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肌群锻炼对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效果

2017-12-11 05:57苏绍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机械性退行性肌群

苏绍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重力肌群锻炼对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效果

苏绍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目的研究重力肌群锻炼对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缓解作用。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病患94例均检测确诊属生物力学破坏引起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按照就医时间标号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针对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特点实施重力肌群锻炼持续干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腰椎牵引配合骶管注射治疗。应用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状况,记录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缓解效果,记录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比值(F/E)等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首日(T1)QBPDS、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gt;0.05);对照组治疗2 w(T2)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lt;0.05);治疗45 d(T3)两组QBPDS、VAS无统计学差异(Pgt;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T4)、治疗3个月(T5)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T5PT(60°、120°)、AP(60°、120°)、F/E(60°、120°)生物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同组T1、T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T5 PT(60°)、AP(120°)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效果确切,持续干预锻炼后患者后期脊柱生物力学调整效果及脊柱应力平衡均得到明显恢复,有效缓解腰痛症状。

生物力学;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力肌群锻炼

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病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尤其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因自身脊柱退行性病变,造成脊柱区域生物力学关系遭受破坏而导致LDH发病风险更高〔1~4〕。当前临床对LDH老年患者治疗多选择临时性缓解疼痛为目的保守性干预,如腰椎牵引法、药物镇痛等;不过这类干预措施在腰椎恢复方面缺乏长效稳定性。吕慧等〔5〕研究表明,脊柱稳定的关键在于应力分布平稳,其中脊柱重力肌群为腰椎应力平衡核心,作为多块肌肉区域肌群能够帮助人体多种体姿变化中应力平稳。本文探讨重力肌群锻炼对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LDH的缓解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重庆大学校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94例,均通过CT、磁共振成像(MRI)、肌电图检测,确诊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6〕。年龄60~73岁,平均(64.37±1.86)岁,男43例,女51例;病程3~9年,平均(6.17±0.85)年;椎间盘突出水平:L4段25例,L5段43例,L5~S1段26例。按照就医时间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针对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特点实施重力肌群锻炼持续干预,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腰椎牵引配合骶管注射治疗。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检测确诊属生物力学破坏引起机械性腰痛LDH;②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③均具备非手术康复锻炼指征。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全身代谢功能疾病;③伴有精神异常、神经官能症;④腰椎伴有外伤、骨折;⑤伴有恶性肿瘤疾病;⑥合并严重的马尾综合征。

1.3干预方法 对照组:协助患者仰卧至电动牵引床,遵照“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制定的腰椎间盘牵引操作规范实施,依据病患自身体重30%作为牵引重量,并逐步提升牵引重量,注意不可超过患者自重45%,采取间歇性牵引,每次牵引60 s,间隔10 s,持续20 min,每3 d牵引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牵引治疗期间配合骶管注射,1次/10 d,药液配伍2%利多卡因3 ml+骶宝松2 mg+氯化钠溶液20 ml。观察组:针对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特点及个人体能状况,制定“重力肌群锻炼表”,指导患者每日晨间及下午进行活动锻炼,锻炼30 min,注意自身心率变化,以自感轻微疲劳停止,坐位髋关节外展、外旋,持续10 s每组,锻炼2组;站立位腰椎侧屈、屈伸、旋转持续10 s每组,锻炼2组;站立位做深呼吸,行呼吸肌收缩、腘绳肌伸展、腓肠肌伸展持续45 s每组,锻炼2组;站立位股四头肌伸展,伸展10次每组,锻炼2组;膝位腰大肌伸展,伸展8次每组,锻炼2组;仰卧位后骨盆带肌收缩,收缩8次每组,锻炼2组;仰卧位“拱桥”锻炼,10次每组,锻炼2组;仰卧位仰头表层腹肌收缩、抬腿深层腹肌收缩训练,收缩10次每组,锻炼2组;仰卧位背伸肌群“飞燕”锻炼,30次每组,锻炼2组;仰卧位髋关节外旋,10次每组,锻炼2组。

1.4观察指标 ①应用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7〕评估患者治疗首日(T1)、治疗2 w(T2)、治疗45 d(T3)、治疗2个月(T4)、治疗3个月(T5)不同时间节点LDH症状改善效果,共计20项评估项目,每项分值0~5分,总计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腰痛障碍越严重;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疼痛缓解效果,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分;③采取等数肌力测试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重力肌群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情况,记录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拉值(F/E)变化〔8〕。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χ2、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不同时间QBPDS评分、VAS对比 两组T1 QBPDS、VAS无明显差异(Pgt;0.05);对照组T2 QBPDS、VAS改善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lt;0.05);T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gt;0.05);观察组T4、T5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00 1)。见表2和表3。

2.2两组治疗前后重力伸肌群力学指标变化分析 两组T1 PT(60°、120°)、AP(60°、120°)、F/E(60°、120°)生物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gt;0.05);经治疗后,观察组T5 PT(60°、120°)、AP(60°、120°)、F/E(60°、120°)生物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同组T1、T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T5 PT(60°)、AP(120°)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4、表5。

表2 两组治疗不同时间QBPDS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治疗不同时间VAS对比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60°/s角速度重力伸肌群力学指标对比

与T1比较:1)Plt;0.05;下表同

表5 两组治疗前后120°/s角速度重力伸肌群力学指标对比

3 讨 论

90%以上LDH因脊柱关节点于邻近肌群组织病变而诱发力学变化而致。Yoshihara等〔9〕通过病理机制分析,LDH进展过程与自身腰背肌群疲劳及肌肉收缩功能衰减存在关联性,同时腰椎疼痛病变也受脊柱重力肌群应力作用互存因果。即腰椎间盘区域内肌群受退行性病变损伤造成椎间盘压力负荷异常变化,导致腰椎部位力学失衡,进而引起“椎体位移或脱位”现象。老年患者退行性病变可造成腰椎间盘变性,引起椎间隙狭窄,增加脊柱韧带过度承受而导致脊柱内生物力学失去稳定性,造成脊柱滑脱或前移,导致重力肌群力学破坏〔10〕。王亮等〔10〕结合退行性腰椎侧凸生物力学特定提出“单多个椎体位移学说”,明确阐述腰椎间盘作为人体重要组织结构,因生物力学特点,退行性病变可造成患者自身脊柱与椎间力学平衡失调紊乱,加重LDH恶化程度。郭伟等〔11〕提出针对腰椎生物力学特点做脊柱平衡调控,来改善腰椎、脊柱应力平衡性,环境腰椎间盘病变,促使脊柱形成稳定力学状态。当前临床对于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LDH的治疗多采取镇痛方式来暂时性缓解腰痛,但缺乏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这类患者治疗后期LDH复发风险增多〔12〕。冯刚等〔13~15〕研究表明,老年患者LDH症状主因退行性病变诱发生物力学破坏形成,受脊柱肌群功能削弱而诱发,不过这类患者其脊柱内结构稳定性依然较为良好,由此提出通过针对性活动锻炼方式来促进脊柱肌群功能恢复提升,以此达到缓解LDH腰痛症状。

研究〔16〕指出,良好的重力肌群锻炼可有效促进部分脊柱萎缩肌肉延展性,增强椎体平稳,尤其对部分LDH病变所诱发前倾的头部和伸出的下颌回到原来的脊柱中心上,避免胸椎后凸现象,调整脊柱生理弯曲,改善脊柱形态恢复正常。综上,对生物力学破坏所致老年机械性腰痛LDH治疗中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效果确切,持续干预锻炼后患者后期脊柱生物力学调整效果及脊柱应力平衡均得到明显恢复,腰痛症状有效缓解。

1Kreiner DS,Hwang SW,Easa JE,etal.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J〕.Spine J,2014;14(1):180-91.

2曾朝辉,全 韩,赵金亮,等.湖南省株洲市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2):141-3.

3曾佳兴,梁 斌,尹 东,等.青少年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1):1121-6.

4Zhao LJ,Jiang WY,Ma WH,etal.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senile patients over seventy years old〔J〕.China J Orthop Traumatol,2011;24(10):811-5.

5吕 慧,邹宇聪,梁伟明.重力肌群伸展强化锻炼治疗伴有活动性功能障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95-8.

6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3-24.

7刘 绮,马 超,伍少玲,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效度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3):228-31.

8成 鹏,毕 霞,郎海涛,等.速度因素对躯干等速肌力测试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8):578-80.

9Yoshihara K,Shirai Y,Nakayama Y,etal.Histochemical changes in the multifidus muscl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J〕.Spine,2001;26(6):622-6.

10王 亮,卢旭华.退行性腰椎侧凸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3;5(4):241-5.

11郭 伟,韩 磊,李 艺,等.腰段脊柱多体动力学模型模拟脊柱关节手法力学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707-10.

12杨冬岚,周文强,黎 健,等.针刺与艾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及表面肌电图影响的差异比较〔J〕.中国针灸,2014;34(4):341-6.

13冯 刚.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治疗研究专题〔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2):89-90.

14王 强,赵文杰,张 斌,等.髋-腰综合征病理基础及生物力学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3):5371-7.

15董视师,李景峰,周逸驰,等.腰椎间盘退变:组织工程修复及生物力学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7):6024-30.

16梁伟明,邹宇聪,李义凯.重力肌群伸展强化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146-9.

〔2017-06-19修回〕

(编辑 苑云杰)

R681.5+3

A

1005-9202(2017)22-566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2.082

苏绍华(1984-),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机械性退行性肌群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更正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