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国家公园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

2017-12-10 07:03:01刘晶岚
关键词:环境质量意愿景区

黄 涛,刘晶岚

(北京林业大学 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 100083)

长城国家公园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

黄 涛,刘晶岚

(北京林业大学 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 100083)

国家公园是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游客行为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根源性的影响。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构建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试点的566名游客为样本,探索地方依恋、满意度和情境因素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依恋可作为游客满意度与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中介变量;情境因素直接作用于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因此,在传统的游客规范之外,应该注重提升游客满意度,培养游客对国家公园的情感,同时管理者与游客需要共同创造优美的景区环境。

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地方依恋;长城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建设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目的,将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1]。国家公园的绿色发展对建设生态文明影响重大[2],国家公园的环境质量与游客环境行为息息相关。北京长城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期国家公园试点中唯一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试点区,促进其游客环境友好行为对我国文化和自然类景区均有示范性作用。环境友好行为(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简称EFB)指个体表现出环境保护性行为,通过移情于自然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而EFB意愿是EFB最直接的前因变量,诸多学者从价值观、环境知识、满意度、环境态度等“内生因素”探讨个体对EFB意愿的作用机制[4]。如祈秋寅[5]表明环境责任、环境知识影响游客的EFB意愿;Loureiro[6]研究乡村旅游中情绪和记忆对于地方依恋和EFB意愿的影响;Kafyri[7]研究希腊两个小岛的游客的EFB意愿,发现高层次游客的EFB意愿更为强烈。

满意度(Satisfaction)同样也是学者研究环境友好行为“内生因素”的重点领域之一。韩春鲜[8]和Bajs[9]等均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满意度不是行为意愿的前因变量;贾衍菊[10]指出满意度会带来游客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反应,有必要从情感层面探究满意度对行为意愿的作用机制;陆相林[11]验证了满意度对地方依恋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周玲强[12]指出地方依恋对游客EFB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地方依恋如何在满意度和EFB意愿中发挥作用值得探究,在此,文章将地方依恋作为满意度和EFB意愿的中介变量进行探究。诸多学者曾指出在将地方依恋纳入研究时,需要同时关注游客个体因素和地方本身特征,目前国内诸多关于EFB意愿研究对地方本身场景因素关注不足。因此,文章构建模型时,纳入景区环境政策和景区环境质量两个情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游客为研究对象,探索满意度、地方依恋和两个情境因素与游客EFB意愿之间的关系,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概况

2015年中央选定包括北京长城国家公园在内的九处国家公园试点。长城国家公园试点区总面积59.91 km2,其中八达岭林场占49%。试点区位于八达岭—黑坨山—云蒙山多样性中心区,处于北京市重要水源涵养区,区内植被发挥着重要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固定碳等重要生态功能,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境。试点区的资源以“长城”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包含有詹天佑博物馆、关沟古道、红叶岭、丁香谷等一大批人文和自然资源,探索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综合保护的新模式。区内景观资源丰富,自然景源包括地景37处,水景7处、生景20处;人文景源包括园景6处、建筑9处、娱乐19处、胜迹19处、风物3种。

(二)理论模型

1.满意度

游客满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满意度是基于旅游体验与行前期望的对比产生的[13],满意度能够引起游客的情感变化,一定程度上刺激产生地方依恋。相关学者对此予以证实,Ramkissoonh等[14]分析加拿大布鲁斯半岛国家公园的游客样本,发现满意度能够较好的解释地方依恋中的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维度。陆相林[11]通过西柏坡红色游客研究同样证明满意度是地方依恋的前因变量,满意度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H2。

H1:游客满意度对地方依赖存在正向驱动作用

H2:游客满意度对地方认同存在正向驱动作用

2.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指的是个体与特定地点之间的精神纽带[15],能够影响个体乃至群体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Willams等[16]将地方依恋划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赖是一种物质层面的依托,是游客对地方物质功能的依赖;地方认同是游客精神层面的依托。Ramkissoon[17]分析丹德农岭国家公园样本表示游客依赖公园的设施和服务并对公园有情感依托,这对游客的EFB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游客表示愿意参加环保项目和公园管理的相关公众会议。贾衍菊[10]基于厦门市游客的研究发现游客对地方的情感稳定和持久对重游行为的意愿影响较大。因此提出假设H3,H4。

H3:地方依赖对游客EFB意愿存在正向驱动作用

H4:地方认同对游客EFB意愿存在正向驱动作用

3.景区环境政策

个体行为经常受到除自身因素以外的外部文化形态和强制的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影响因素被称为情境因素[18]。景区环境政策作为管理部门强制性的要求,对游客环境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余晓婷[19]在研究台湾游客时证明景区环境政策对EFB意愿影响不显著,但对游客EFB影响显著,Imran[20]通过巴基斯坦中央喀喇昆仑国家公园游客样本,证明政策管理体制对游客EFB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本文尝试探究长城国家公园景区环境政策与旅游者EFB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H5。

H5 景区环境政策对游客EFB意愿存在正向驱动作用

4.景区环境质量

游客行为应该放在具体的旅游境遇中来理解,特定的空间场景会支撑特定的行为模式,场所外部空间环境的好坏会刺激个体的行为和心理[21]。在环境质量较差的旅游景区,很容易引发游客不友好的环境行为,较高的环境质量可以对游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余晓婷[19]研究证明低水平的景区环境质量对游客EFB起到直接约束作用,但是对EFB意愿作用不显著;王琪延[22]研究北京城市居民发现高质量的环境状况可以增强居民的EFB意愿。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6。

H6:低水平的景区环境质量对游客EFB意愿存在负向驱动作用。

(三)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所有变量均采用Likert7点法(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共20道题(表1)。满意度的测量参考贾衍菊[10]等人的研究;地方依恋的测量参考Williams[16]等人的研究;景区环境质量与景区环境政策的测量参考余晓婷[20]等人的研究;EFB意愿参考Ramkissoon[17]等人的研究。本研究预调研于2016年6月,共发放75份预试问卷用于检验问卷表述的准确性,修改问题顺序形成最终版。正式调查于2016年7-9月,采用现场随机拦截的方式,其中发放并回收650份问卷,根据游客填写时间和填写完整度,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87.07%。

二、结果分析

(一)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调查的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人口统计学特征为:男性(54.94%),女性(45.06%),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年龄结构主要以18-30岁之间(34.98%)与31-45岁之间(45.93%)的群体,年龄分布较为均匀;被调查样本职业组成中,企业职工所占比例最高(29.32%),其次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20.49%)和学生(17.66%);游客受教育程度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54.94%);个人月收入低于5000的游客占总样本的45.93%;在客源地方面,来自北京地区的游客占总样本的52.65%。

(二)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

基于SPSS22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检验,量表各构念的Cronbachs α在0.759-0.887,各构念的信度均大于0.7;各构念内题目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临界阈值0.3;所有题目项的Item-to-Total相关系数均大于临界阈值0.5,表明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23]。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基于Amos20进行验证式因素分析(CFA)。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558-0.947之间,均高于标准化因子载荷临界阈值0.5;各构念的组成信度(CR)介于0.765-0.892之间,均高于组成信度临界阈值0.7;除地方认同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为0.452,低于临界阈值0.5,虽没有达到临界阈值,尚可接受。其他各构念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介于0.542-0.735之间,高于临界阈值0.5;总体而言,模型的聚敛效度较好[23]。本文采用Torkzadeh,Koufteros和Pflughoeft建议的方法[24]。成对相关的潜变量在Φ±2σ, Bias-corrected及Percentile在95%的置信区间内并未包含1,因此构念之间具有判别效度。

表1 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及修正

基于Amos20对初始结构模型M进行参数估计(表2)。只有SRMR一项指标达到理想值,其余指标并未达到理想值,需进一步修正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多元正态一般都大于3,模型不符合多元正态,造成卡方值的膨胀,因此用Boolen-Stine Bootstrap来调整不符合多元正态的模型拟合度和参数的估计[25]。根据Boolen-Stine Bootstrap方法修正(M1),模型趋近于多元正态,卡方值从修正前的1073.581下降到修正后的215.003,修正后模型整体拟合度指数均到达临界值。

表2 模型拟合指标

(五)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采用Hayes[26]建议的Bootstrap法(5000次)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经检验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在95%的置信区间内Bias-corrected及Percentile均未包含0,z-value均大于1.96,即间接效应系数均达显著。说明地方依恋在满意度对EFB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效应的作用。

(六)假设路径的检验

基于Amos20对假设路径检验(表3)。满意度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存在正向驱动作用,系数β分别为0.691与0.636,假设H1,H2成立。本文认为,国家公园具有“全民发展、全民共享”的特点,公众参与具有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作用,且长城国家公园作为我国唯一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国家公园,更容易刺激游客情感反应,提升游客的自豪感与满足感。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EFB意愿存在正向驱动作用,系数β分别为0.338与0.402,假设H3,H4成立。国家逐渐成为游客感受自然,发现自然的重要场所,而个人的情感经历对游客保护自然,亲近自然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可以说,国家公园游客EFB意愿的力量源泉来自于游客的情感的投入,而这种力量能够促使游客将生态系统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第一位。

表3 假设路径检定

景区环境政策对EFB意愿存在正向驱动作用(β=0.43),假设H5成立。景区环境政策是管理与调节人地关系的制度,而国家公园主要将环境教育作为调节人地关系的工具与政策。环境教育以及环境知识的传播使游客逐渐从利己主义者转变为生态主义者,使游客对生物、资源、文化遗产形成正确的认识,促进游客EFB意愿的形成。低水平景区环境质量对EFB意愿存在负向驱动作用(β=-0.221),假设H6成立。对景区环境质量而言,游客身处高质量的景区,会对其原环境不友好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逐渐转变为环保主义者,而游客身处低水平的景区,则会将原渺小的环保意识抹杀,从而顺应失衡的环境逐渐转变为环境破坏者。

三、讨论

(一)地方依恋可作为游客满意度与EFB意愿的重要中介变量

图1 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本研究在前人对满意度与EFB意愿的关系研究基础之上,创新性的将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更加系统的EFB意愿结构模型,这为分析满意度→地方依恋→EFB意愿提供了实证依据。通过对长城国家公园游客实证验证,证实了满意度可通过地方依恋间接影响EFB意愿,从而改进了Bajs[9]与韩春鲜[8]等人验证的假设。具体而言,游客产生满意情感并促进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情感的形成,地方依恋表现了游客与国家公园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纽带一旦产生,游客EFB意愿更强烈。

(二)长城国家公园环境政策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EFB意愿

本文创新性的将情境因素景区环境政策和景区环境质量纳入EFB意愿的形成机制中,实证发现,景区环境质量正向影响EFB意愿,低水平的景区环境质量负向影响EFB意愿。这与余晓婷等人验证的景区环境质量与低水平的景区环境质量对EFB意愿不产生影响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样本的选择及调研区域的差异有关,一般的景区政府或者管理者多通过宣传教育,惩罚等措施管理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实际上,许多游客明知故犯,甚至还会做出消极的行为破坏环境。而国家公园主要以环境教育的方式使游客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感知大自然的神奇,这与其他景区环境政策有所不同。另一方面,EFB意愿还属于心理层面,对于外部环境状况的刺激相当的敏感,糟糕的景区环境质量很容易引发游客侥幸心理尤其在国家公园内以资源保护为主,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于游客的环保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不足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满意度→地方依恋→EFB意愿”复杂路径关系,也证实了情景因素对EFB意愿的响应。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文将EFB意愿作为行为变量,但EFB意愿仍属于心理层面,今后应尝试分析到行为层面,如环境责任行为等。其次,量表内所有变量的计量均采用游客自述式勾划的形式,可能在数据分析时会造成同源误差,因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对游客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最后,对于地方依恋两个维度,不同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例如,学者贾衍菊[28]等研究发现,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间接影响行为意图,而学者陆相林[11]发现地方认同对地方依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本研究并未探讨地方依恋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后续研究有待完善。

四、结论

第一,满意度与EFB意愿之间通过地方依恋产生密切联系,地方依恋是满意度与EFB意愿的重要中介变量。

第二,情境因素景区环境政策正向影响EFB意愿,而低水平的景区环境质量负向影响EFB意愿。

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需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措施,建立健全的解说途径,提升公共管理水平与服务设施等。完善招募志愿者平台,提升全民保护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的积极性。通过中小学生春游、秋游以及自然教育课程实践,开展自然科普教育、认识动植物标本等活动。提升游客满意度,培养游客地方依恋情感。同时管理者与游客需要共同创造优美的景区环境。

[1]张朝枝.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国家公园的管理与制度创新(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及其对遗产旅游的影响[J].旅游学刊, 2015, 30(5):1-3.

[2]阮晓菁. 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六维结构体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1(3):1-7.

[3]范香花, 黄静波, 程 励. 生态旅游地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形成机制——以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江湖为例[J]. 经济地理,2016, 36(12):177-182.

[4]洪学婷, 张宏梅. 国外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2):1459-1472.

[5]祁秋寅, 张 捷, 杨 旸,等. 自然遗产地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倾向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 旅游学刊, 2009,24(11):41-46.

[6]Loureiro S M C. The role of the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 economy in place attachment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4,40(40):1-9.

[7]Kafyri A, Hovardas T, Poirazidis K. Determinants of visitor pro-environmental intentions on two small Greek islands:is ecotourism possible at coastal protected area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2, 50(1):64-76.

[8]韩春鲜. 旅游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J]. 人文地理, 2015(3):137-144.

[9]Bajs I P. Tourist perceived value, relationship to satisfaction,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example of the Croatian tourist destination Dubrovnik.[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5,43(1):171–189.

[10]贾衍菊, 林德荣. 旅游者服务感知、地方依恋与忠诚度——以厦门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2):390-400.

[11]陆相林,孙中伟. 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作用机制研究——以西柏坡红色游客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07):183-188.

[12]周玲强, 李秋成, 朱 琳.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2):88-98.

[13]Oliver R L.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0, 17(4):460-469.

[14]Ramkissoon H, Smith L D G, Kneebone S. Visitor satisfac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in national parks.[J]. Tourism Analysis,2014, 19(3):287-300.

[15]贾衍菊, 林德荣.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基于地方理论的视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25(7):161-169.

[16]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 W, et al.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J]. Leisure Sciences, 1992, 14(1):29-46.

[17]Ramkissoon H, Smith L D G, Weiler B. Test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place satisfaction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s: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6(36):552-566.

[18]叶 茜. 特定情境因素对游客环境态度及破坏行为的影响分析[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19]余晓婷, 吴小根, 张玉玲,等.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台湾为例[J]. 旅游学刊, 2015, 30(7):49-59.

[20]Imran S, Alam K, Beaumont N. Environmental orient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ur: Perceptions of protected area tourism stakeholder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40(1):290-299.

[21]张安民, 李永文. 游憩涉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地方依附为中介变量[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0(1):70-78.

[22]王琪延, 侯 鹏. 北京城市居民环境行为意愿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0):61-67.

[23]JF Hair, WC Black, BJ Babin.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ition)[M]. New York: Pearson, 2009:677-679.

[24]GholamrezaTorkzadeh, Xenophon Koufteros, Kurt Pflughoeft.Confirmatory Analysis of Computer Self-Efficacy[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2003, 10(2):263-275.

[25 Bollen K A, Stine R A, Bollen K A, et al. Bootstrapping Goodness-of-Fit Measur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1992, 21(2):205-229.

[26]Hayes A F. Beyond Baron and Kenny: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2009, 76(4):408-420.

[27]贾衍菊. 休闲涉入和城市特征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 2016, 38(6):17-25.

[本文编校:徐保风]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Visitor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Intention in the Great Wall National Park——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lace Attachment

HUANG Tao, LIU Jinglan
(School of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National Park is an effective mod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visitors’ behavior plays an important on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visitors’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intention,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place attachment, satisfaction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on visitor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intention with 566 visitors in the Great Wall National Par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ce attachment can be used as a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visitor satisfactio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intention;Situational factor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visitors’intention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Therefore,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tourist norm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tisfaction of visitor and cultivate their feelings for the national parks. Meanwhile, managers and tourists need to create beautiful scenic environment togethe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inten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place attachment; Great Wall National Park

F590;F205

A

1673-9272(2017)05-0070-06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5.012

2017-09-01

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Z161100001116084)。

黄 涛,硕士研究生。

刘晶岚,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ujl66@bjfu.edu.cn。

黄 涛,刘晶岚.长城国家公园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1(5): 70-75.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意愿景区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8:08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