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黄浩岚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跨企业供应链绩效理念与导向*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黄浩岚
面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趋势性变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高度认同和迫切的实践诉求。本文结合跨企业供应链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必须抱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和绩效方向,在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四要素观点,明确供应链可持续绩效评价的概念、核心定位及其关联性。
可持续发展 跨企业供应链绩效 要素重构 价值目标
近年来,许多企业在完成自身流程变革的基础上,面对企业间大量上下游关系和价值交换关系的存在,已意识到或已践行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努力寻求实现同其他企业之间突破单纯物流层面的多形式、多维度联结的有效途径,集成产品、服务、资源等的跨企业供应链模式应运而生,企业竞争边界日趋模糊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移动互联的覆盖,促使了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在寻求成本节约、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加快市场响应、扩大市场占有、树立品牌优势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也表现出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核心企业作用不明显、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较为薄弱、多企业协同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备、缺乏快速高效且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流转体系、网链外部不经济行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同时,由经济发展的资源依赖、生态环境代价而引致的代际危机依旧较高。以经济实力强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为主,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低碳新能源利用率较低(曹炳汝等,2014),其中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在2000~2010年期间碳排放总量涨幅达160%(赵荣钦等,2013),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均GDP的EKC曲线仍处于上升趋势(杨晓庆,朱继业,2013),这类情况在我国其他地区也不容乐观。直面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概念,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资源环境约束”明确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之一,鲜明体现了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重视人和人类价值、自然和自然价值的道德性。经济发展生态化战略已进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期,已然不是主观上是否愿意选择的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的日益渗透,供应链管理目标发生较大转变,供应链绩效被赋予新的内涵,供应链可持续绩效及其有效性研究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基本内涵迄今为止,具有权威性且被广泛引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概括性定义出自WCED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我国,关于“供应链”的最具国家标准的正式定义出自于《物流术语》(2011),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该定义对应于狭义的供应链范畴,即超越企业组织界线外的供应链系统,而广义的供应链还包括单一企业内部由供产销业务流转所形成的供应链。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化进程,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战略性选择已被高度认同。然而,供应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并未得到同等的重视程度。
在CNKI平台上,由2011~2015年期间“供应链”主题的核心及来源期刊论文检索可见,包含“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文献仅占约2.39%。从文献成果来看,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至今未给出一个公认性解释,绿色或低碳是现阶段处于主流地位的供应链绩效研究目标。绿色供应链和低碳供应链相似之处较多,并无严格界线和替代关系,因此常有学者将两者合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也有将闭环供应链与可持续供应链等同起来的观点,诸如:张荣杰、张健(2012)指出可持续供应链相较于传统供应链的进步就是形成了一个闭合式供应链。还有学者认为低碳供应链就是可持续供应链的发展方向,如尹政平(2015)指出可持续发展倡导保护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这与低碳供应链的要求一致。
出于企业发展的收益留存需求,上述供应链在将财务角度的经济绩效作为首要考虑这点上有其一致性,在供应链流转方向、绩效动机、直接目标、关注环节方面也有所差异。闭环供应链是生态动机下的逆向流转,通过对消费后环节的关注,以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降低处废成本。绿色和低碳供应链都是生态和资源(仅限于自然资源)动机下的闭环流转,绿色供应链通过对供应链经营全过程的环保关注,以实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低碳供应链通过对供应链经营全过程的“碳”关注,以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优化碳指标。相较而言,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动机最为全面,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并非仅指有形资源),以达到多重绩效目标最优化的协调发展,是对绿色和低碳供应链的补充和发展。从本质上说,可持续供应链并非是一种按照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对地位或者供应链核心企业行业属性加以区分的供应链类型,而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任何一个供应链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抱持的核心观念和运营方向。
结合供应链的标准化术语和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跨企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可以解析为四层涵义:
(1)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自身能够保持发展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某一企业之所以采纳加入到供应链的企业联盟式发展途径,正是出于对独个企业的产品、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者资源无法应对市场竞争,或者单打独斗的经营遭遇流程滞堵、技术缺乏创新瓶颈,亦或上下游全环节关联乏力的理性考虑。有别于单一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对组织的高度隶属性和利益依附性,供应链系统的每个成员首先有着独立的利益个体身份,在参与供应链之前都会进行联盟风险与联盟收益预测,在联盟途中仍会延续自我目标考量。供应链运营的本质就是各节点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入到联盟中探求谋得更多利益的过程。这是供应链发展的本能基点,更应该抱持善意认同和情感关怀态度。因此,不要强求各节点企业与供应链整体利益方向的绝对一致性。在不妨碍、不损害盟友利益的前提下,给予个体化差异表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2)公平地处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通过对供应链的各种资源投入来体现对供应链的作用或贡献,他们都会拥有不同于或者优于其他成员的优势,在提供一定的专用性投入的同时,参与着对供应链整合收益的分享,并承担着一定的联盟风险。当然,供应链企业间的集成合作及资源间的互补组合并不表示各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上的相对位置没有差别。以各节点企业对供应链的贡献大小作为利益分享的依据有时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有失公平的利益分配程序和结果时有发生,外部信息不对称及成员之间信息本位保护导致的信息披露可靠性也会备受质疑。那些投入资源多或竞争力大、处于上下游关键环节的成员企业往往被冠以核心企业的身份,在供应链运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带动附属企业自觉合作行为。同时,核心企业的这种有利地位也可能会导致合作协议的不公平性,引发附属企业歧视性感受、消极和背离行为信号。因此,在整个供应链运作中,对各节点企业提出双向透明的信息披露要求。核心企业不能仅关注自身的预期利益,也要关注伙伴利益的平等性,有能力且有意愿为了更为公平的结果而适当让渡一些经济利益,从而巩固供应链网络结构的稳定性。
(3)协同地解决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个体目标与供应链整体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抱团取暖”的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提升目标并不表示各节点企业的个体利益均能遵循同方向单调变化轨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经营目标、软硬件条件等方面不会完全相同,在发展水平、团队行为等方面也达不到同步,成员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或劣势也体现在这种差异性上,某些自视较高的节点企业也抱有成为核心企业的意图。换言之,供应链内部总是处于竞合关系下必然矛盾的分散控制状态。因此,既要发挥在不致供应链破裂前提下的适度竞争的激励作用,也要促进协同效应的产生。供应链协同可以从资源优势、协作优势和环境优势这三方面促进供应链竞争力的形成,本质上就是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持久竞争优势。
(4)供应链整体经营活动中的各载体流转都要以当代和后代、自然和社会的可承载能力为限。供应链产品从采购、生产、加工、库存、销售、消费直至再回收循环的整个过程都可能会有对环境(不仅限于自然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不可持续发展事项,诸如:涉及采购的非节能或非环保清单货品、失信供应及中断威胁行为;涉及生产的非清洁性生产及不可再生物生产;涉及存储的使用林源性及塑料包装物、不正当保管失效、货物不合理卸载;涉及物流的频繁中转、运输设备超年限使用及忽略保养的安全隐患、货物超标装载、使用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等;涉及资金流的过长资金回收期、生态成本的资金约束、现金流表现力不足等;涉及信息流的知识产权利益侵害、缺乏智力转化动力源等。可持续发展对供应链提出了“拒绝透支”要求,在经济上有利可图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不损害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供应链财富增长及附加价值。
(二)构成要素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目前CNKI可检索到的观点主要有三类:一是涵盖经济、环境和能源的三要素。索拉旺·威(2008)指出为了不断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水平,必须引入生态效率衡量机制,且将与供应链相关的生态问题进一步分解为环境和能源问题。二是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要素。李强(2011)认为可持续发展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三是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要素,该观点成果较多,在现阶段得到学者较为普遍的认同。高杰(2009)提出可持续性来自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个目标产生的一个平衡回报。张荣杰、张健(2012)认为可持续供应链绩效应该要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指标方面综合考虑。观点3主要是基于Elkington提出的“三重底线(triplebottomline)”原则,即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整体目标最大化的可持续特征体现。在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深入理解后,更加体会到上述观点存在的认知局限性。观点1的社会要素缺位,没有明确考量供应链的社会效益。三类观点都将经济放在第一要素位置,表明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但集中于反映能够以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和常规经济及统计指数在一定期间内的结构或比例变化;都考虑到了供应链的社会属性,但更多将社会责任视同为对外捐赠、赞助支出和安全生产等狭窄范畴的行为结果;对“环境”的理解侧重于强调供应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实则,环境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保护环境需要借助于社会、经济、市场、法律、文教、技术等多种手段。对“生态”的理解主要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更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此,笔者对跨企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要素进行了更新,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四要素观点,也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四重绩效动因,相关群体对供应链投入资本形态的不同也得以反映。
(1)经济动因,即供应链的经济责任及财务资本效益问题。经济效益具有经济活动必须产出大于投入的“量的规定性”、产品必须具有有用的使用价值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的“目的性”三个方面表现。供应链的经济绩效是在公开市场上能被直接表现出来的供应链价值和经济过程及其结果。对利润优先观点施以绝对否定的主张是极不客观的。在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发展经济、谋求利润都是重要任务,尤其是资金存量较受制约的成长期供应链可算是首要任务。足够的财务支持能够证明供应链自身存在市场,也是履行供应链及其成员企业的社会存在职能,完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2)社会动因,即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及社会资本效益问题。可持续供应链必须加入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思考。此处的社会责任更多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人文及社会关系,应当拓展到诚信合作、纳税义务履行、信息可靠披露、公共利益、社会道德、帮扶弱势群体、法律意识、职工安全健康和社会保障、文化发展、社区和谐、品牌及形象示范等更为广泛的内容。对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的关注,随着企业成长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趋势,对慈善责任的关注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理性选择。较之是否履行社会责任,能否主动、持续、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更为重要的供应链社会资本效益衡量参数,也需要区分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或消极性行为特征。
(3)生态动因,即供应链的生态责任及生态资本效益问题。此处的生态责任更多体现了人(不仅限于当代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相生关系。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增幅不得超过生态环境有限容量的耗损速度。生态系统的自身净化和吸收能力一旦超过一个生态阈值,将萎缩或丧失,甚或造成永久损失。生态资本的投入主要用于供应链企业在承担污染设施的期满拆除、清理和废弃、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相关义务时所支出的生态成本及相关费用。生态资本效益的实现强调运用系统化的生态思维,把供应链经营行为对原生及次生自然环境的影响从侧重于污染物治理的事后环节转移至供应链设计和组建环节。在供应链构建和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市场细分、流程优化或是客户关系,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或国际公约已有的生态限制,融入生态利益的共同轴心。
(4)资源动因,即供应链的资源责任及智力资本效益问题。可持续增长思想要求企业不能盲目追求财务增长,实际增长只有与资源承载能力协调起来,才能达到可持续增长目的。此前的三类观点侧重于强调有形的物质资源,观点1只提出资源在完整范畴中的能源方面,观点2和3对资源耗用关系问题表述交叠不明晰。供应链之间通常为了获得或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资源而产生竞争,这些资源既包括水、矿物、森林、石油等有形、显在的自然资源,也包括信息、知识、技术、人力等无形资源。自然资源往往具有稀缺性和不易再生性,绩效目标更多在于如何通过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相对节约,且这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无形资源的开发效力。智力资本效益有赖于无形资源的再创造和供应链创新责任,往往具有难以复制、异质属性和供应链动态传递要求,有助于供应链形成可持续创新绩效。资源要素特别提倡“分享”,可以理解为没有分、何来享,既想要获取盟友资源,又想要阻止盟友结合自己资源违背了供应链的结盟初心。
当然,单纯追求某一要素资本回报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效益的相互抵消,甚至导致综合负效益结果,并不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满足追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是供应链生态优化的关键手段,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财务可持续增长,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这些表述无不体现出四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转化的促进关系。供应链及其节点企业必须关注经济绩效与其他方面的匹配程度,针对资本投入、关联成本与整体效益进行分析,有效解决四要素之间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基本涵义供应链绩效评价是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基本手段。自供应链概念产生至今,有关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定义性表述版本很多,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权威性术语。无论是用于绩效改善的诊断型评价,还是用于绩效优选的重构型评价,绩效评价概念所括内元趋于一致,基本上是在对评价环境、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等作出高度概括。根据供应链的目标、运作流程和管理特征,从根本上说,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是一种与时代发展背景相呼应的综合评价。在借鉴绩效评价概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素特征,笔者将供应链可持续绩效评价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评价主体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方法,以供应链整链系统为单位,对在相当长时间内供应链及其成员关系、供应链产品及其服务过程和结果能否达到可持续发展标准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并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该定义也为供应链可持续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给出了总体思路。
(二)价值导向尽管不同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的效用函数,都在参与供应链合作行为的同时,设定了期望发展路径,并围绕各自利益动机来证明其绩效。然而,毕竟供应链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结合成的有机整体,基于动机产生行为的行为逻辑理论,供应链可持续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从明确判断主体的价值导向开始的,也就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在多种立场及行为属性各异的具体价值取向中,确定出主导方向来指引价值实现过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进程就是在供应链利益相关者之间,在竞争和合作并存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下,围绕多重绩效目标的杠杆平衡过程。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监测工具的可持续绩效评价主要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其核心基础,且形成了互依平衡价值效应。立足于供应链整体观,将供应链“链上”组织和外围组织都纳入一个系统中相互作用,将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问题协调统一在一起的多重价值理念才是可持续供应链的核心取向。换言之,供应链的多重价值目标同时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四要素的相容性。
围绕前述的供应链可持续绩效评价定义,笔者对其关键词与可持续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的关联性作进一步解析。“特定条件”意为能够影响整个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因素,不仅仅指利润导向的经济条件,这与可持续发展倡导的“社会、经济与生态、资源目标协调统一”的战略思想相配合。“评价主体”意为提供专用性投资的多方利益关联者和评价行为参与者,不仅指单一的财务资本主体,这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的“依赖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参与,组织才能得以生存和寻求发展”的理论基点相配合。“供应链整链系统”意为将供应链看作一个多端点有机聚合而成的网链整体,而供应链理念本身就是在从片面强调孤立企业的个体行为转向整体性发展探究中产生的,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遵循共同发展目标,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共同性”原则,以及互依平衡观主张的“合作需求源自于伙伴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客观存在”的必要前提相配合。
供应链多端点即便有着强烈的战略结盟意愿,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偏向也会使其分工协作关系表现出较高的不稳定性。处于相互需要又彼此冲突的矛盾格局,供应链绩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耦合度。组织间合作关系得以维持不是因为实现了稳定,而是因为维持了平衡,这与互依平衡观主张的“在达到一定依存度的基础上,必须保持相互依赖的平衡”的辩证关系相配合,这也正是对“关系”术语的重要理解。“相当长时间”意为测评体系用于监察绩效问题、促进绩效改善体现出在可预见未来的长期性时间特征,并非达到短期经营目标和获取短期竞争优势之后的暂时性满足,这与可持续发展倡导的“代际之间应当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的战略思想相配合,而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
“价值判断”意为通过评价活动识别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产生价值源的关键活动,测量各节点企业对供应链整体价值的贡献大小。可持续发展各要素的流动及其产生的效用最终都要转化为供应链的价值驱动及价值链运行基础上。供应链整体绩效主要是由可直接计量、货币统一表现、账表结算取值的一系列财务指标,加上多基础混合计量、非货币项目占比大、不排除估算取数的非财务指标及其驱动因素构成。通常以成本、利润、现金流量相对于所有权资本的关联度作为经济绩效的基本考核点,以公众意识、社会贡献水平等测评社会绩效,以环保意识、污染治理投入及效率、回收循环水平等测评生态绩效,以资源节约效率、资源利用率、资源再生投入及效率、资源创新水平等测评资源绩效,并以融入反映四要素之间消长和联系的比较性项目为宜。
“动态的发展过程”意为把供应链发展环境看成是一种不断作用与制约的变化关系,不固守于原有的平衡关系。可持续评价因素属于需要与可持续绩效环境及标准保持相关性的变动参数,这与互依平衡观强调的“平衡是互依的动态平衡”相配合。评价体系需要形成自我修正和持续改进机制,实时调整和执行新的绩效测量与已提高的供应链绩效驱动力相匹配,这是“动态”的另一角度。在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多重绩效责任及其标准下,建立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能够体现上述核心思想的跨企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势必成为衡量供应链发展的可持续性状况,平衡供应链整体可持续竞争优势提高和各节点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
*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重效因驱动下江苏跨企业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286)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黄浩岚)资助。
[1]李季芳:《供应链节点企业竞争合作博弈分析》,《理论学刊》2014年第4期。
[2]郑晶莹、李志刚:《信任关系对供应链协同和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6期。
[3]张胜旺:《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生态经济》2013年第2期。
[4]徐礼伯、施建军:《联盟动态稳定:基于互依平衡的理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
[5]杨万平、袁晓玲:《能源持续利用、污染治理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6]黄浩岚:《跨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内涵、目标及规则演化》,《财会月刊》2016年第4期。
(编辑 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