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那燃烧着的烛心

2017-12-09 05:52吴玉飞李鹏程
至爱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队员夏令营支教

文|吴玉飞 李鹏程

成为那燃烧着的烛心

文|吴玉飞 李鹏程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似乎是句颇有时代感的口号,然而这种高风亮节确实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感动了不少人。在历来的思想教育中,那些优秀党员、楷模先锋给无数人树立了正确榜样,他们的形象与故事建立了口碑,无形中成为社会公众衡量先进群体的标杆。

复旦大学烛心社(以下简称“烛心社”)就是寄寓于此,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下,由受资助研究生群体逐步辐射至更多研究生层面的公益社团。自2014年12月起,3年间,烛心社的发展每一年都跨上一个新台阶。

参与人数上,暑期公益队伍从2015年的13位研究生增加到2016年35位,再至今年的48位,随着越来越多怀揣公益梦想的有志青年加入,暑期公益活动的规模也逐年扩大。项目筹备上,暑期项目筹备的时间不断提前和延长,从最初的1—2个月,到如今的3个月。尽管经验越发丰富,筹备组却丝毫不敢怠慢,团队建设和技能培训缺一不可,不断充实丰富细节,以保证实战阶段能以不变应万变。队伍建设上,随着每年队伍规模的变化,指导老师吴玉飞不断调整策略,既有大团队的素质拓展,又有小团队的内部建设,做到有分有合。各支队伍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习互动、提升团队意识,培养领导力。

一切事物的美好都是因缘而起,我与烛心社的相遇更是因为一次美丽的邂逅。

还记得参加2016年暑期大理行大型公益实践活动的面试场景。当我走进坐满人的屋子里,在写有自己名字的席卡后面坐下,开始个人介绍和团体面试。面试之前,我反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报名参加?为一次难忘的支教记忆?为一次免费的大理观光游?不,这些都不是我内心真正向往的。

后来与一位曾参加过支教的同学相遇,在和她图文并茂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她是爱那里的每一个孩子的,因为她记得每个孩子身上最具特殊的亮点、记得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我被她这种沉浸在美好回忆的样子所感动。

带着这份感动,我参加了2016年的公益支教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一年了,每每回忆起去年的那段经历,我都会有种别样的幸福感。虽然会听到有人怀疑支教的意义,但是我相信,我们一直在做可以使孩子们发生改变的事情。我们每次的实践活动中,哪怕带给孩子们有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改变,都是有意义的。

—复旦大学烛心社

2016年大理永平团队队员 宋芳

社员是第一资源

相较许多在务虚及务实层面反复徘徊而裹足不前的组织团体,烛心社很早就明确了社团的主体—社员。作为社团内最宝贵的资源,在暑期支教公益活动中,正是这些饱含热情、全情投入的队员,将汗水和爱心播撒在了彩云之南。他们在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不断历练提升自己,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社团归属感和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暑期支教公益行活动固然会结束,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老队员有的选择留在社团,继续发挥光热,甚至连续参加两届暑期活动,烛心社好的传统得以保持和传承;有的选择暂时离开,但是新一届筹备工作启动后,又会毫不犹豫地主动参与其中,宣讲、招募、培训等各个环节都有他们不知疲惫、辛勤奔波的身影。正是队员们口口相传,无形中扩大了社团的影响力,社团因此吸引了更多优秀青年,不断发展壮 大。

让创新在稚嫩的心头埋下种子

过去3年,烛心社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及德宏州盈江县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暑期夏令营。与传统的短期支教不同,烛心社的暑期夏令营致力于通过阅读计划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第二课堂创意课程,开展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内在潜能;通过社会调研,加强文化传承;通过基层健康宣讲,提升当地居民健康意识。在这样一次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个在读研究生转变了“身份”,在公益服务中培养了奉献意识、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01 烛心社2017年德宏盈江夏令营02 团体活动03 2017年暑期夏令营营服04 阅读课05 卡贴

作为一个创新型的社团,烛心社对于夏令营模式的创新一直在路上。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与奉献精神的同时,开创新的特色项目,增设新的活动类型,赋予新的精神内涵。烛心社采用的不是传统支教的模式,而是开展“阅读计划+创意课程”。“读在中华,心系天下”是阅读计划的宗旨,烛心社坚持将“阅读”这个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带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阅读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聆听琵胡筝琴,歌颂时代芳华。同时辅以绘本、儿童小说等趣味读物,提升阅读乐趣。以阅读开启孩子们的梦想,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和胸襟,真正在心中埋下一颗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种子。

你一定会好奇终日在“江湾大草原”上搬(科)砖(研)的理科生,哪来的精力去参加社团。但你会发现有一群接着一群可爱的人,大家只用心在做事。而当我说,只要抽出一点闲暇的时间,就能做一些让内心充盈的小事,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一天傍晚打开手机,QQ群那头传来稚嫩的声音:“老师老师,你们今年夏天还来吗?”我低头不语。去年的夏天我幸运地参加了盈江二小的夏令营活动,课题太忙导致今年夏天无法再跟那群可爱的小朋友赴约相见。新队员们十分有心,他们专门约老队员录了视频,希望新老队员的交替不要给孩子们带来太多的困惑,我们不是不再见。

志同道合才能一起开心做公益。每个人尽200%的努力,只为做纯粹而美好的事,身为社员的我感到很幸福。

—复旦大学烛心社

2016年德宏盈江团队队员 张范

在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背景下,2017年的烛心社暑期支教公益行项目,共有4个团队,48名队员,300名夏令营营员参与其中。筹备将近3个半月,行程1万里路,活动时间累计32天,80节传统诗词课,180节趣味阅读课,300堂创意课程。烛心社用复旦足迹走遍云南,丈量世界。

扶贫工作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公益的路同样满是荆棘。但正是有这样一群有热情、有爱心、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复旦青年,我们敢于相信,滇西教育在两方的携手努力下会逐步得到改善。同时我们也敢于憧憬,滇西学生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老队员夏令营支教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五味夏令营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盐城亭湖区南洋小学举行一年级学生入队仪式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