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古典诗词鉴赏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诵读吟唱、翻译内容和对比鉴赏模式。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以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应采用诵读——联想——体验——感悟的模式,才能更为有效地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感悟诗歌的真正意涵。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文苑中的一棵奇葩,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典诗词鉴赏犹如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对中学生的审美习惯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教会学生研读鉴赏呢?对这一点,学界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诵读吟唱模式、翻译内容模式和比较鉴赏模式。但笔者通过对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仔细品味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上三种方法,虽然各有侧重,但对于诗歌鉴赏的目标而言都可谓已登堂,但未入室。
一、传统古典诗词教学模式的缺陷
(一)诵读吟唱模式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诵读吟唱是大多老师常用的一种模式,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范读,要求学生齐读、个性化朗读,有的还煞费苦心地找来名家的朗诵视频,放给学生看,以求学生领会诗歌内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诵读吟唱成为教学的核心,似乎诗歌教学就是以诵读为主,甚至以诵读为目标。很显然,对诗词的诵读吟唱,只是我们诗词鉴赏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标。
(二)翻译内容模式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很多老师首先做的是分析诗词中的词句意思、内容等,以文言文教学的方式来讲解古诗词,即学生只要将字面意思弄明白,且知道词义、句意就可,教师一般不会让学生自行分析诗词中的情感、意境等,而是直接将这些告诉他们。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买椟还珠”,摒弃了诗词鉴赏的核心而取其皮毛。
(三)比较鉴赏模式
在以高考为导向的现实情形影响下,鉴赏模式也被较多的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而诸如创作方法、思想内容、技法、风格等均是比较鉴赏几种惯用的内容。显而易见,专注于这种对比,又把诗词鉴赏引向了求同取异的歧路。
二、中学古典诗词教学模式的重构
正是由于诵读吟唱式、翻译内容式和比较鉴赏式均有一定的缺陷,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重构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模式为诵读——联想——体验——感悟四步。
1.诵读
诗歌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可以说诗人丰富的情感在其诗歌中均有充分体现。若要将诗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节奏韵律。由于诗歌的节奏韵律通常都是以对偶、平仄、押韵等形式体现,因而诵读即是对诗歌节奏韵律的轻重缓急做到准确把握的一项基本途径。事实上,相对于其它文学体裁,诗歌更富有节奏感,也更适合于吟诵。正由于这样,我们才说古典诗歌是音韵美和声律美的结合体。通过诵读来体验这种美自然成为诗歌鉴赏学习的首要步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采用多种诵读方法来促进学生实现对诗歌情调的感知,如采用名家录音或视频范读、教师表情诵读、学生个别诵读等。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作者及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对重点字词做出针对性的解释,解决诵读中的障碍。以《琵琶行》一诗为例。
通过对全诗进行诵读,我们大致了解了琵琶女演奏的过程。诗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描绘的是琵琶女在演奏之前对弦音进行调试;而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十四句,我们对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诗人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了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以视觉形象取代了较为抽象的音乐形象。我们仿佛就能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感受到银屏炸裂、铁骑金戈。听者的情绪也随着琵琶女的演奏由悲凄转为舒缓,由心旷神怡转为惊心动魄。而最后两句则是对琵琶女演奏效果的描写。通过诵读,我们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也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了琵琶女演奏时“拢、捻、抹、挑”的娴熟轻巧,乐曲的轻重缓急,演奏技艺的高超绝伦,情感的激烈高昂而又趋于舒缓平静!同时,一位多才多艺、漂亮多情,历经繁华而又终于沦落的女子形象赫然纸上!通过读,诗歌中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倾泻而出!同时,在读的过程中,诗人对琵琶女技艺高超的敬佩,不幸遭遇的同情,自身命运的悲叹也都得到声情并茂的表现!
2.联想
联想的目的是为了再现情境。诗歌的核心是抒情,要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还需要通过对诗句内容的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甚至有时候还要补充诗作的空白,使其完整。只有情境再现甚至情境创设了,我们才能真正体会诗人的情感。需要想象的不仅只有诗歌的创作,还有诗歌的鉴赏。诗句只是诗歌情感的载体,诵读诗句,我们仅对诗歌的外在美有了大致了解,没有深入的认识诗歌的意象与诗人的形象。要真切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就要教会学生运用想象。通过想象,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组合初步感受与印象,进而创造出条理清晰的画面来,走近诗中,寓我于诗,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想象和联想,都是个性化的活动,对诗歌意境的再现,需要学生大胆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相应的形象感受与情绪体验予以找寻,进而和诗人形成共鸣。以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为例,面对这样的词句,我们想象的场景是:傍晚时分,一场秋雨过后,寒蝉嘶鸣,使人感觉焦躁而沉闷!十里长亭边,多情的词人正与心上人饯酒为别,执手相送,依依难舍!此时,兰舟催发。相爱的两人啊,想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一时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禁不住泪眼婆娑,无语凝噎!我们仿佛就看到怅然若失的诗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为何诗人在这时候会“无语”,就可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展开理解。
3.体验
情境的再现,将能使我们走进诗歌,走近诗人,身临其境,去真切体验他们的真实情感,获得独特的感受,从而把握诗人的个性情感和形象。之所以会强调个人的“体验”,说明新课标已开始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以往,因为受到经验性思维定式的影响,所以诸多教师均认为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难以对古诗进行理解,因而就经常以灌输性的方式来讲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未对学生的个人感受和评价引起重视。须知,只有对学生的个性体验引起重视,方可使之对作品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深刻认识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并对自己的生活形成启示。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现画面,融入场景,去体验诗人的真挚情感,清冷月夜,女主人公孤独难眠,在月光的清晖中低吟、徘徊,苦苦想念着远方的爱人!由此,我们自然深刻感受到作者在诗歌中营造的刻骨铭心的哀婉气氛!
4.感悟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对诗人情感的体会,我们才能为理解诗人的思想主旨、诗歌的艺术境界做好准备。“感”,我们可将其理解成感触、接触,这一过程的对象为文本的细节局部。而“悟”即是由浅入深,以小见大。“悟”的基础是“感”,而“感”的目的又是“悟”。所谓感悟即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感情与意境。其不仅就审美主体对文本的再创作进行了强调,也对再创造对文本依赖的相对性予以了肯定。须知,诗歌整体是诗歌感悟的对象,而整体感知与整体把握则是其强调的重点。进行诗歌鉴赏需要将欣赏者的各种感官活动(视觉、听觉、触觉)充分利用起来,不受限于文本,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诗歌的情感与意境进行回忆。
以杜甫《登高》一诗为例,其写作背景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重阳节,家国沦落而漂泊西南的诗人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登高赋怀,写下这首旷世之作。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其中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将诗人的感慨与悲凉心境通过萧瑟的景物与深远的意境充分表现了出来。颈联两句是对诗人远离家乡,长期漂泊在外的悲凉愁绪的描写,有着精炼的词意与丰富的含意。尾联则是对坎坷仕途与艰危国势的进一步描写,由此白了所有须发,因为疾病缠身,不得不戒酒,所以也就无从派遣万般愁绪。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護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我们可以真切的感悟到,诗人虽年迈多病、漂泊悲苦却感身伤世、忧国伤时的思想情感!
总之,诗歌鉴赏是一个感受语言,理解形象,把握情境,体验情感,领悟思想的充满个性色彩的审美活动,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并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养成这样一种审美习惯。
参考文献:
[1]铁皮鼓.语文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黄美华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 52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