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2017-12-08 00:50王柯卜
考试周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王柯卜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高校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措施。基于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考察,可以看到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虽有明显进展,但却存在着教育理念不够新颖、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师资短缺、教育管理僵化、创业环境严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要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育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战略;大学生

为了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高校日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缓解长期存在的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突出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视,为2020年形成健全的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培养出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总目标作铺垫。

一、 我国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次提出鼓励师生创业的教育理念,并建立推出全球第一研究中心——创业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映射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中占主角地位。

在这样的时代潮流趋势下,我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相应积极的回应。早在 1999年6月我国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二) 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与观念在高校人才教育理念中广泛传播并将其作为一种主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并应对新型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相应挑战。国家的知识、科技创新能力与意识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成正相关的。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家已经着力强调,我国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将科技创新与进步作为主要的支撑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将《十三五规划纲要》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的发展理念作为首要指导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首要地位,以创新为主线并贯穿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以“科教兴国”和“科教强国”两大战略为指导,以科技、人才、教育的“三大纲要”为依据,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与转型及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三)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呼唤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关于中国的学校是否比美国的学校做得更好的研究发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培养了世界批判思维能力最强的学生,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大学期间失去优势。这说明,中国迅速扩张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很大的因素是中国大量的低质量大学。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政府作出并实施了“高校扩招”的决策。到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到2620万。很显然,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内涵发展的需求同样急迫,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以更有力地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更有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还任重而道远。

(一) 教育理念相当滞后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偏重理论知识灌输为主,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出现重就业,轻创业的现象。高校将就业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将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未有科学的定位,或将其作为一项职业教育任务完成,或其作为毕业前对学生的常规性指导,而没有将其看成是为国家培养高效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及家长的创业意识相当淡薄,仍然过度抱持以稳定体面的工作与经济收入为标准的就业观。

(二) 教育内容不够完备

为了应对不断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挑战,高校纷纷将课程教育体系逐渐向就业方向转变。很多高校在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提供就业信息、解释政策法规、开办招聘会、传授应聘技巧等等环节和内容,并开设了公共管理学课程,传授职场礼仪与基础管理学知识,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创业相关知识,但操作层面与技能层面缺少教学实质内容与知识体系。就实践层面而言,不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流于形式。学校也开展组织相关商业创业竞赛、企业家创业经验讲授讲座,也积极鼓励学生成立大学生创业集团、大学生创业基地,但这些措施大多缺少后期专业部门的跟进与支持,创业集团与创业基地很容易萎缩以致不了了之。一些学校对少数特质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就业培育,并以这种精英训练取代普遍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忽视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与锻炼,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体系構建、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普遍性。

(三) 学生意识比较薄弱endprint

创新创业意识是指人们去创造或挖掘从未感知过、兴趣极深的观念或事物的欲望与念头,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意志、心愿、兴趣、遐想、态度及情感,来最终满足人们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有创新意识才会有意识指导下的创业行为。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下的学生缺少创新精神且不自信,过度悲观思想保守,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对创业的积极性低,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这又打击后面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导致学生不能创业、不愿创业的恶性循环。学生对创业的兴趣不高,没有认识创业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缺乏创新的理性认识,对创业的科学认识,不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启发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四) 实践环境不够完善

创业环境不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创业激情不足,创业氛围不浓厚。国家虽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度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如减免税收、提供小额贷款等资金政策支持。然而,社会上的行业、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高门槛银行贷款,这些都影响创业环境的形成。政府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如缺乏专门的创业法律顾问,创业中介组织,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的主要职责仅仅是对学生的就业服务,很少涉及创业服务。

(五) 专业师资十分匮乏

创业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如何创业为主要目标,广义的创业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创造能力,更加侧重实践性。目前,我国具有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相关创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教师水平低下,能力结构不完善。教师队伍来源单一,缺乏来自各个机构的人才担任创业教师,主要是来源于高校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或者学校内部师资结构调整。高校未对教师进修专业系统的专职师资培训,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不够,实践经验缺乏,大部分教师仅能就现有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纸上谈兵,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与思维能力体系的培养,忽视操作层面与实践层面的训练。

(六)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未能融入到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体系和校园文化中,不能形成一个可实施的、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设立以就业指导为主的就业指导部门,开设就业创业必修或选修课程,课程主要以讲座、辅导报告为主的形式教学,主要以礼仪与相关基本常识、注意事项为主的教学内容,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缺乏专门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的教育教学教师,没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严重匮乏,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以传统的课堂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授课方式为主,缺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际训练人才培养方案。

(七) 教育管理依然僵化

众多学校大多承袭旧制,由教务部门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事务,并由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协作。学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局面混乱零散,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之间缺少紧密的联系,各专业学科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学校领导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得到必要的体现,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度比较软弱,影响教育成效。

三、 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 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双创背景下,高校应转变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将创客文化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以创客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能力并举的高级创业人才。

中国经济的出路就是在创新,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以改革创新的推进为着重点,要求高校的教育方向须从技能型教育向综合素质型教育转变。创新创业培养人才最终是要走入社会,并服务于社会,高校加大大学生人文素质类课程比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科学技术课程技能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的育人性,将人文素质类课程和科学技术类课程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更新高等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内在创新创业精神、意识的培养,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创客教育、实践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构成综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二) 完善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模式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设置高效性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创新活力的激发、创新潜力的发掘、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在不同的学科专业教学中,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够得到有机结合,二者形成支撑与引领的关系。开设创业选修课,聘请专门的老师为学生传授创业技能,掌握时事为大学生提供现下我国的创业走势以及各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些政策财政支持。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如:慕课在线教学、微信平台教学等等。

(三) 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高校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了解新产业和新技术发展,形成需求导向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开设创业专题讲座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向大学生尤其是有创业意识、创业潜力的大学生分享企业家的创业成功经验。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如:创新创业模拟实训——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市场开发营销实训、团队合作模拟训练;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竞赛(创业人独立创设公司、招揽团队等等)。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或者企业的项目,真正践行产学研合作道路,使高校与企业二者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政府采用政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明确规定各相关利益体在创新创业中充分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真正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基本国策。实施体验式教學,通过参与导师或者企业项目,实现创新创业项目化,再主动对接相应的行业企业。endprint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起到关键作用。高校要鼓励全员参与,明确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职责。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研究型教师,也需要专业创业性人才作为专门的指导老师,因此各高校积极加强联系,以专职与兼职合理结合强大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定时定量安排相应的专业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使教师不仅仅有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体系,并能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自己创业与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改革教师考核与评聘制度,着力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的支持力度,如激励机制上,可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学校的人才津贴和关键岗位特殊津贴制度,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岗位津贴。

(五) 健全教育管理机制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得到加强,但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的学生创业指导部门,甚至借鉴成功案例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制度可为学生实时提供國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了持续帮扶。各高校根据自己地区特点积极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针对区域发展、行业需求引导高校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此外,高校要整合资金,优化经费支出,健全财政管理,以便以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提供资助。最后,高校与各地区等形成合力,加强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及时总结各地成功经验,丰富宣传形式,营造积极创业的氛围环境。

随着我国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是当前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完成度。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睢利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24):282-283.

[3]王伯庆,郭桥,门垚,何小雪.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第一资源,2013,(01):53-68.

[4]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1):33-35.

[5]曾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3,(01):110,115.

[6]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13,(02):101-103.

[7]黄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1):151-152.

[8]穆亚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发展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27):244-246.

[9]程利.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05):104-108.

[10]王养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以华北科技学院为例[J]. 广西教育,2014,(11):9-2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