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霞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开拓学生语文视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引领;情境交融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阅读教学也是为小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打下基础。教师要不断更新阅读教学的理念,改革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继而终身阅读。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高效阅读,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是怎样生动、鲜明、准确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深入挖掘小学生的阅读潜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享乐、在阅读中理解。
一、 趣味引领,提高阅读兴趣
(一) 巧用谜语,唤起欲望
小学生特别喜欢猜谜语。猜谜语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爆兴奋点,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唤起求知欲望,产生追根溯源的探究心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儿童诗《小小的船》时,教师独辟蹊径,在新课伊始,就说给学生出一条谜语,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说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打一自然物)学生经过思考后,很快说出了谜底是月亮。你觉得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是啊,在這晴朗的夜晚,星星在蓝天上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多美啊!有一位小朋友坐在月亮船上,兴致勃勃地去旅游,她看到了什么景物啦?下面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运用富有情趣的谜语巧妙地导入了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而实现与文本对话,体会月空之美。
(二) 媒体渲染,烘托氛围
多媒体集音、形、色于一体,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画面,让学生在阅读与理解课文时,更乐于接受,愉悦身心,烘托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思维。把枯燥抽象的阅读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扩大小学生的语文视野,了解时代背景。例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学生对抗日战争知之甚少,更不知道王二小的事迹,所以教师用教师利用FLASH动画播放王二小的故事,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喉,渲染了课堂环境,衬托出王二小高大的形象,让学生对小英雄产生了佩服之感。学生感觉抗日小英雄就在眼前,利用歌曲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小英雄坚贞不屈的事迹,从中受到鼓舞。培养学生独特的阅读情感,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重点词句,与文本进行恰当的对话,小组合作,探究内容。让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从而感受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爱国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 情境交融,提高阅读能力
(一) 品读赏析,开拓思维
阅读是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分析和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阅读过程,在学生心求通而不能时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指导,及时疏通学生阅读思维的塞流,调整阅读方向。鼓励学生在积极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多文章的理解。品词析句,熏陶情感,启迪思维,增加课堂互动性。教师弯下腰去和学生对话,让课堂流淌着生命的活力,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触动求知的兴奋点,使课堂不断绽放精彩。例如:在教学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一课时,文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奇美文字。学生在初读文字时,要抓住重点词“翠绿、不可计数、明亮、垂、卧”来认识榕树的形体美;在细读文字时,理解“一簇”和“颤动”等词语的含义,领悟大榕树的内在美,用“颤动”一词说话训练,从感知→理解→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妙笔之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在精读文字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走进文本,体会巴金老人的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语言的积累与情感中对话,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使学生充分的感悟榕树所蕴涵的意境美。课堂在互动中绽放活力,调动了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 自主探究,张扬个性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的习惯,学会在书上画批做记号,把好词好句及时积累到日记本上,养成积累精美词句的良好习惯,做到经常翻阅。在阅读时,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指出阅读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自己阅读获取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作者写小女孩第四次、第五次擦燃火柴后的幻想是课文的精华部分,可是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理解肤浅。这时教师如果及时设问,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问:小女孩在第四、五次擦燃火柴之后,她的幻想和前三次相同吗?学生就会质疑:前三次擦燃火柴并没有写出小女孩的语言,这次怎么写小女孩叫起来了?小女孩第五次毫不犹豫地擦燃了手中的一大把火柴,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随着思维的升华,提出了极其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兴趣浓厚,对文本展开讨论,养成了自主质疑的良好阅读习惯,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内化了语文知识,张扬了个性。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趣味引领,情景交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活化[J].课外语文.
[2]裴晓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