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凤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30.123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的引领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社会力量基于谋求利润、获取形象收益、政府政策吸引和回报家乡等动机,通过产业支持、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支持等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因此,应通过明确原则、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和加强宣传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社会力量 参与 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c)-0123-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解决“三农”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各级政府要立足农村的实际情况,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以全新的视角和系统的思维来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村庄众多且分布零散,仅仅依靠政府来投入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引领下,采取各种措施,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力量的概念比较宽泛,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在国家财政预算以外的,自愿关心、帮助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知名人士、一般志愿者)和法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等),他们关心、帮助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为,是一种自愿投入资金、实物、技术和信息等要素,以促进“三农”发展或者以共赢为主要目的的行为。因此,动员、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利用社会力量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促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居环境、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因
社会力量广泛而强大,不同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因是有所不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谋求利润
这是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在当前生产要素资源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利用农村闲置的各种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来发展各種产业,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社会力量利用农村各种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发新型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能获得新发展空间;再者,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能为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发展赢得机遇,拓展市场空间。
1.2 形象收益
社会力量(尤其是以企业为主),出于承担社会责任与新农村建设,虽然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利润,但是可以获得在县、乡、村的声望、权益、影响等社会影响力,得到社会广大公众的认可与支持,树立自己的形象,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加自己的无型资产。
1.3 政策吸引
这是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牵引力。进入21世纪后,中央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在转变农业投入机制、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些政策和措施,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完善了基本条件,解决了后顾之忧。
1.4 回报家乡
社会力量中的农村民营企业家,都有回报家乡的热心和激情。因为,他们当年的发展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乡村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如今,国家号召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时,他们都会积极响应,扶贫帮困、关爱老幼,修路铺桥、热心公益,通过捐款、捐物,以及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等途径来支持新农村建设。
2 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进行。
2.1 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首先,产业支持。社会力量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又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产业进行扶持,从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培训等方面来扶持农村产业。同时,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和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支持农产品电商发展和支持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
其次,智力支持。一是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社会力量通过订单培训等方式,帮助广大农民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岗位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把农民培养成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能人才,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二是为乡村发展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帮助村民在村庄规划、项目规划、房屋设计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
最后,社会服务支持。通过文化下乡方式,宣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的精神素养;通过扶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农村的改水、改厕活动,修建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等方式,完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通过乡村扶贫,支持农村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2.2 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首先,结对帮扶。社会力量中一些有实力的组织或个人通过与农村各经济实体或个人结对帮扶,在资金、技术、信息、电商、营销、管理理念等方面予以支持,带动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