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廉价政府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刘静
历史上不少学者如路德、加尔文、萨伊、圣西门、斯密、李嘉图等都曾对廉价政府问题做过研究,但概念都不明确。斯密设计的廉价政府模式,司法和公共工程费用均由受益人分摊,国家的财政开支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国防费用和维护君主尊严仍然保留。而法国巴黎公社探索,马克思倡导的廉价政府理论,把这两项巨大的财政压力都给去除掉了,是名副其实最廉价、最精简的政府。
18~19世纪,法国国内政局一直动荡不安,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像走马灯似地变换,即使同在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的执政府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法国人民要么面临一个软弱无能、混乱不堪的政府,要么面临一个专制独裁、对内镇压对外战争的政府,这样的困局实在让人无法承受。不作为和滥用权力都耗费了法国大量的社会成本,阻碍了法国的进一步发展。
普法战争后建立的巴黎公社与以往政府都不同,它取消了常备军和官吏,“公社要废除征兵制,秩序党则要把这种血税牢缚在农民身上。秩序党要派税吏牢牢抓住农民,向他们索取寄生的、糜费的国家机器的费用,公社则要给他们一个廉价政府。秩序党要使城市的高利贷者继续敲骨吸髓地压榨他们,公社则要把他们从盘踞在他们那小块土地上的典押债魔手中解放出来。公社要用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而不是靠农民劳动以自肥的公社工作人员来代替吞噬着农民的主要收入的、寄生的司法人员——公证人、法警等等。公社要捣毁这个缠绕在法国农民身上的全部司法蜘蛛网,即上面伏着吸吮农民血汗的资产阶级蜘蛛——法官和区长——的司法蜘蛛网!秩序党要使他们处在宪兵统治之下,公社则要恢复他们的独立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1]
总之,一切社会公职都由公社人员执行并处在公社监督之下,一切公职人员像公社委员一样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社会公职不再是中央政府赏赐给它的爪牙的私有财产,常备军和政府警察也不再是统治者压迫人民的物质力量。然而当时形势异常恶劣,凡尔赛的卖国政府与普鲁士侵略军勾结起来,血腥镇压了巴黎公社革命。廉价政府的建设和其他伟大创举一样,付诸东流,成了泡影。
如果说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建立的城市政权的话,1917年11月7日在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则在世界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多次谈到按照巴黎公社原则建设廉价政府的设想,指出应当把沙皇俄国及其资本主义官僚大量遗留在国家机关中的一切浪费现象的痕迹铲除干净。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政权在列宁领导下贯彻了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建立了真正的廉价政府和人民政府。
首先,苏维埃各级领导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并接受群众监督。为了使苏维埃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低政治成本的政府,列宁要求“每个苏维埃机关,都要张贴关于接待群众来访的日期和时间的规定”,“接待室必须设在可以自由出入、根本不需要什么出入证的地方。”[2]
其次,苏维埃领导人的工资最多不高于当时俄国最低工资的5倍,并没有特权。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取消官员们的各种特权,使他们的工资与工人持平,是防止官僚主义的可靠保证。列宁要求,全国以6000卢布作为最高工资限额。
再次,机构精干,办事高效。“在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几年中,人民委员会和劳动国防委员会的机关都很小,不过一百来人。据对1921年1月1日的计算,在人民委员会机关中工作的有102人,其中,职员65人。1921年以前,列宁在人民委员会甚至没有副手,人民委员会和劳动国防委员会都还没有设立副主席一职。”[3]
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逐步远离了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苏联逐步强化干部特权。苏联不断提高党政官员工资及其他特殊待遇,国内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30多倍,到50年代扩大到50多倍,到70年代更是扩大到100多倍。
其次,苏联党政机构日益臃肿,逐步形成“寄生赘瘤”。列宁时期,苏维埃政权中的人民委员会只有十几个人民委员部,而到30年代后期,就膨胀到46个人民委员部,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又膨胀到80个部。一个庞大、臃肿、机构重叠且低效率的党政机关系统成了苏联人民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再次,苏联实行了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和长官任命制,由群众选举产生,受群众监督,并随时可以撤换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被束之高阁。列宁去世后的苏共十四大首次确立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在全党的全权地位。任命制成为提拔干部的唯一渠道。
苏联社会也逐渐形成一个拥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官僚阶层,他们已经不再是人民的勤务员,而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供养他们是苏联人民肩上极重的负担。列宁时代的廉价政府到此时已经蜕变成奢侈的政府。1991年,苏联一夜之间红旗坠地、政权解体,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西方和平演变,有人说是内部民族矛盾,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但都没有抓住要害。其实苏联党政干部的官僚化、腐败、脱离群众甚至与群众矛盾尖锐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中国革命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因为中国人民长久以来对清官廉吏的渴望和向往,廉价政府理论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贯彻得更为彻底。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他们不同于其他政党或政治集团,使他们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从而获得了最大的信任和最广泛的支持。在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国内一些著名的民主人士如黄炎培、梁漱溟纷纷前往延安,他们在那里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是廉洁的,不是腐败的,国民党已经腐败了,承受不起领导中国走向未来的重任。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非常注重廉价政府的建设,他们自己艰苦朴素、以身作则,也不忘约束党的干部。在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的报告,高瞻远瞩地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
在建国初期,有领袖人物的模范带头,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有广泛深入的艰苦奋斗思想,共产党的干部和公职人员基本保持了清正廉洁的作风,腐败大案只有刘青山和张子善一案。廉洁的干部组成的是廉价的政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从1949年到1978年将近三十年的建设,给日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没有廉洁的党,没有廉价政府是不可以想象的,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是不可以想象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与此同时,党的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却在滋生,人们对此充满疑惑,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保持一个廉价政府是我们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物质利益变得重要和多元化,只抓思想斗争是不够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从现实条件入手,从制度上建立保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在战略布局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在“四个全面”的关键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具体措施上,聚焦解决“四风问题”,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这是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新创造。
巴黎公社没有来得及建设廉价政府,但提供了廉价政府的模式雏形;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建立的政府是廉价政府的光辉典范,但可惜苏联后来的发展偏离了廉价政府理论,埋下了亡党亡国的祸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奉行廉价政府的原则,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凭借这一点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推翻了三座大山,并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共运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廉价政府才是真正的人民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肩负起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418.
[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30.
[3]胡连生.论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8(3):35。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责任编辑: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