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晓杰
不远千里,辉煌了青春,点亮了神州大地
文|钱晓杰
每个人的青春,都拥有他独特的色彩。无论得到的是磨练还是眷顾,无论失去的是机遇还是劫难,他都会义无反顾地迈出步伐,将所有都化作财富,这就是青春应该有的力量。
在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上,仍旧活跃着那些跳动的身影,他们的光热执着而又耀眼,总能燃起人们对于偏远落后地区教育的点滴希望,也常常能够带动一批热血青年投身这份光荣而又神圣的支教事 业。
今年7月8日清晨,爱心贵州助学实践团队一行22人,乘上K833次列车从上海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贵州。此次活动共有2支队伍,分别前往长冲小学和上山民族小学开展支教助学活动。
几乎与此同时,7月9日晚,来自贵州的上山民族小学、阳波小学、千朗沟小学、岔河小学和长冲小学的优秀师生代表一行45人,从相反方向出发,来到同样遥远而又陌生的上海,与20余名爱心贵州志愿者一起,开启了“沪黔情·浦江行”第2期爱心贵州圆梦夏令营活动。
支教助学:长冲小学助学实践团顶着淅沥山雨,踩着泥泞红土,带着物资前往十几里外的山村,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为“一对一”精准帮扶计划收集信息,争取社会资助,帮助这些困难孩子完成学业,为长冲小学363名学生带去共计价值11万元的物资,包括文具、书包、体育用品等物品。另一边,上山民族小学支教团也对全校概况进行了了解,带去了3万元物资。志愿者们还别出心裁地制定了“上山嘉年华”系列活动,一改以往单一的上课模式,寓教于乐,通过兴趣课程、游园会、趣味运动会等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参与喜欢的项目,学习喜欢的课程。支教后半程,上山支教团同样翻山越岭,走了30多公里山路,走访和了解每个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学生家庭,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可以去帮助他们。
夏令营:5天的时间,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环游上海,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大都市的无限热情。海湾朗马基地(奉贤都市菜园)、碧海金沙、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中共一大会址、上海科技馆、海洋水族馆、自然博物馆、百事可乐工厂、苹果公司环贸店,让孩子们不仅领略了大上海的魅力与文化,更深深吸引着他们求知而好奇的目光。晚间小活动同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瑜伽课、新颖的趣味编程以及心理辅导课都在贵州师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结营仪式上,现场还与远在贵州的上山小学进行了视频连线,几千公里的距离此刻早已不再遥远,大家一起分享着收获与喜悦。
对我们高校慈善报道密切关注的读者,一定知道交大“饮水思源”校训背后与慈善公益的密切联系。在上海交大,活跃着诸多慈善公益社团,分布于地区支教、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应急救援、社区服务等领域。其中西部阳光、晨曦志愿者服务社、思源公益、思源爱心服务社、雷锋学社、美丽中国TFC社、交大TECC(Technology amp;Education: Connecting Cultures)就是其中的代 表。
以晨曦志愿者服务社的地区支教活动为例,今年7月5日,晨曦社成员与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的志愿者,一同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固镇县的支教之途。在固镇三中,支教老师们用精心的备课深深吸引了各位同学,从语言、文化到科学知识,再到素质拓展活动,课程丰富多样,10个班级内,掌声持久而热烈。
闭幕式结束后,站在讲台上说临别赠言的我,看着台下一张张哭得梨花带雨的稚嫩脸庞,脑海中回想起初次见面时羞涩怯生的他们,素质拓展活动里青春年少的他们,主题演讲时能思善辩的他们,闭幕式上一丝不苟又漾着脉脉温情的他们,最后我终于说出了这么多天来一直想说的那句话:“好好学习,我在交大等你们!”
—上海交大晨曦社队员左冰玉
上海交通大学10 实践团出发前在上海站内合影11 第一次参加定向越野的孩子们12 “欢乐地跳吧”课上小老师向孩子示范动作13 “一起做个滑翔机”课后一个孩子正满怀信心地试飞
无独有偶,今年的7月15日—8月1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19名大学生分上下半程前往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白族乡九河村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支教。前来村委会上学的孩子有80多个,根据年龄分为幼儿组和小学组。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参加此次支教学生的一些切身感受。
和队友满怀期待去了九河村。毕竟我们总以为,一切就和我们预想的一样。然而,差别还是挺大的。在那里,除了收获来自村民、村委、小朋友们满满的热情以外,感受最深的,大概就是无奈二字。深深而满满的无奈。
在这个相较于玉龙县其他村子来说已算富裕的九河村,村委的教学物资相对也更丰富,比我们预想的要多。有各式各样的绘画工具、运动器材、图书,甚至还有四台大电脑和一台液晶电视。然而它们都被锁在了房子里。当我们问为什么不用,得到的回答却很无奈—因为没有人来教这些小孩子如何使用。不妥善保管,小孩子就会乱用。我们也无言以对,事实就是如此。有钱,真的还不行,还需要有人,去用好这些钱和这些用钱换来的东西。
—上贸大爱心社郑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4 这两个孩子永远都是每天最早到村委会,让志愿者们为他们解答暑假作业中碰到的难题
东华大学的多个学院,也纷纷组织实践团开展支教活动。环境学院、管理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分别前往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南平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进行支教实践。部分实践团在以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还根据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情况加入了纪录片筹拍和组建乡村乐队的计划。
城市里的人鲜能看到的美景展示在我们眼前,校长亲切热情,村民淳朴忠厚,孩子们天真无邪。跟他们在一起,突然发现我们的心境竟也慢慢静下来了。在这里,我们不用去想学业的繁重、生活的压力和未来的恐慌,有一种远离尘世纷争超然物外之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支教的同时,我们也算小小地体验了一次闲云野鹤的生活。
—东华大学理学院“筑梦者”钱子博
东华大学15 实践团与回龙乡政府领导班子合影16 美术课小组创作17 蜜蜂养殖基地
限于篇幅,在这些支教实践中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将在往后的深入报道中得以体现。当代高校学生已逐步形成利用暑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实践创新;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学生们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了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也将事业的选择和职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支教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