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探析

2017-12-09 11:45曾娜��
考试周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

曾娜��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将新旧知识相连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例,深入剖析课堂导入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导入方式,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探析

一、 課堂导入的作用

1. 明确学习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内心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对于学习往往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定下心来好好学习,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也会下降。而课堂导入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或通过创设情境,或通过范文示例等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式,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能够将学生贪玩的心思重新引导到学习当中,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学习上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地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目标,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为中心学习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规范自身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教导学生一些扩展性、技巧性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范畴,教学任务也相应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了兴趣,不管是多么复杂的知识,也会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例如,在学习用画图软件处理图形时,教师用魔术来导入,用电脑上的七巧板拼成房子、桥还有人等图形,有一个图形学生有争议,有的说像狐狸,有的说像猫,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将话题引到上课内容上,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拼一拼,到底是什么图形。魔术的结果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都想知道最后的结果,从而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学习视为一件快乐的事,寓教于乐,在学习中得到满足。

3. 组建知识链接

依据小学生的智力发育特点,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脉络,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因而对于知识的吸收只流于表面,却没有更深层次的探究,过于肤浅。尤其是对于某些孤立、琐碎的知识点来说,学生会更难以理解掌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吃力,从而逐渐对信息技术丧失学习兴趣。而课堂导入通过将之前的课程以多样化的导入形式与新课程完美串联,夯实知识基础,并且组建了知识链接,使学生在新课程中更有代入感。

二、 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式

1. 联系实际导入法

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却又回归于生活,因此,由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是完成教学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情境的导入使学生的感受更为具体、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比如现在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接触过网络,一般也只是用以社交聊天或者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教师可以由此入手,问学生“你们平时浏览网页都是别人做的,想不想别人浏览你们做的网页?”学生们肯定会热烈地回应“想”,这样便激起了学生想要制作网页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就此引入本节课所要讲的“用Word制作网页”,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的同时也会感染到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又如,在学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时,教师可以用自己平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教学范例,教师的多媒体授课一般都会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学生最为熟悉,制作幻灯片的时候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2. 温故知新导入法

一般而言,新旧章节或者新旧知识点间都会有逻辑联系,利用这种逻辑联系,将新知识点引入到课堂中,会让学生相对容易接受、理解,同时,再一次接触旧知识点,也是对基础的一次巩固,温故知新导入法正是利用了这点关联。通过这种承上启下的方法,学生会对新知识点有熟悉感,不会茫然失措,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前后联系的课堂导入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完善,知识框架体系也更加规整,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比如在学习“插入表格”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讲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在讲课之前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练习,待熟练之后,教师再告知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Word文档中找到“插入表格”的选项,教师在一旁稍作点拨,学生便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插入其他例如“超链接”等组件,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 范例式导入法

范例式导入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将自己做好的范例在学生面前展示,让学生对范例有一种艳羡感,体会到范例的精致,从而激起学生想亲自动作制作作品的欲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比如在学习“段落排版”“插入图片与艺术字”等章节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用Word制作小报的任务,同时将自己已经做好的小报展示给学生,并告知学生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放手去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给予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心底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另一种是教师将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和探讨,以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促使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在学习“用照片编辑器处理图片”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感受前后的差别,从而体会到应用软件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这些作品的优缺点,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我们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准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行多样化课堂导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三林.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89.

[2]梅崇凤.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初探[J].才智,2012,(32):120-121.

[3]徐雪梅.有效导入,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43-44.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