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高温下上海120急救女医生与生命赛跑11个小时

2017-12-09 05:52王亚东
至爱 2017年10期
关键词:女医生伤者救护车

文、图|王亚东

酷暑高温下上海120急救女医生与生命赛跑11个小时

文、图|王亚东

院前急救是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何地,急救医生们都要争分夺秒地把最紧急的医疗救助送到每一位病患身边。在急救医生中有一群天使姑娘,她们就是急救女医生。她们闯过浓烟滚滚的失火仓库,钻过泥沙俱下的地下通道,被吐过一身的酒水,也被喷过一脸的血水;但同时,她们救助了突发心梗的老人、抽搐不止的孩子,甚至还在救护车上迎来了两个可爱的新生命……

记录急救女医生罗彩霞与生命赛跑的一天

2017年7月22日,酷暑高温下,上海120急救女医生罗彩霞与生命赛跑11个小时,不敢多喝水,没空上厕所。今年上海的暑期,连日来进入酷夏高温烧烤模式,多日最高气温突破40℃。这天摄影师记录了上海闵行区急救女医生罗彩霞和她的搭档们,在高温中出诊的忙碌的一天:11个小时、行车112公里、出车9次。

罗彩霞,31岁,辽宁人,大连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并在上海成家。她之前在一家三乙医院工作,两年多前,想挑战自己,应聘到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成了一名急救医生。

01 罗彩霞认为每一次成功挽救了生命时,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表达02 急救女医生罗彩霞这天工作11个小时、行车112公里、出车9次03 在医院里,看到伤者眼角有泪水、血水,她掏出纸巾帮老人轻轻地擦拭

原本7:30上班的罗彩霞,7∶15已出现在位于万源路上的古美分站门口。气喘吁吁的她,手里拎着一袋子冰饮料。“天热,买来和同事一起喝。”换上工装的罗彩霞,完成电子登录信息系统,领过出车工具,登上救护车检查物品。“叮叮叮”,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安静,接到调度指挥中心指令:疏影路,73岁男子,纳差。罗彩霞、赵慧鑫(救护车驾驶员)、蒋伟华(担架员) 提着急诊设备,依次快步冲出门外。

7∶45,救护车一路鸣笛,10分钟到达患者住处。行驶过程中,罗彩霞已电话联系家属问询患者情况,安抚他们急救车马上到。车刚停稳,罗彩霞已经拎着急救药箱和心电图仪器箱冲了出来,两个箱子加起来至少有20公斤重。进到患者家中,测量完生命体征,仅用了8分钟。6分钟后,将患者送到闵行区中心医院。

将患者和医院交接完毕,罗彩霞第一个走了出来,急忙钻进车里,拿起平板电脑,填写患者救治信息。赵慧鑫在后面负责收费,蒋伟华在整理担架车。

8∶59,报春路,63岁男子,摔伤。刚回到站点没多久,正在整理出车相关单据的罗彩霞又和同事冲了出去。

9∶38,康城瀑布湾道,78岁男子,发热。赵慧鑫启动救护车,按下鸣笛按钮,一路畅通行驶到患者小区。经过左拐右拐,找到患者的家,由于私家车乱停放,救护车不得不在患者家100多米开外处停下。赵慧鑫随口说:“周末虽然没有周一到周五那样交通拥堵,却有了这样的麻烦。”3人从2辆私家车中间仅能通过担架车的距离中挤了过去。

回到站点接近11点,待命中。稍作休息,罗彩霞、赵慧鑫、蒋伟华来到站点不远的就餐点,10多分钟吃完盒饭。

11∶59,闵行区中心医院有一名早产儿,需要转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当时,烈日当头,室外温度计已显示“爆表”。赶到医院,罗彩霞让赵慧鑫、蒋伟华在车里待命,她空手来到产房楼层,对接完毕。转院时,罗彩霞看孩子的爸爸背着双肩包不方便,她主动帮其拎着。这算是罗彩霞今天最“轻松”的一次“急救”。

12∶55,漕宝路,一辆公交车发生事故,群体性受伤。狭小的车厢里挤得满满的,罗彩霞挨个问诊,大多是皮外擦伤。在罗彩霞为一位胸外伤年长者静脉注射时,只见她紧握伤者的手,稳稳地进了针。对此,罗彩霞说:“刚开始在车上扎针,遇到道路不平 ,车子颠簸,很不习惯。时间久了,‘功夫’自然练成。”在医院里,由于一位年长的伤者家属还没赶到,她举着盐水袋,亲自带着伤者去就诊。在收费时,两位年轻的姑娘没有带现金,罗彩霞掏出手机,用个人手机支付账户先垫付。

救护完公交车事故伤者,走出室外,刚一脚蹬上救护车,罗彩霞手中的电话又响了:中春路,车祸。罗彩霞得知伤者是从昆山来送货的,被大货车追尾,车辆损坏,自己右下肢疼痛。伤者担心货物不能及时送到时,罗彩霞还安慰伤者:“身体健康安全最重要,先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15∶00,都市路,八旬男子发热。刚进到患者家里,一阵热浪袭来,患者下身赤裸躺在里屋门口,大小便失禁。罗彩霞镇定处置,赵慧鑫帮老人擦去身上的大小便,蒋伟华准备软担架。患者的家属在一旁懊恼地说:“这么热的天,也不开空调,是命重要,还是钱重要!”罗彩霞说:“这样的事情,夏季时常发生,老人节省舍不得开空调。还是建议大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刚说完防暑,罗彩霞又和同事冲进如蒸笼的室外。

16∶14,古美路,七旬女子脑梗。送完患者,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离开,行驶的路上,罗彩霞手握着平板电脑和相关单据,头靠在车窗上睡着了。

17∶13,莲花路,车祸,五旬女子脸部受伤。接近现场,远远地看到一位身材高大的年长男子,挥舞着太阳帽示意。他是路人,看到发生车祸,主动帮忙。满脸大汗的他对着急救人员说:“为你们点赞,5分钟就赶来了。”罗彩霞忙着给伤者包扎伤口,赵慧鑫扶着伤者,蒋伟华推着担架车待命。将患者抬上急救车,罗彩霞帮患者联系其家属说明相关情况。

走出医院,赵慧鑫说:“车子要吃‘晚饭’了。”给救护车加完油,回到站点,已是18:20。离晚班接班还有10分钟,赵慧鑫在车里待命,蒋伟华擦车,罗彩霞则钻进闷热的库房忙着为救护车补药。补完药品,罗彩霞又坐在电脑前面,整理出车病历。她说:“今天周六,出车相对少,中间先整理了一部分。不然,会更晚下班。”

18∶58,罗彩霞换过便装,走出急救站。走了10多分钟,来到公交站台,等待回住处的公交车。

罗彩霞31岁,辽宁人。大连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并在上海成家。

04 盛凯辉医生在进行急救

在一天出车的过程中,摄影师见缝插针地和罗彩霞聊了不少:“每天这么忙,你吃得消吗?”“说实话,每一次成功挽救了生命时,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表达。辛苦,真的不算什么。1年前,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在家中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我对患者采取了心肺复苏,挽留住了他的生命。当场,他的儿子拉住我的手,满脸泪花地对我道谢。”罗彩霞动情地 说。

当天,调度指挥中心3门120接警电话同时接听急救电话,分布在闵行各个区域的12个急救分站的急救人员全部出动。罗彩霞、赵慧鑫、蒋伟华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却不敢多喝水,因为过多的喝水对于来往奔波的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

急救女医生盛凯辉的快乐

盛凯辉是上海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的一位急救女医生,她说曾经有人对她说:“做医生苦,做急救医生更苦,做女急救医生更是苦上加苦。”但在急救工作中,她是体会到了辛苦,但记忆里留下的更多是快乐。

1 快乐是收获信任

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当时仅仅23岁,因溺水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我们就跪在泳池边的防滑垫上,一遍遍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足足16分钟才把她救了回来。当时我问她是否可以把她的案例用来交流、宣传,她回答:“当然,我的命都是你给的,我不相信你还能信相谁呢!”

2 快乐是得到理解

都说现在的医患关系是如何紧张,但我很确定,我的真心换来的更多是理解和尊重。记得有一次,我刚把患者送到了市中心的某医院,就接到了新的急救任务。路程较远,又恰逢早高峰,我们辗转腾挪,40分钟才赶到现场。患者、家属都很焦急,我正想着解释一下,可刚一张口便被家属打断了:“医生,什么都不用说,我们听到了你们一路跑上6楼的脚步声。”

3 快乐是每一天都在进步成长

有人说院前急救工作只是单调的重复,但在我看来院前急救的每一刻都是全新的挑战和深沉的托付。我丝毫不敢懈怠,只能苦练技能、埋头研究,日复一日,手掌练出了茧、膝盖跪出了血,先后荣获过“全国急救技术能手”“医苑新星”等称号。但让我欣慰的不是奖杯和荣誉,而是抢救时每一秒时间的缩短、每一个判断的精准。近年来我抢救了3000余名危重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就有20人。看着自己一天天的进步成长,我的快乐无以言表。

急救医生罗彩霞的一天,只是上海千万个急救人员的缩影。对于像罗彩霞和盛凯辉这样的120急救医生来说,每一天都是一场“生与死”的速度较量!他们坚守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雪雨,穿梭于大街小巷,在与艰苦的环境和疲惫的奋战中为一个个生命而奔波,体会着挽救生命的崇高价值……

猜你喜欢
女医生伤者救护车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女医生演义
救护车
更安全的红绿灯
帮助
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再开溜是否构成逃逸罪
白痴疗法
●求●医●记●
近代革命话语中的“女医生”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