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维 李 卓 刚晓坤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邹 维 李 卓1刚晓坤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目的探讨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血脂水平、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A、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治疗组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PSA、TC及TG水平,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前列腺癌;脂代谢
前列腺癌是男性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去势治疗或多方案联合等方案进行治疗,但老年患者不仅身体条件较差,更加不耐受手术治疗,且常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并不能达到患者满意〔1〕。本文旨在探究脂代谢调节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126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治疗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均符合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且接受该治疗方案;治疗前预期寿命较长且治疗过程中无其他原因死亡情况;对自身病情接受良好,能较好地配合治疗;病历资料齐全,无缺漏现象;检查项目涵盖本研究所需所有指标。患者年龄60~70岁。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合并乙肝、结核、梅毒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传染性疾病;体型异常,体质指数(BMI)lt;18 kg/m2或gt;28 kg/m2;治疗过程中出现与治疗前诊断偏差较大的新的诊断证据。其中符合标准的12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gt;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氟他胺片,0.25 g/次,3次/d,餐后口服;联合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3.6 ml,腹前壁皮下注射,28 d/次,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口服进行治疗,以上治疗方案共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
1.3检测指标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血脂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于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液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依据WHO 2000年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完全缓解(CR):靶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瘤体最长径之和相对于基线状态减少30%以上;病情稳定(SD):介于PR和疾病进展(PD)之间;PD瘤体最长径之和较治疗开始后检测的最小值增大20%或出现1个及以上新病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肌肉酸痛、乳房女性化、胃肠不适及皮疹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t、χ2检验、秩和检验。
2.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各时间点PSA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前两组T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PSA、TC、TG水平比较
2.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疗效(CR 0例,PR 29例,SD 23例,PD 11例)显著优于对照组(CR 0例,PR 19例,SD 24例,PD 20例)(χ2=2.151,Plt;0.05)。
2.3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肌肉酸痛、乳房女性化、胃肠不适及皮疹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n=63〕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泌尿系统肿瘤。鉴于前列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临床确诊患者多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因此临床主要采用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方案进行治疗,但并未达到满意疗效。有研究表明〔2〕,高脂血症可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临床前列腺癌患者也多合并血脂升高现象。
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相关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高水平的雄激素可作为前列腺癌进展的促进因素〔3〕。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速度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而循环血液中及肿瘤组织中类固醇水平的降低也可降低雄激素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癌组织进展的疗效〔4〕。胆固醇可作为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可通过影响细胞信号转导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5〕。胆固醇的甲戊二羟酸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类异戊二烯通过影响信号转导蛋白的生物活性对细胞的增殖过程发挥调节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胆固醇的这一合成过程的进行及中间产物的产生,从而对前列腺癌的进展起到抑制作用〔6〕。据报道〔7〕,他汀类药物还可与多烯紫杉醇协同发挥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联合氟他胺及戈舍瑞林相对于单纯采用氟他胺及戈舍瑞林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PSA水平,且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研究表明〔8〕,高水平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脂代谢调节可成为前列腺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脂代谢对多种肿瘤如胃癌、大肠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高脂血症往往成为此类肿瘤发生及病情进展的促进因素,脂代谢调节可成为此类疾病一级预防及协同治疗的有效手段〔9〕。他汀类药物可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及脂类与氨基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可降低肿瘤细胞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侵袭转移,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一致〔10〕。鉴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1李晓建,姜行康,高 明,等.非毒性剂量重金属锑通过改变细胞脂代谢促进前列腺癌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5;10(6):129-35.
2杨明根,郑周达,许振强,等.他汀类药物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纵向队列研究〔J〕.肿瘤,2016;36(9):1000-5.
3胡梦博,姜昊文,丁 强.代谢综合征(MS)与前列腺癌: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6):830-4.
4董涵之,彭志强,王美鑑.他汀类药物联合全雄激素阻断一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一项随机对照试验〔J〕.肿瘤,2015;35(11):1239-44.
5Bielecka-Dąbrowa A,Hannam S,Rysz J,etal.Malignancy-associated dyslipidemia〔J〕.Open Cardiovasc Med J,2011;5:35-40.
6杨明根,郑周达,许振强,等.高脂血症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4):414-7.
7陈 宣.联合用药抗前列腺癌作用及机理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6.
8Magura L,Blanchard R,Hope B,etal.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prostate cancer:a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J〕.Cancer Causes Control,2008;19(10):1259-66.
9周俊翔,蒋 刚.他汀类药物对肿瘤防治作用的临床证据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5):1286-91.
10邢 瑞,苏 静,邢召全,等.前列腺癌去势后脂类和能量代谢通路变化的蛋白表达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20):66-9.
〔2017-04-17修回〕
(编辑 袁左鸣)
R45
A
1005-9202(2017)22-563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2.066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李 卓(1980-),女,博士,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研究。
邹 维(1980-),女,硕士,主要从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