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
独立学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实践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为例
王玉芬
胜任力是学生能够胜任未来某项工作并表现卓越的特质。独立学院在与其他院校的竞争中应找准自身定位,并在实践中落实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国贸专业为例,总结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具体化和实践性特征,为了达到通过系统化学习和专业化训练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的目标,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特色和具体情况,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三个模块构建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
胜任力是指能将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某种潜在的、深层次的个人特征。从人才培养和教育视角来看,岗位胜任力是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某个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是判断一名学生是否能够胜任未来某项工作的特质,是决定并区别未来业绩好坏的个人特征。当前独立学院正进入规范发展时期,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和长期的实践探索,许多重大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实践,在实践中如何落实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地方高等院校为母体的独立学院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当前的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办学特色。只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定位,才能在与其他高校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比高职高专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而比一般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考虑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还应当明确该专业学生未来从业的要求,依据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简称国贸)专业为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综合性
从事和国贸相关的工作要求从业者能将国贸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
2.动态性
随着经济发展、贸易环境及用人单位需求的不断变化,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的特质也不断变化,因此教育也必须适时做出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3.具体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岗位胜任力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逻辑思维、信息处理和终身学习等要素,这些要素必须落实到具有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上。
4.实践性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但国贸的实践性较强,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务操作中并能够灵活应对,是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独立学院力图突破的人才培养特色。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应紧紧围绕如何累积和提高学生的胜任力,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体现岗位胜任力的各项能力要素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有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在入学之处这些差异尤其明显,但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系统化学习和专业化训练岗位胜任力能够显著提升,这也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想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胜任该项工作并成为业绩突出的员工,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有针对性地培养在工作中表现优异所需的个体特征和行为特征。
独立学院处于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为了达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比高职高专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比母体大学有更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在当前的教育情境下,翰林学院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着眼于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引入母体高校的教学体系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和学习能力,同时学习高职高专的做法,强化提升综合实践技能训练。
独立学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真正实现教育服务于社会。翰林学院结合自身特色,确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立足医药行业,突出实践能力”的专业特色,着眼于行业特点,以培养国际医药贸易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为目标。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的基础之上,分别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三个模块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当面向社会需求,并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翰林学院的国贸专业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计算机实践为辅助手段,以商务英语听说为桥梁,以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为中心,同时辅助以医药类和电子商务类课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整套的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为找准定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除了引进和参考母体大学的课程设置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社会上该专业领域的资质证书考试,开设一些与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学业课程,也同步完成了资格证书的考试准备,能大大提高了学生取得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助力学生提前完成岗前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在日后的工作中比他人更快适应岗位需求。除了课程设置,教师在理论授课当中也要更多联系实际,增加实用性环节,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分析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现象,培养学生未来在经贸领域中的职业敏感性。
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加实践性课程比重,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翰林学院注重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加强与岗位胜任力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电子商务》和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等实践课程,并增设了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提升实践环节的学分比重,构建一个包括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科技创新活动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践体系。翰林学院不仅借助母体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保障自身的教学质量,依托中国医药城的区位优势是因地制宜的又一重要举措,着眼于医药行业特色,为学生设置了一系列医药类课程,增加了求职中的行业竞争优势。同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中获得高绩效的必要条件,此外,人文素养也是决定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体现在一系列课程设置上,更体现在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和校内外各项活动中。首先,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中应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专业热爱。课堂上交互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讨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互动,并适时展现自我。其次,在实践技能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社会道德、个人品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再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将提高职业素养融入到校园的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翰林学院正逐步将校园活动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并且计入学分考核,构建并完善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以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三个模块为核心,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和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整合母体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汲取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人才培养。
[1]董哲等译.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J].世界临床医学,2011,5(4):286-321.
G648.4
B
1008-4428(2017)12-139-02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2015年度课题“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研究”。
王玉芬,女,黑龙江省肇东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医药产业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