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有节奏、有韵律地表达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仅仅依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来教学,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一些内涵丰富的诗歌学生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领悟到,一些浅显易懂的诗歌要求在一两节课内就能读懂读透估计也难办到。诗歌教学急需一种恰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了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优越性。它集合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可以将海量化的资源、多样化的形式、交互性的活动引入课堂,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的美。在此,我以杜甫的《登高》一诗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诗歌教学,引导学生与诗人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我国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将现代信息技术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与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戏剧教学相比,诗歌教学是一个比较难以攻克的领域。诗人在有限的字数内,通过艺术意象或意境的构造来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学生立足于个人实际要求通过读懂字词,读透意象,感受意境,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运用智慧帮助学生通过诗歌感悟诗人,然而学生和诗人的距离又何止隔了几十上百个文字呢?将现代信息技术恰当地引入诗歌教学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音频材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从网上获取的各种教育信息等)结合恰当的学习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诗歌的特点、诗人的情况,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把文字符号由“死”变 “活”, 变模糊抽象為直观形象,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产生直接、强烈、持久的感染与熏陶。接下来,我以杜甫的《登高》一诗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诗歌教学相整合,实现学生与诗人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一、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当读者与诗人产生共鸣的时候,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所蕴含的诗意。教师如果在上课开始就直接进入诗歌的理解教学阶段,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无聊,难以接受,共鸣便不会发生。因此,我在教学杜甫的《登高》一诗时,设计了情境导入环节,旨在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学习的诗歌上,同时,帮助学生进入到诗歌所渲染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播放音乐《二泉映月》,同时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有感情的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我一起想象。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在1200多年前的这一天,长江边上,一位身患疾病的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抬眼望去,狂风猛烈地吹着江边的树,枯黄的树叶漫天飘散。滚滚长江水奔流而来,凄风中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他深邃的眸子里满是凄凉。他,一生坎坷,穷愁潦倒。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此情此景,老人不禁放声高吟。播放配放朗读音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听完后问学生这位老人是谁?(生答杜甫)板书课题《登高》,师生一起跟着朗读音频再诵读一遍。学生在老师形象而动情的叙述中,伴着凄凉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里重现杜甫登山所见、所闻、所想,迅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甚至将自己幻化成杜甫痛其所痛、悲其所悲。
二、朗读指导,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龙泉明教授说:“诗歌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不能得其神韵。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然而传统教学中常常采用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机范读,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倘若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不高,又如何引领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语调,读出意趣,读出情感呢?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朗读训练,情况就大不同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凭语感划节奏、标重音,再让学生说明自己划分的依据,然后用幻灯片展示参考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并进行诗歌的简单讲解渲染沉郁悲苦的朗读氛围。最后用幻灯片投影朗读要求(语音正确无误、语调抑扬顿挫、表情准确到位、动作恰当适度)让学生小组内互读点评再选学生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就在这一个个用幻灯片辅助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学生能够有方向地反复吟诵,积极进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让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心灵里去。
三、知人论世,帮助学生品悟诗情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只有了解作者这个人,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客观的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诗歌语言精练,表情含蓄,意韵悠长,仅仅读懂字面上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才能更准确地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我在学生读通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后两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设疑。1.“常做客”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让诗人觉得“苦恨”?3.从后两联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并用幻灯片展示问题,让学生明确所要思考的问题。待学生思考完毕,讲解过程中用幻灯片展示杜甫的生平: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势艰难,连年战乱,他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在外漂泊。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让学生知道诗人在战乱中被迫离乡背井,生活极度贫寒,心中甚是苦闷;明白诗人不仅哀伤自己的处境,更担忧国家的前程,懊恼自己不能为国效力;感悟诗人无论贫富都心怀天下的崇高人格。
四、博采众长,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在没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前,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本基础训练手册、一个班的学生、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来进行设计,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现在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教师可以博采众长。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我们可以搜索到不同的课文解读,深化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讲授法和练习法,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背景资料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教学活动上来说,我们的课堂开始变得丰富多彩了,将音乐、绘画、影视等引入课堂做到形声并茂、音画同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在《登高》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除了利用已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外,还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搜集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学习了许多教师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以及相关的评论,下载了优秀的朗读音频、PPT模板等。我把所能利用的资源加以取舍、合理安排就形成了《登高》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诗歌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有一个兼容并包的心态,去吸取它的优点为我们所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我们进行诗歌教学的一种工具,不能代替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贵凯.信息技术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妙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
(杨伟 湖南省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