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双
【习作要求】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文题分析】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完成习作。这也是对综合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活动。习作要求中,这些关键信息不能忽视:搜集、看到、听到、最想告诉大家的、理一理,关注这些信息是写好本次作文的首要条件。在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每个人都搜集了不少资料,如何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呢?我们要选择最想告诉大家的内容理一理,理的过程要想想,哪些是你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哪些真正与生活相关联、对生活有启发。不仅要理出一些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还要理出思路,按一定顺序完成习作,切忌把习作中搜集到的资料机械地抄写下来。尽量在原起点的基础上,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联系生活,融进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对某项传统文化新的认识与热爱,与大家交流。当然,除了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写的时候,可以学习本单元教材介绍传统文化的方法。
【习作导引】
一、巧妇寻“米”
回忆两周的综合性学习,想一想自己都搜集到了哪些形式的资料,看到、听到了什么,完成下表。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理一理,在组内交流。
本次综合性学习,我了解到的传统文化
序号 我搜集的资料有 形式(文字/图片/实物等) 看到或听到
1
2
3 ……
整理后,我最想告诉大家:
下面提供一些习作材料,大家想想哪些能作为本次习作的材料,哪些不合适。
1.我在了解传统“中国结”的文化中,学会了简单的编结方法,特别开心。
2.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我想介绍春联文化。
3.清明节刚刚过去,我了解到了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
4.我是个书法迷,趁这次综合性学习,深入搜集了些资料,向大家推广书法文化。
5.我从网上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把其中屈原的故事抄下来就很精彩了!
6.爸爸特喜欢喝茶,我要采访采访他,研究一下茶文化,把爸爸也写进我的文章中。
7.春节我领了很多压岁钱,特开心,就写这件事。
8.听说风筝也是有来历的。今天放风筝特别失败,怎么飞都飞不起来。
9.奶奶是个戏迷,问问她老人家戏文化,把它写下来。
10.家乡有乱弹文化,我也会弹唱几句。就介绍这个吧。
……
二、思维裂变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包含的内容很广。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闹花灯……习作前,我们要全身心地参与本次综合性学习,从多方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通过整理,选择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思维导图打开思路。
三、重点导引
在习作中,重点应写好以下两方面内容:
1.习作时我们要把搜集到的资料和看到、听到、经历过的加以整理,对资料再一次学习,选择有价值的来写,切忌机械抄写。整理过程中要留心一些实质的内容,如,你了解到某传统文化哪些方面的内容,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哪些对我们生活是有启发的,与我们的生活是相关联的……
2.整理过程中要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比如,运用一些总分段式,有序介绍;介绍时,避免知识性语言过多,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建议添加一些自身看到、听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的事来写,会更吸引读者的眼球。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对某一传统文化的感想,或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给人以启发。写完后,读一读,看看表述是否清楚。
四、技法借鉴
我们可以借鉴课文的范例,来帮助我们表达。学《赵州桥》说明的方法,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整理材料,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眼前;学《孔子拜师》以故事形式记录,穿插人物的语言、心理,很好地写出了孔子与老子之间的事,体现出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学《盘古开天地》展开丰富的想象,采用神话的形式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流传下来,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高大的形象,赞美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
下面我们从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选取几个片段来体会一下介绍传统文化的技巧。
片段一: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片段二: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这上面了。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endprint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啊!
片段三: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
五、老师讲话
介绍传统文化时一定要注意思路清晰,有一定顺序。本次习作在写作时可以采用总分、总分总等结构来写。先直接切入要介绍的某项传统文化,再从几个方面将所要介绍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还可以谈谈自己对这一传统的看法等。首尾可以照应着写。资料整理时,要有自己的语言介入,切不可一味冷冰冰地抄资料,要写出自己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情感。
要介绍清楚你了解到的某项传统文化,特别注意根据你所选择的内容加以不同方式的介绍。可以采用“说明”的方法,比如,片段一中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情况,短短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清楚明了。介绍时,可以按某一方面依次介绍,如,片段二中都是《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描述,作者分别抓住“人多、热闹、最有意思的”三块内容,用总分段式清晰而具体生动地加以描绘。三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逐步转移到段的训练,而片段二的3个自然段是非常好的语段学习范点。片段三又简单地总结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作者观察仔细,介绍思路清晰,叙述自然流畅,结构分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六、解惑信箱
疑惑一:传统文化那么多,我该怎么选择呢?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很多,我们该选择什么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呢?首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想去研究的,兴趣所至,做起来会更有成效;其次,选择你比较熟悉的,能够深入了解的,与生活相融合的,你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从而收获更大的乐趣;再次,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能开展本次活动的身边资源。传统不一定很老,不一定很远,它有时离我们很近,甚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倘若能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加以研究,自然是最有价值的。如温州的南拳文化、小吃文化、永嘉的耕读文化,乱弹文化等,都值得了解。
疑惑二:我搜集了很多资料,该怎样把这些资料整理并加以运用呢?
在网络、交通发达的今天,搜集点资料并不是难事,但如何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用清楚的语言进行表述,是不容易的。我们要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而不是平均用墨。比如,我研究了“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搜集的资料中包括端午的由来,端午划龙舟的习俗,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屈原的故事……这么多知识中,我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如果你想把这个节日比较全面地向大家介绍,那么你可以把“端午的由来、端午的习俗”等方面一一介绍给大家,当然语言表达上要精简;如果你想单单就“端午节的由来”和大家聊一聊的话,那可以花一定的笔墨集中在传说上,再谈谈你对这几种传说的看法,你比较认可哪一种;再或者,你最想就家乡端午节谈一谈的话,那么你可以说说你家乡的端午是怎么过的,粽子你会包吗,怎么包的?都很有看点,值得一写。在写作过程中,把搜集到的资料很好地融合进去,按一定顺序写,让别人读明白。
疑惑三:如何条理清晰地介绍我所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呢?
建议根据自己所要推荐给大家的内容,分几个方面或按一定顺序写。比如,对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就从节日习俗、历史由来、过节形式等方面去写;对于年画、陶瓷、刺绣等民间工艺,就从它的原料、外形、含义、工艺流程等方面去写。传统文化若包含着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动人的民间传说等,可以在写作时将这些内容穿插进去,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及文化内涵。
【病文诊断】
一、病文示例
戏曲脸谱的寓意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做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脸谱画法。据史料记载,脸谱是由唐朝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京剧脸谱,是用某种颜色来代表性格的。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黑色的臉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二、诊断提示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戏曲脸谱传统文化,是符合写作要求的,但纵观全文,还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知识性语言过多,不够吸引读者,有照抄之嫌,建议部分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2.为表达主题所选的材料还不够集中,可以去掉一些旁枝末节。
3.自己的情感没有融进去,可在文中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让文章更有人情味。课后,问了学生为什么要研究这一主题,他说,在“春晚”上看到变脸,觉得好奇,就去了解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写进去,更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endprint
三、文章升格
京剧脸谱颜色的寓意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总能看到戲曲节目。我最好奇的是戏曲演员画得花花绿绿绿的脸,还变来变去的,很有意思。听老师说,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我决定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中国京剧脸谱,是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我搜集了一些关于脸谱颜色的资料。一般情况下,脸谱的脑门和两颊部分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谱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
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等。
粉红脸:表示年迈气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如廉颇、袁绍等。
紫脸: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哙等。
黄脸:表示骁勇善战、残暴的武将,如典韦、宇文成都等。
蓝脸: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墩、夏侯淳等。
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黑脸: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或粗鲁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张飞等。
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狡诈、善用心计的人物,如曹操。油白脸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白脸多用于反面人物。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如二郎神。
以前只知道京剧脸谱颜色奇奇怪怪的,搜集了这些资料,我才知道,原来京剧脸谱还有这么多学问呢,怪不得称京剧是国粹。我现在也能看懂京剧脸谱了。同时我也明白了,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感谢这次综合性学习,让我懂得这么多。
【点评:通过修改,诊断提示所述的几方面不足得到了克服。先是开门见山,以简洁的语言联系生活,告诉大家自己为什么要介绍戏剧脸谱,让人一看就清楚介绍的内容。接着整理了相关资料,重点介绍了各种戏剧脸谱颜色的寓意,并以清晰的行文安排呈现给大家。文尾结合搜集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想法,点明收获,从而使本文成了一篇符合要求的佳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