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鹏��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关于写作,首先要有自主性,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上有创意性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中肯尤为重要,这能够帮助孩子开启思维、发挥同学们的个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鼓励;多元;启发性;人文修养
现在的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指导语言放在重点位置,而忽略了对文章表达的评价内容。其实评价性语言是存在很多问题的:A. 教学用语单一,从始至终都是套话,仅以好、不好、一般等话语对内容进行简单的点评;B. 在点评时分寸掌握不好,用词夸大,给孩子造成很多的假象,不掌握好分寸、言过其实;C. 点评时使用的语言抽象、高度概括,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点评性语言是有具体条件限定的,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基本要求:
一、 评价的用语要以鼓励为主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我们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的写作内容“构思要新颖、立意要深刻、表述要精准流畅”,所以要对敢于表达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有效的表扬,即使是见解肤浅或是有些错误,对于他们敢想、敢说的做法给予及时、充分的认可。要对好的构思和立意,甚至一段精美的语句,一个有创意的新颖句子,甚至是一个经典的词语,都要给予充分的鼓励。
在评价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激励的话语,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敞开心扉,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达到“同中求异”、“旧中出新”的境界。
二、 教师的点评用语需要多元化、多向化
老师切不可用“很好”、“很精彩”这些笼统而概括的语言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可以根据习作中的内容、立意、词语、反映出的情感等进行多方面、多指向的点评。对于学生日常学到的相关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教师的精彩点评就是一个良好的催化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中逐步感悟到写作的真谛,打开写作思维的大门。
三、 教师的点评语言应是指导性、示范性、启发性的结合
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应确立一种对于作品的主人翁意识,并尽可能在心理上保持最近的距离,自觉地进入到角色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作品中感受生活、面对生活。要求这样的评语要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指导应具体,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心智得以开启,思维得到拓展。例如:一位教师上“寓言新编”这个作文训练课时,设置的一个环节是:老师自己新编了一个寓言《龟兔赛跑》,在向学生讲述时,配以多媒体动画画面、音乐,似乎把人们带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之后,自己给自己的“寓言新编”先来个评价——我认为我的新编寓言讲得很好,故事情节完整生动,想象力丰富,语句流畅。再让学生之间互评,那么,老师的示范语言起到了先导作用,学生按老师的样子练写“寓言新编”有了依据,点评也有指导性、示范性、启发性。这种点评以学生实践为基础,融教师点评于其中。
四、 教师的点评语言应是真情的流露,要有亲和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通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说明,通情达理是互相交融依托的。情与理的有效交融,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观点:在心理活动中情感作为动力,在各种认识的活动中,都存在情感的因素在里边,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完成的。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对学生给予关心、让他们热爱知识、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用生动、准确的语言,饱满的热情、正确的思想等手段激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们学习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可以使师生双方在理智和情感上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师生共同体验着教学的愉快、耕耘的喜悦。
例如,一位老师上作文公开课,一上课就征求学生的意见,问学生愿意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还是被叫起来回答,学生说愿意主动站起来。后来学生没有做到,老师用责备的口吻说:“你们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呢?”学生当众受到责备,更加不敢起来回答问题了,导致整堂课沉闷无趣,是一堂失败的课。而同样情况下,另一位老师却幽默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学生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或者我们可以根据情况,不硬逼着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先将话题转移,可以让学生先就问题进行讨论,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也就打破了僵持的局面。
五、 教师的评点还应关注学生的人文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也应该使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明白是非曲直、善恶观念明确,拥有良好的人性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应对作文中的人文修养加以捕捉,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教师的文化品味如果既深厚又活泼、思维既严密又开放、语言既老练沉着又轻松自然有品味。那么,在学生的作文中就会关注到这方面的问题,从而及时给予点评,使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尽快提高。例如:有位学生在作文课上谈到“美”这个问题时,发言说:“我认为战争是一种美。”听到这句话,我脑子中立刻闪出他的家庭环境:父母早年离异,母亲因离异而精神失常。父亲抛弃了他们,造成了他性格的怪癖、压抑。对周围世界冷漠,看问题偏激。这句话流露出他性格中冷酷的一面。我微笑着说:“战争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如果是为正义而战,是美的;为非正义而战,是邪恶的,因此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学生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使我意识到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人文修养,更要在平时多关心留意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心理、生理上的成长变化。之后我便常找他谈心,交流彼此的内心想法,各方面给予他帮助,使他感受生活的美好。他后来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心情也变得开朗愉悦起来。我正因为在点评时注意到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性情,所以对他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正是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当然,评点不光要关注学生的人文修养,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行为、习惯行为。如作文课上,对学生提出懂得倾听的要求。其实,学会倾听不但是良好的习惯,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我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予以重视。
六、 点评用语要兼具幽默性和时代性
幽默风趣、时代鲜明的语言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有利于师生间深入的沟通,为和谐、富有成效的作文课提供了可能。我曾经在指导学生写“三国之马谡”的人物评论时,有一位同学提出马谡过于教条,不懂得变通时,我告诉他说:“你的哲学功底不错,估计马谡没有认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他不能用此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这是他的不足。”说完同学们哈哈大笑,活跃起了课堂气氛,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学生们喜欢的课堂!
综上所述,教师,特别是初中的语文教师,要将语言艺术作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清楚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有效的引导。语言艺术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师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因此,我们在审美趣味、话语内容、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等方面都要跟得上时代文化的步伐,使自己成为一个风度儒雅、语言丰富、幽默智慧的人。我们的点评会给学生以无比强大的前进力量,让学生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研究》.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