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英��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启发的关键时期,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对提高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学具操作为例,探究学具操作对培养动手操作与思维能力的方法,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动手操作;思维训练;数学教学;学具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开展数学学习,而是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自主实践、合作学习,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们对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重视,且数学课的日趋“活动化”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形成了一种教学共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数学教具沦为形式化工具或者是课堂中的“摆设”,未能将教具的价值与作用发挥出来,无法真正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由此,为了将教具的真正作用发挥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进行思维训练,就必须转变教具的操作方法,下面具体探究。
一、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应用的作用
(一) 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很多事物存在强烈好奇心,对教具也是如此,教师让学生操作教具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兴趣是非常高的,有着强烈好奇心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很多教具在颜色上与形态上与儿童玩具有着相似之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由此,低年级学生对教具存在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操作教具可以将学习兴趣激发。
(二) 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对教具的认知实际上是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能够以一种特定方式让抽象知识变成具体的、可以理解的知识。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操作学具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结合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为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思维条件。比如,在学习完拼组图形以后,学生因为认知了图形,能够拼出丰富多彩的图形,像卡车、房子、花朵等等。
(三) 通过学具操作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教学中,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一种被动学习局面,需要将学生为主体体现出来,在教师的诱导下动脑、动手学习知识。比如,一年级中长方形、正方形与圆形的认知教学中,教师准备好各种形状图形教具,可以是石膏制作成的立體图形,也可以是用纸壳剪成的平面图形,然后将这些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课上,教师带来这些各式各样的教具,学生纷纷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五颜六色的教具,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随便拿出一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提问:“这个图形有几个边、几个角?”让学生纷纷上来摸一摸、看一看,反复观察,然后教师再次提问:“哪个同学知道答案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然后教师让一名学生回答,询问怎么得到答案的,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最后教师讲解正确的答案。在课程快结束后,教师随机举起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抢答,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课后留一份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己独立制作一个图形,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进一步深化对图形的理解。
二、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学具操作方法
(一)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作思维
思维的起点是操作,每个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操作,数学更是如此,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学生儿童特征没有完全消失,他们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对儿童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的是手的运动感觉。直接感知可以是从手开始的。比如,以下教学案例就体现了这一观点:在讲解“得数是8的加法与减法”一节课中,分发教具,即“火柴棒”,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5根火柴棒,右边摆出3根,然后提问:“左右两边一共摆出了几根火柴棒?”学会回答:“我先在左边摆了5根火柴棒,然后在右边摆了3根,列算式为5+3=8,总共摆了8根火柴棒。”然后,教师划分小组,前后桌为一组,后面的学生在左侧摆出2根,右侧摆出6根,教师提问:“依据你摆放的位置,如何列算式得到摆放的总数?”学生说:“左侧摆出2根,右侧摆出6根,列算式为2+6=8,一共是8根火柴棒。”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不断摆放不同数量的火柴棒,看看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哪里出现了错误。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边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具、边观察、边学习,得到了“5+3=8”、“2+6=8”等算式,真正让教具的价值充分发挥,锻炼了学生独自动手思考的能力。在课程快结束后,教师提问:“摆一个得数为7的加法,有几种算法?”,然后学生很快就列出“3+4=7”、“5+2=7”等算式。
学生动手思维的培养还需要保证有序,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规则或者规范无认知,由此,很多动作上是没有规律的或者是慌乱的,由此,教师需要在指导操作教具过程中培养条理性与有序性,比如,在以上案例中,摆放火柴棒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摆法,有学生摆的火柴棒是相互对齐的、间距是均等的,但是有的学生却是有高有低、间距有大有小,为此,需要将这种应付了事或者毛手毛脚的毛病改掉,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学习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二) 通过操作,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出来
思维支配着操作,且与语言保持密切联系,思维离不开语言。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需要将思维与语言相结合。心理学家表示,语言分为内语言与外语言两种,外语言是低年级学生运用的,而内语言是高年级学生运用的。比如,学生在进行某个动作时,会不自觉地将这个动作向别人说出来。教师需要善于将外语言与内语言结合起来。比如,以下案例为:在讲解“6加几”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课桌的左侧摆出6根火柴棒,在右侧摆出7根火柴棒,然后提问:“大家动脑想一想,怎么摆放才能让结果是10呢”,学生会边思考边动手摆放,有的学生从左侧拿出3根火柴棒放到右侧,有的学生从右侧拿出4根放到左侧。然后教师继续提问:“怎么列算式呢,现在左侧是多少根,右侧又是多少根呢?”。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自己思考的过程,有的学生说:“我从左侧拿出3根火柴棒放到右侧,右侧原来的7根增加了3根,就是10根”。这样,学生会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使操作与语言结合,真正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出来。endprint
(三) 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儿童成长过程中,抽象思维由动作思维过渡而来,最终形成抽象思维,也就是说从感性过渡到理性的过程。可以在数学课中让学生操作感性材料,比如,识数字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识1~100以内的数字,但是对数字缺少感性认知,一年级不但需要让学生掌握1~100以内的数,还需要教会他们如何组成、排列顺序与大小、读写、加减法运算等等。案例为:
在学习“8的认识”中,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得数为7的加减法,现在在左边摆出7根火柴棒。”学生会按照要求摆出7根火柴棒。然后教师再次提问:“请你们在右面再摆出1根火柴棒,左后两边加起来一共是多少根?”然后学生回答:“8根火柴棒。”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8是在哪个数字基础上加1得到的?”学生会回答:“左侧的7根加右侧的1根得到的。”教师继续提问:“7是在哪个数的基础上加1得到的?”学生回答:“在6的基础上加1得到的。”由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推理,完成了两个学习任务,一个是认识了8是怎么得到的,另一个是任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在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时,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前后桌为一组,用火柴棒对8进行分解与组成,学生通过小组相互讨论很快将结果得到。以上对“8”的学习,学习成果均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 注重操作的体验感,让操作成为自觉行为
比如,在“观察物体”一节课中,因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可以让这一节课变为“自由活动课”,让学生大胆的操作,先摆一摆小正方体,然后观察正方体,在纸上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图形绘制出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思维真正受到启发,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了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结束语
总之,小學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充分使用教具,通过教具的多样化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动作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真正将实践与思考结合了起来,提高了教学效果,养成了独立思考与善于操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智卯.加强操作训练,发展小学生思维——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148,150.
[2]周玲.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观察操作与思维发展[J].教育改革,2010,(05):54-55,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