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2017-12-09 09:48王海霞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幼儿园

王海霞

摘 要: 礼仪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观念得以体现的一种有效方式,良好的礼仪对体现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礼仪的培养要从小做起,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礼仪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礼仪是人类成为一个文明人的开始,尤其是幼儿礼仪教育,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

关键词: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融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一) 礼仪教育生活化的需要

由于幼儿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这就使得他们对于学习、生活有很多不成熟的理解,如果幼儿园只是单纯地设置知识课程,而缺少理论与实践上的礼仪教育,那么,幼儿教育的效果就不够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以言传身教的方法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幼儿教师应当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有意识地融入礼仪教育,可以使礼仪与生活、学習相结合,融为一体,使得礼仪教育可以脱离僵硬的学习讲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 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

礼仪教育应当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使得每一件事都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礼仪的魅力所在,在幼儿的思想框架下,构建礼仪的“模型”,深入到幼儿的心灵,然后让思想上的礼仪付诸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进而促使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将幼儿园礼仪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发展的需要。

二、 幼儿园礼仪教育生动化的途径

(一) 重视环境创设 营造礼仪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幼儿园应注重对物理环境的创建,让幼儿礼仪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出连续性。儿童礼仪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个人素质。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空间位置,最大化地影响孩子。例如,在每个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主题海报,海报的主题可以是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不打架、不说脏话等;餐厅里,可以张贴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尊重劳动人民、珍惜一米一汤的主题海报等;活动场地可以张贴互助互爱、文明用语的海报。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幼儿就会受到影响,他们的思想就会逐渐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也会对他们的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他们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学习都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其他小朋友,就是老师了,因此,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故而,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二) 礼仪课程生活化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铺垫,把儿童礼仪教育纳入学前教育的生活课程之中,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非常必要。一方面,礼仪教育是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素养的起始阶段,另一方面,礼仪教育对孩子今后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根据年龄特征和孩子的个体差异设置教学计划,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儿童礼仪教育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多用谢谢、对不起、抱歉等词汇,还可以讲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习到礼仪知识。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一方面可以教育孩子,遇到好的东西要谦让,要尊重比自己大的人;另一方面,也教育孩子们学习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谦让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从古到今,谦让都是体现一个人个人素质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它反映出了个人、社会、民族的优秀品质。

(三) 引导家长群体 巩固礼仪习惯

家庭是儿童礼仪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礼仪行为,也与我们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人说:幼儿园教育,要拿出一半的精力指导家长,拿出一半的精力教育孩子。由此可见,做好家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幼儿园礼仪教育要想落到实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礼仪教育的效果,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或主题活动的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与家长达成共识。

此外,作为家长,要适时地和教师沟通,长期与教师保持联系,定期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会以及亲子活动,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合作。家长要把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因材施教,及时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四) 内外兼修 形成合力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身上背负着很多的重担。同时,教师也是人们最尊敬的人,是孩子们最爱戴的人,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践行者,还应该是良好师德的学习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一支良好素质的幼师队伍非常重要。故而,幼儿园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以过硬的专业技能促进礼仪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提高自身素质。笔者认为,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礼仪不仅是外在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的表现,教师要修炼好内功,多阅读,多学习,多反思,只有知道良好的礼仪行为是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点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种行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提倡的,这样幼儿的礼仪学习才会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

总之,教师对孩子的态度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会对儿童行为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是教师有效指导的最佳途径,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个人素质,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