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进行门诊处方点评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面的价值
李淑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进行门诊处方点评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开具的1600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该院于2014年1月开始开展门诊处方点评活动。对比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前后该院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处方的具体情况。结果:与实施处方点评前的门诊处方相比,实施处方点评后的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门诊处方点评有助于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门诊处方点评;用药不合理;处方质量
我国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中已正式将处方点评工作纳入到处方管理工作中[1]。有研究指出,进行门诊处方点评有助于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2]。为了进一步探讨进行门诊处方点评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面的价值,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开具的16000张处方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开具的8000张处方和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后)该院门诊开具的8000张处方。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前的8000张处方中有妇产科门诊处方1287张,儿科门诊处方2126张,呼吸科门诊处方2789张,消化科门诊处方1387张,其他门诊处方411张。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后的8000张处方中有妇产科门诊处方1311张,儿科门诊处方2145张,呼吸科门诊处方2737张,消化科门诊处方1394张,其他门诊处方413张。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进行门诊处方点评的方法是:1)减少处方中药品的种数。WHO制定的门诊处方中药品的平均种数标准为1.6~2.8种。处方中药品的种数过多可能会导致用药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升高。因此,药师应及时与开具同时包括5种以上药品处方的医生进行交流,并与其探讨各种疾病的用药配伍方法,嘱咐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2)培训教育。定期开展有关用药合理性的宣传活动。由医务科主办,向所有医生发放宣传资料,并邀请专家来医院开设用药合理性培训讲座,以提高医生们的业务水平[3]。3)处方公开点评。定期在院内开展处方公开点评活动。先由开具处方的医生自评处方,然后由其他医生和药师对其处方进行补充点评,最后由科主任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总结点评。4)处方点评监督机制。由专职的药师负责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抽查。每周对处方合理性的具体情况进行汇总,并提交给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由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核查和追踪调查。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在每周的点评例会上宣布对开具不合理处方医生的处罚决定。医务科应定期约谈开具超常规处方及超范围处方的医生。5)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安装监测用药合理性的子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对处方中的用药情况进行判断,筛选出不合格的处方,并上报药师对不合格处方进行进一步的点评[4]。6)持续性处方点评改进管理。处方点评领导小组每月进行1次不合理处方的归纳分类(如分为适应证不适宜、用药剂型错误、联合用药不当等类型),并组织专家、医生及药师就某类、某一种药物或某一种疾病的用药情况进行专项处方点评,总结目前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观察实施门诊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包括无适应症用药、用药剂量或疗程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用药剂型不当等类型等情况)。
实施处方点评前的8000张处方中有用药不合理处方195张(占2.44%)。在195张用药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类型为无适应证用药的处方有83张(占1.04%),为用药剂量或疗程不当的处方有52张(占0.65%),为联合用药不当的处方有36张(占0.45%),为用药剂型不当的处方有24张(占0.30%)。实施处方点评后的8000张处方中有用药不合理处方58张(占0.73%)。在58张用药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类型为无适应证用药的处方有21张(占0.26%),为用药剂量或疗程不当的处方有13张(占0.16%),为联合用药不当的处方有14张(占0.18%),为用药剂型不当的处方有10张(占0.13%)。与实施处方点评前的门诊处方相比,实施处方点评后的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施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情况的比较[n(%)]
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2月10日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并明确地将处方点评工作纳入到医院质量管理的年检工作中[5]。有研究指出,进行门诊处方点评有助于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了进一步探讨进行门诊处方点评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面的价值,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开具的16000张处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实施处方点评前的门诊处方相比,实施处方点评后的门诊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李艳、朱华威等[6]的文献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进行门诊处方点评有助于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君萍,陈秋琴.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6):558-561.
[2] 张璐,孙青,杨斌,等.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西北药 学杂志,2014,29(1):96-99.
[3] 宋永熙,赵祎镭,杨一坤,等.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68-70.
[4] 吴如成.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7,15(6):49-50.
[5] 高云玲,陈素卿.处方点评中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6):1295-1296.
[6] 李艳,朱华威.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2.23(25):2308-2310.
R451
B
2095-7629-(2017)17-0153-02
李淑玲,女,1979年10月出生,广东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级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