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以S学院为例

2017-12-09 03:27王薇薇
文化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就业率研究生政策

王薇薇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二孩政策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以S学院为例

王薇薇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二孩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越发凸显。其中,女研究生因为毕业年龄、就业心态、社会就业歧视等因素,就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S学院女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二孩政策对女研究生的就业影响,并从多角度提出提升女研究生就业率的有效对策。

二孩政策;女研究生;就业

2015年10月,在我国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而正式宣告终结。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凡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夫妻均享有生育二孩的权利,不再受任何政策的限制。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焦点放在了“二孩”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如有关“‘全面二孩’会不会加剧女大学生就业难?”“二胎政策最新消息:二孩政策放开女大学生就业受影响”等问题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从2015年10月29日到2016年10月29日,通过WiseSearch(慧科)新闻数据库关键词检索“二胎”“大学生就业”,得到的新闻报道就多达312篇。[1]

在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研究生因为毕业年龄、专业特点、就业心态、社会就业歧视等因素,就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为了解二孩政策下女研究生就业情况,笔者对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后,S学院2016届、2017届共70名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

一、主要调查结果

(一)二孩政策对女研究生就业影响较大

二孩政策正式落地时间为2016年1月1日,从表1、表2、表3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二孩政策的落地较为明显地影响了2016届、2017届女研究生就业情况。对比S学院2015届女研究生就业率,2016届、2017届女研究就业率分别下降30.95%和24.28%。其中,男生的就业率要远高于女生的就业率,2016届男生就业率为100%,比女生高出50%,2017届男生就业率为83.33%,比女生高出26.66%。

表1 S学院2015届研究生就业率统计

表2 S学院2016届研究生就业率统计

表3 S学院2017届研究生就业率统计

(二)女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

2016年2月和2017年2月,笔者分别对S学院2016届、2017届女研究就业意向进行了摸底调查(表4),发现女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大部分倾向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2016届中,有40%的女生想参加公务员考试,53.3%的女生想参加各地区组织的事业单位招考。2017届调查结果同样如此,即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女生比例高达9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选择企业就业的女生寥寥无几,2016届占比为3.3%,2017届则无人有意向。在调查问卷中,选择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女生中,57.8%的报考原因是因为工作相对稳定利于照顾家庭,35.5%是因为父母期许,6.7%是因为其他原因报考。

表4 S学院2016届、2017届女研究生就业意向统计

(三)女研究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就业意向调查中,2016、2017届均有90%以上的女生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考,但真正考上的女生人数不足30%,两者差距较大;有将近25%的学生在教师的就业指导帮助下选择去企业就业;但仍有将近50%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就业。其中,2016届未就业学生中,有13.3%的学生明确表示目前处于结婚生子阶段,不准备就业;2017届未就业女生中更有23%的学生表示因为准备结婚生子目前不准备就业。

表5 S学院2016届、2017届女研究生实际就业情况统计

二、二孩政策下女研究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女研究的就业期望更加趋于理想化

二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女研究生更加倾向选择相对稳定、安定的工作岗位。女研究生毕业时年龄大多集中在25~26周岁,正是女性婚育年纪,工作后必然会面临结婚生子等家庭问题。由于年龄问题,女研究生在就业选择中缺少了本科生的冲劲,拒绝去中小企业、基层等工作压力大、工作较为辛苦的岗位就业,过分追求如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等稳定、舒适及社会认可度高的岗位。在调查研究中,86.3%的女研究生表示希望找到一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方便照顾家庭和小孩。与女研究生就业趋于理想化的现实相吻合的是女研究的父母更加希望孩子能够从事一份安稳的工作,有53.3%的女研究表示曾经被父母暗示或直接要求未来要生两个孩子,更有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考取公务员岗位或事业单位,如果毕业当年考取不上,毕业第二年、第三年不工作接着考取,且“二战”“三战”期间的所有费用由父母承担。

(二)女研究生就业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

二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单位意识到雇佣女研究生企业或单位将会支出更多如女性产假、保险等运营成本。二孩政策下,部分女研究生会选择在35周岁之前生育两个小孩,这就意味女研究26岁毕业工作以后,在9年或者更短的工作时间中,将经历两个怀孕、产假阶段,更有小部分女研究生表示,会考虑在生育两个小孩后,辞职专心照顾小孩。

在2016年、2017年女研究生求职过程中,有77.8%的女研究生被面试官询问过如“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的问题,在求职简历筛选的环节,同等条件下,女研究的面试机会要远远低于男生。在性别歧视的就业环境下,二孩政策的实施无疑加重了不公平现象。虽然大部分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没有明确表示不要女生,但是在简历筛选、面试打分等过程中,男生的就业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女生,企业更加倾向于雇佣男生。有调查现实,当问及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的招聘倾向时,受访的用人单位尽管刻意掩饰,多数选择“男女都一样”(45.45%)或者“视岗位而定”(31.82%),但仍有22.73%选择“男生”,选择“女生”的则为0。[2]

(三)就业性别歧视下女研究生就业积极性下降

在女研究找工作屡屡受挫的情况下,部分女研究就业积极性有所下降,更有女研究选择先结婚生子后视情况而定是否继续找工作。二孩政策实施后,不少女研究生表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非常困难。调查发现,待就业的女研究生中,有将近40%的女研究生表示不愿继续尝试找工作,希望第二年继续考取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将近20%的女研究生明确表示,结婚生子后再考虑工作问题;将近25%的女研究生表示会继续尝试找工作,但是积极性不高;将近15%的女研究生表示选择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

三、提升女研究生就业率的有效对策

(一) 引导女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在平时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员应对就业困难的女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帮扶,采取面对面谈心、电话或QQ联系等方式,有计划开展未就业学生个别谈话工作。通过谈话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就业理想,鼓励学生去中小型企业就业、去基层就业,降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方向。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提供或岗位推荐等工作,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的联系,沟通交流反馈其所带学生情况,了解导师可能拥有的就业资源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情况,多方筹措,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提高工作实效,促进女研究生就业。

(二) 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虽然外部环境确实对女研究生就业难造成一定影响,但真正造成女研究生就业难的核心原因在于女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薄弱。故在调整女研究生就业观念的同时,提升其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容忽视。在平时的学习中,女研究生要强化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自身专业竞争力。学校要健全就业指导机制,辅导员要加大就业指导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主题班会、模拟面试大赛、简历大赛、就业指导报告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面试技巧、就业竞争力,邀请“就业之星”回学校对学生进行朋辈教育,使学生在交流中增加求职经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开始,学生就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为此发展路径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加大校内校外互动,提升就业质量

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工作中,应当将就业服务工作前置,加强校企沟通,促进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设立奖学金、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就业基地等方式,优化育人环境,为女研究生增强就业竞争力提供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在与企业的沟通中,精准匹配生源,推荐学生就业,在走访企业和校友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形成学生就业能力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良好局面。积极联络如女企业家协会等单位,组织专场女研究生招聘会,努力为女研究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依法依规,积极维权,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从学生个人层面要充分了解各项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条例,对违反《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就业促进法》等行为的企业,要有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要懂得在遇到侵权行为时,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学校层面,一是要加强平时的法律教育和意识培养,可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咨询等形式,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大校园招聘的监管力度,在校园招聘单位的审核中,在把关单位质量的同时,要重点检查招聘信息、招聘简章,并对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的单位严令禁止。在招聘过程中,如有出现侵害女生就业合法权益的情况,应主动出面与用人单位沟通,必要时借助法律的手段维护学生的利益。三是要提供就业法律援助,在女生遭受就业歧视时,学校应该聘请相应的法律专家为学生提供法律维权援助,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通法律维权热线,组建女生就业维权团队,宣传就业权益保护,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1]陈亚峰.“二胎”政策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基于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对大学生就业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78-279.

[2]唐腾凤,章舜钦,廖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某高校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8):40-45.

【责任编辑:王崇】

G647.38

A

1673-7725(2017)11-0062-04

2017-07-28

王薇薇(1989-),女,陕西西安人,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率研究生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数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