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妹锦
摘要:随着人文学科对关键词的词汇内涵与学理意义的认知加深,出现了一种新的关键词类型——文本关键词。文本关键词有别于传统的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和检索关键词,它是由作者选择并直接参与具体语篇的结构构成与信息组织的一类具有语篇功能的词汇。本文主要运用语篇语言学,分析了文本关键词的产生背景、类型及其特点。
关键词:关键词;文本关键词;语篇建构
一、关键词概说
汉语中的“关键词”一词,相较于英语中的"KeyWord(s)/Keyword(s)”出现的较晚。英语中的"KeyWord(s)/Keyword(s)”大约出现在1800年左右,最早收录"Key Word(s)/Keyword(s)”的辞书是1973年的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定义如下:“Those terms which represent the concepts andideals typical of a period Or social group.e.g.automa—tion,free enterprise,technocrat.(表示某一特定时期或社会团体的重要概念和思想的词语,如自动化、自由企业、技术统治论者。——作者译)。”(1973:122)汉语中的“关键词”一词大约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的引入而产生的,最早收录“关键词”的辞书也属于专科词典。1987年版的《图书馆常用词汇手册》中收录“关键词”这一术语,定义如下:“关键词:(Key-Word)从文献题目或摘要中抽选出来的,一般未作规范化处理的,用来表示文献内容的具有检索意义的自然语言词汇。”(1987:84)综合类辞书在20世纪末才开始收录“关键词”一词。
二、关键词的传统分类
对“关键词”的属性与用法的研究,在我国也大多集中于科技文献写作、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对“关键词”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成果颇丰。根据前人研究,“关键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密鑰关键词
“密钥关键词”,又称密钥关键字,是密码学中的术语。是指“加密和解密时,将明文转换成密文或将密文转换成明文时所需要用到的表示变换规律和要素的文字或符号。”主要用于列转置加密与多表替换加密。只有掌握这个要素,才能解开密码,否则,密码只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已。
(二)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是指“出现在文献题名(或正文及文摘)中的描述文献主题内容的关键词”,以此为标目形成的字顺索引叫做关键词索引。
(三)检索关键词
“检索关键词”是现代社会人最为熟悉的一种关键词类型。“检索关键词”主要应用于数据库的信息检索。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智能信息检索功能,如搜索引擎,主要就是建立庞大的全文数据库资源,由用户根据需要,输入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
这三类“关键词”都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部分学科中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其本质是一类科技工具,对“关键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实际应用与科学编制上。
三、“关键词”研究的人文转向
“关键词”一词第一次被正式定义并收入综合类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是在2005年,定义如下:“①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②指检索资料时所查内容中必须有的词语。”而英文当中的"KeyWord(s)/Keyword(s)”早在1 973年的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中就有了定义如下:“Those terms which representthe concepts and ideals typical Of a period Or socialgroup,e.g.automation,free enterprise,technocrat.(表示某一特定时期或社会团体的重要概念和思想的词语,如自动化、自由企业、技术统治论者。——作者译)。”可见,“关键词”除了是科技研究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使用工具之外,更是一类具有深刻内涵意义的概念词语。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关键词”被作为一类具有共同特征与使用方法的词语来定义与研究;当学界转向对“关键词”个体意义进行研究时,它便成为了一个个具有独立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的活生生的词语。这些词语“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表示某一特定时期或社会团体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对一组“关键词”进行个体词语内涵分析的,并将“关键词”的人文历史意义带人研究者视野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当属英国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家雷蒙·威廉斯。“在威廉斯看来,词语是社会实践的浓缩,是历史斗争的定位,是政治智谋和统治策略的容器”(伊格尔顿,1998)。因此,威廉斯选取了131个与社会和文化相关的“关键词”,运用历史语义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其进行文化历史描写与批评,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整体分析。这种研究方法被学界称为“关键词批评”,“关键词”的学理意义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
威廉斯的实践为学者们开辟了一条从词汇角度进行对象分析的研究之路。一时之间,各个领域都开始进行关键词的选摘、梳理、分析与解说。西方对自身“关键词”的研究成果,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and Culture Studies)(1993),《文学研究批评术语》(criticalTerms forLiterary Study)(1995),《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Criticiam and Theory)(2004)等。我国相继出版的有洪子诚、孟繁华主编的《当代文学关键词》(2002),业宏的《经济学210个关键词》(2005),廖炳惠的《关键词200》(2006),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2006),严翅君、韩丹的《后现代理论家关键词》,张凤阳的《政治哲学关键词》(2014)等等。endprint
这些著作中的“关键词”是研究者对之进行细细探究、深深解读的个体,将这些“关键词”及其叙文集合成册或成篇,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关键词”为衔接纽带和组织方式的写作方法,从而使得“关键词”不仅具有了词汇意义,而且具有了语篇意义,成为了谋篇布局的一种手段。这类“关键词”不同于其他三类关键词,而是一类新的关键词形态——文本关键词。
四、文本关键词
随着关键词研究的人文转向以及基于此的新的书写方式,使得“关键词”的个体内涵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具有了一种新的功能——语篇功能,“关键词”参与到了文本的产生与解读过程中,与文本当中的其他成分发生联系,产生互动,从而更好地促进文本的生成与解读,“关键词”本身也从静态的词汇词,变成了一个动态的具有组篇功能的语篇词。这个词语,不再存在于句子的线性层面,而进入到了语篇的空间层面,获得了新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文本关键词”。
文本关键词存在于一个语篇实体当中,它参与语篇的整体构成,是一个语篇实体得以成为一个完整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文本关键词最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科技文献,特别是学术论文中的,用以标引文献主要内容的关键词,是科技文献格式规范的构成者。自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局颁布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就已明确规定“每篇報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这类文本关键词最早虽是用于科技文献的索引,但如今已是科技文献层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每一个关键词都具有“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GB7713.87)的意义,为读者提供有关语篇全文内容的关键信息,建构阅读语篇全文内容的基础,激活理解语篇全文内容的信息网。它的功能已不再是单纯的索引内容或形成字顺索引,而是直接参与语篇信息的构成与解读,是一种文本关键词。
另一类是直接参与语篇内容的书写与组织,将同一论域中的内容以若干个“关键词+叙文”的格式拼合成一个完整的语篇,文本关键词在这里起到了语篇衔接与组织信息的作用。如下面这则新闻:
点击美军推动军民融合的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开始军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时至今日,美国军民融合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关键词之一:改变
美军认为,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
关键词之二:拿来
关键词之三:借鉴
(《解放军报》2017年06月22日)
上则新闻中,作者将“改变”、“拿来”和“借鉴”作为关键词来解读美军如何推动军民融合这一论题,对三者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改变”、“拿来”和“借鉴”与它们各自的叙文构成三个独立的语篇整体。由于这三个词是同一论题的关键词,“美军推动军民融合”这一论题统摄这三个关键词,从而将由三者及其叙文形成的独立语篇纳入到同一个语篇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语篇整体。
这种采用关键词作为内容建构的语篇,小的可以是一篇独立的新闻报道,如上例;大的可以是多个语篇组成的一部著作,如《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就是对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关键词进行论述,而后编辑成册出版。此类关键词具有概括、凸显信息,衔接语篇各部分的作用,与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和检索关键词完全不同,属于新的文本关键词的类型。
五、结语
文本关键词这种新的关键词类型表现出与三类传统的关键词不同的特点:一是关键词选择的既定性,即由语篇作者选择提取,不可更改;二是关键词的语篇功能高于检索功能,即主要用于语篇的信息组织,与语篇的其他构成部分发生联系。这种新的关键词类型丰富了我们的创作手法与阅读体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