福乃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值先师孔子诞辰2568年,2017年9月28日,由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敬德书院承办的敬德书院秋季论坛“儒家文化与教师幸福”召开。海淀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敬德书院院长傅首清,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刘恪,海淀区档案局(馆)长杨军昌,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杜荣贞,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官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曙光,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黄裕生,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崔茂新,北方工业大学教授王德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于闽梅,国家开放大学教授孙福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国鹏及海淀教委有关部门的领导,海淀各学区、中小学干部、教师等共同探寻儒家文化和教师幸福的历史渊源,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儒家文化中的教师幸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崇尚教学的优良传统。而且,教育一直被视为家国大事,不但重视教育对象,更关注教师的幸福成长,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儒家文化向来强调以人为本,仁者爱仁,历来重视个人发展,关爱人的幸福体验。傅首清主席指出,儒家“五福观”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人生的幸福与道德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德福一致”的思想。他认为儒学对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师、对教师的生命意义与幸福感受,有着诗情画意的哲学理解,欣赏孔子的教育生活与教育生态,并以此为教育之幸事。同时,教师在儒家中天然地具有获得人生幸福的先决条件,即拥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教育生态、具备乐忧圆融的身心愉悦。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在黄裕生教授看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孔子是后世一切教师的表率,二是孔子是后世所有人最值得学习和请教的教师。正所谓:“有所立才能有所教,有所传而能够传之久远不衰的,必定是大学。”他从《论语》中的三句话来阐述孔学的三种境界。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让道成为认识的过程,理理相通,表明我们在各种事情上能够贯穿一些道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共同的见证人,见证道和理,在明道建理中,真正敞开自己,用所明之道、所明之理来迎接、面对他们,便于他人建立起有道理的关系,并共同守护和共同承担普遍之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明孔学的目的是明心见道成就君子人格,确定中华民族从开始就有的超越性精神,即一种独立于功名利禄的学问,即“崇道不崇君”。为此,他认为教师要超越眼前、个人,不应在教国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狭隘的民族主义。

孟子《尽心篇》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张曙光教授以“学习圣贤,让生命充实而有光辉”为题,从当代学者的自我审视、向古圣贤学习和迎接中西文化第三次融合,指出教师要有自我批评,应对自我有正确的定位,和社会一同成长,学会倾听,学会为人和为学。

崔茂新教授指出,他之所以更喜欢孔学,是因为孔学所直接面对的就是孔子和他直接教授的耳提面命的弟子共同创造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的教育都是幸福教育。关于幸福的追求,是人类发展阶段中人性觉醒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如何过一种拥有趋向至美至善追求的生活哲学,就成为后世人思考的重要话题,即人应当怎样更合理、更美好、更善、更幸福地去生活。

教师幸福感的培育

理想的教育就是要培養真正的人,让每一个培养出来的人都可以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应该是教育追求的恒久价值。所以,教师的幸福感不但关系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学校、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如何培育教师的幸福感,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中国文化中,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现今教育中,教师承担教师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有幸福的学生,有幸福的学生才有一个民族幸福的未来。杜荣贞书记如是说。他认为,培养教师的幸福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积淀和底蕴,帮助教师寻找内在的幸福。一是树立教师的职业观,以饱满的热情去教书育人;二是培养积极的幸福观,从心走向心,培育师生共同的幸福感;三是丰富教师生活,提高教师待遇、学历培养需求;四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五是营造和合的员工环境,从而让教师修己与安心、有礼有节、因材施教和温故知新。

我们了解孔子,一定要从《论语》入手,了解孔子思想一定要以《论语》为核心,崔教授指出,幸福重要的是一种自身幸福意识的觉醒。如何激活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孔学和儒学的文化基因,重新发现并弘扬文化因子,是提升教师幸福度、进行幸福教育弥足珍贵且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因此,建构教师幸福之道,进行幸福人生教育,必须回到孔子,回到《论语》。这是因为:一是《论语》是民族幸福教育的“圣书”;二是它是深度生命学习和自我幸福的教育,孔子是在将其全部生命精力投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上,以深度生命学习成就不言自教,即孔言人格,让我们的生命和心灵持续成长,发展不确定、趋向未来的开放性人格,并用教师终身幸福成长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幸福成长、意识和追求;三是教师应当拥有读书的幸福过程,而《论语》进学校就是幸福教育持久实现的途径。

如果教育和教师所教的不能面对学生本人,不能面对活生生的人,那幸福感不是内在的。在王德岩教授看来,我们今天的学习最终要落到经典上,要用真实的生命和品格去面对学生,实现人格的真诚和精彩。此外,他认为我们要让孔子学会如何“学”,即面对文化整体学道,这样才能对道有所掌握,学才会有所附着。因此,教师要有幸福感是有前提的,一是不断地充实,充实而有光辉;二是不断地学习,学无止境,学深学透。

面对不断碎片化、物质化的时代背景,教师的幸福指数的确有所下降,也有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孙福万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如是说。那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哪里?用他的话说,学习是教师的一个天然追求,教师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幸福,即“好学是一种品德”。具体来说,一是好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谦德、对世界保持敞开的态度;二是好学是对其他品德的调节,让教师掌握好平衡;三是好学是促使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要终身学习、主动学习,感到真正的幸福。

《论语》和中小学国学教育

在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中,教师如何将繁杂的内容变得简单一点教给学生,让他们传承中华文明?于闽梅副教授从国学的品格和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切入点说起,指出我们要将中小学教育看作一粒“种子”,教师的工作就是培育“种子”,循序渐进,让它生发出来,并把孔子置于非常主体性的位置,寻找中国哲学的原初真相。

而对于《论语》进学校,崔茂新教授指出,学校要建立专家指导下的教师《论语》研修小组,编写《论语》校本教材,开设《论语》校本课程,围绕《论语》开展各项国学活动,真正地用行动来做事。这是因为,幸福教育是建立在生命的成长基础上的幸福,是一种终极的最高的幸福。

孔子崇道不崇君,表明在道义面前,要当仁不让于君、当仁不让于师。刘国鹏副研究员指出,教师要不唯上是从,一定要有独立的道义担当意识和精神,要用教师自身研究,用教师的生命和心灵感同经典,回应来自外部、其他领域文化的挑战,这是当今国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留一分清醒给自己,留几个支点给自己,这是敬德书院杨阳老师对教师幸福的理解。幸福其实很简单,教师的幸福在于学生的幸福,更在于教师自身的幸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宝藏,是有效促进教师思想境界提升的必传之道。因此,应促使教师逐步将教书育人的职业发展与个人幸福有机地结合起来,享受到职业的快乐和幸福。

责任编辑:孙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海淀区论语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