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分析
边 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全面复苏,但与以往相比,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从而形成一种经济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造成影响,进而增大融资风险。现以新经济常态为背景,介绍了中小企业常规融资方式与渠道,分析了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融资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融资风险控制意识;设立完善的内部融资风险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等建议。
经济新常态;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策略控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必将释放出更大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抗风险能力不高,所以一旦遭遇融资风险,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倒闭。因此做好企业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策略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进一步增大,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那么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好企业内部的融资风险控制策略,将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起到决定性影响。
融资渠道的不同,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风险也各不相同。根据融资的来源、性质等,可以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划分为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政府扶助三种方式。顾名思义,内源性融资是指利用企业内部的资金,包括经营利润、折旧基金与资本金进行融资。袁慧玲等人调查分析了780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发现采用内源性融资模式的企业占比高达70%以上。[1]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内源性融资企业自主性更强,且成本更低,因此是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而对照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内源性融资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此时企业更多的需要依靠外源性融资渠道。根据融资方式不同,外源性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部分企业之间的信用租赁、融资租赁也可算作为企业外源性融资的一种。
除以上两种融资方式外,中小企业还可通过政府扶助获得资金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在不同的国家,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政府制定的政策各不相同,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也不相同。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四个方面。违约风险是受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债务人无法继续履行合约,导致债权人及其他投资人遭受损失。信用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但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融资结构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整体规模不大,因此一旦经营发生问题,很容易由于债务危机引发信用风险,导致企业无法履行合约,造成债权人的利益受损。流动性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由于缺乏流动资金或等价物的支持而引发的风险。通常,当评估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时,相关指标的确立,如流动比率等,主要的参考对象便是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除此之外,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还包括资产负债配置不合理,无法通过筹资或资产抵押、变卖等方式获得足够资金偿还债务时的风险。
市场风险则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让企业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细分为利率风险、商业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市场风险的冲击。政策风险则主要是指政府政策变动对企业发展不利,进而导致企业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国家会根据具体的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发展政策,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很可能会对某一企业或者产业造成不利影响,使该产业或企业遭受损失,产生政策风险。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的融资风险控制意识普遍不高,再加上很多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中小企业普遍没有构建针对性的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很过企业的管理人员处理企业融资问题时,往往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交情,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缺乏客观评估,然后贸然进行企业融资,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另外,虽然部分企业中也构建了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不重视,导致控制内容流于形式,并未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知识,在制定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制度时,往往并没有实际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设计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并不完善,多是一种摆设或是为了应付,很多内部风险的控制制度都比较笼统,缺乏细化,在融资风险控制过程中企业员工无法实际执行,也有部分企业将风险控制制度设置的非常繁琐,需要进行层层审批,增加了风险控制的时间成本,效率低下,缺乏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和风险控制并没有实质性帮助。
中小企业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对于企业文件的执行力度不同,部分企业措施制度的执行都只停留在文件上。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严格,导致员工未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缺乏配套的监管措施,由于对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监督不到位,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新经济常态下,要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控制效果,首先需要提高企业管理层的融资风险控制意识。当管理层重视企业融资风险控制了,一个企业才会聘请专业人才构建完善的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2]所以,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相关的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培训,提高对融资风险的认识,改变原有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重视对融资风险的防范。定期对企业的内部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培训,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努力,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全方位完善企业对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选择融资渠道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在企业内部牢固树立融资风险管理理念,为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创建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规范有效的制度,对于融资风险的控制更是如此,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控制制度,那就无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所以,制度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融资风险的首要保障。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企业构建完善的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人员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促进企业的正规化发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不应该执流于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切实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发挥应有效果。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制定需要执行落实,因此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督促企业员工认真执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控制融资风险。[3]为了提升监督效果,企业应构建长久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融资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4]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已设置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该机构作为银行的一个下属部门,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缺乏专业化,不能有效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针对性服务。所以,组建一个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意义重大。该机构可以为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构建多样化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低融资风险,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进一步增大,对此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对企业融资风险的认识,另一方面则要构建完善的内部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并加强监督机制,确保融资风险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政府部门则应该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统一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企业融资风险,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柴冬青.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5,42:180.
[2] 杨 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品牌,2015(11):245-246.
[3] 项青松.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59-60.
[4]程养林.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商业会计,2016(20):110-112.
F830
A
1005-913X(2017)10-0137-02
2017-08-28
边 巍(1980-),女,吉林蛟河人,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