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振有
摘 要: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情境教学主要是为了探究物理之源,把感性作为其中的基础,然后进行理性的延伸。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进行科学的设置,依据学生的优先认知规律和教学的实际进行,然后把微课和物理情境教学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简述了微课的相关概念,进而结合高中物理教材提出在课堂中使用微课教学的具体运用方式。
关键词: 微课;高中物理;情境教学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所谓微课就是指小型的课程,其形式主要是建设在视频以及有关的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媒介把教师的设计理念以及学生的活动、无法在课堂上实现的实验情境表现出来,然后再进行后期的剪辑加工,再使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方式实现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的轻松教学目的,便于学生更加容易地吸收相关的知识。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在逐步地发展,这让微课有了更多的技术支撑。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知识的突出,把其和物理情境教学结合,然后制造有效的教学氛围,这就是两者结合的优势所在。
二、 微课在高中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建设和实施,但是由于受到实验器材以及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问题限制,许多的教师不得已取消了一些实验课的内容。但是微课模式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下用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举例,以此表述微课在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在知识预习阶段,使用微课建设问题和任务情境
学习知识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进行事先的预习,只有预习了将要学习的知识才会在自己的脑海中产生一个基础的认知。但是目前有许多的学生在实际中的课前预习学习没有做好,其主要是由于在高中时期学生的作业量一般比较大,完成作业之后就没有进行预习的时间。还有就是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相对比较难,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没有抓住关键点,这样就对知识没有一个前提性的认知,导致了学生对知识预习的兴趣缺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其应用”这一章节的时候,要提前一周对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比如发现生活中的引力现象,往楼下扔东西一定会往下掉,人走在地面不会飘起来等这些常见的现象。让学生用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观察现象过后再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知识,比如类似晾晒衣服、饮水机、一般容器、引水灌溉、部分高空作业(如起降机)、施工定角、飞机正常航行等这些方面的运用。通过这两个层次的观察和总结,学生在自己总结的内容上附上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样就让学生在预习知识的同时对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更加容易吸收物理知识。
有了上面的任务情境之后,學生就有兴趣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解决创建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小组的相互合作后,使用邮件或者其他的传递方式传输给教师,加上相应的文字和声音,经过后期制作成为微课件,然后依次引入课堂的教学中。在这样的课前预习和实践中,把物理知识变得更加贴近生活,让课堂的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这是师生共同建造的物理情境,会获得传统教学中实现不了的目标。使用这种微课的方式,比以往在课堂上进行直接的讲解要生动有趣得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总结相关的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发挥了课前预习的作用。这样的方式对物理教师是非常有利的,在备课和实际的教学中都会空出许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提升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 在物理情境教学中,使用微课呈现真实的效果
在高中物理知识中,其所涉及的可以操作的物理实验比较多,有大部分在课堂中就能够完成。不过由于实验以及器材方面的一些原因,实验在实践课课堂演示上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在进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合理的典型错误操作,然后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等学生在实验操作之后将微课使用在课堂中,视频中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通过这种错误情境的建设,教师要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纠正其中的错误。学生依照错误的实验操作进行,然后教师再进行纠正。要让学生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有操作失误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以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注重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不同的学生之间一定会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性,这样就对学生在知识的吸收能力的程度上产生了影响。一些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结束后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掌握,但是有些学生就难以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也无法进行全面性的解答。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一些微课的视频,运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复习。
使用微课的方式可以在课堂的前、中和后期实现良好的教学状态,其产生的效果比直接进行讲解要好得多。比如在教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后,有些学生的认知都可能还存在于理性的层面。若是想让整节课的认知更加的突出,在情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强,可以在网上下载有关洛仑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电子显微镜或者电视显像管相关的工作原理视频,或者文字图片之类的,制作相应的微课,其实用性也非常的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同时还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物理现象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的学科。若是教师和之间的教学仍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消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把其和物理情境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教材中的实际知识点,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中仔细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使其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奠定学生在后续学习物理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阮希.微课在高中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理科园地,2016,(4):58-59.
[2] 武日玉.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3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