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平
【习作要求】
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
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或见到的。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写完以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认真修改。
【文题分析】
这次习作,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写:一个是看图作文,一个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我们先来分析《胜似亲人》这个材料。“胜似亲人”顾名思义: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那究竟怎么体现图中人物之间亲人般的关系,需要学生们透过画面的观察,去想象画面之外的事情。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就胜似亲人了?可以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关系去构思一两件事,把这一两件事情结合到图画中,具体地写出来,表现“胜似亲人”这个文题。
“人间处处有真情”。“处处”“真情”是本次习作应抓住的重点题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实”是文章的灵魂,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只会令人产生反感。所以选取的事例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绝对不可以杜撰,更不能添油加醋地乱说、瞎说。而“处处”这个题眼,则为我们提供了宽阔的写作空间。“处处”就是无处不在,社会、学校、家庭,每天都有真实感人的事情在发生,可以说我们时时在被生活中的真情打动着。这就需要我们时时留意,勤于观察,敏于感受,这样做,一定可以找到触发情感的点。
【习作导引】
一、巧妇寻“米”
回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曾经打动我们心灵的瞬间。如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写父亲过了铁道给他买橘子的那一个镜头不仅永久地定格在朱自清先生的记忆中,也定格在了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在我们的经历中,也有这样短暂却温暖持久的时刻。一句安慰、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激起我们心头的波澜。如果我们能捕捉这些触发情感的细节,真情自然会在我们的笔端流淌。
下面提供一些习作材料,大家想想哪些能作为本次习作的材料,哪些不合适。
1.我第一次参加“中华魂”演讲很紧张,妈妈用一个加油的手势和平静的眼神让我从容不迫地演讲下去。
2.我们全班学生为身患白血病的同学捐款。
3.人们给路边乞讨的父女俩献爱心。
4.妈妈冒雨陪我去书店买书。
5.我生病了,吐了一身,同学们纷纷躲避,老师帮我打扫秽物,擦洗手和脸。
6.我第一次当值周生,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拿书包。
7.我过生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为我庆祝。
8.停电了,邻居阿姨帮我点蜡烛照亮楼道。
9.爸爸妈妈关心邻居的空巢奶奶。
……
二、思维裂变
要避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如雨中送伞、病中带“我”上医院这样的俗套。一定要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小处着眼,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陌生人之间,都可能会有令人感动的真情发生。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是怎样的,把这些细节刻画清楚了,情动而辞发。
下面的这个构思导图应该会给你提供不少的帮助。
三、重点导引
1.有一个好的环境背景作开头,不必太长,但可以为人物的出场、事件的发生打下伏笔。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开头:“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气息。”这段描写既与后文小钱生命垂危,年轻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形成对比,又预示了后文小钱手术成功。
2.在选择事例时,要小,不要大,要平淡,不要惊天动地。在写事件的过程中,着手抓一两处细节描写。细节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细致观察,用心感悟,是写好细节的前提。细节要精雕细琢,留下传神片段。要细心揣摩每字每句,甚至标点。
3.至于写作顺序,顺叙、倒叙都可以。
四、技法借鉴
本次习作要求把事情经过讲清楚,最好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所以我们从课文《卡罗纳》中选取几个片段来体会一下内容要具体的表达技巧。
片段一: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片段二: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五、老师讲话
管建刚老师说过:“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故事力。所以我们本次写作的重点就是讲好,讲清自己亲历、亲闻、亲眼所见的故事。怎么才能讲好,讲清呢?首先这件事必须是真实的。唯有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才能注入真情实感。矫揉造作必然会导致无病呻吟。怎么让这件事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呢?需要抓住细节。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一句问候,一张小纸条,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可以传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这些又需要通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分解,神态的变化,心理活动的丰富来表现。管老师说“留心观察”最重要的是留心。在写的时候,要唤醒沉睡的记忆,让它像电影慢镜头一样徐徐展开,像一块浓香的巧克力一样慢慢熔化出温暖的颜色。endprint
六、解惑信箱
疑惑一:生活中打动人心的事情很多,怎么捕捉那转瞬即逝却又弥足珍贵的瞬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自己对别人付出真情,还是别人对我们付出真情,这样的事情有许多,但下笔的时候,又一时不知从何写起,或者脑袋里茫茫然,感觉每件事情都那么普通,没什么可写。怎么办呢?这时你头脑中首先闪现出了生活中的哪些小镜头,你就选定它,静下心来想一想,曾经在某个时刻触动过你灵魂的那件小事,就是你本次写作的素材。
疑惑二:只是小小的一瞬间,用笔墨不会太多。怎么办?这时候需要我们定格在那一瞬间,把当时的镜头放慢,慢些,再慢些,让情感像浓浓的巧克力一样慢慢地温热,融化,让那一瞬间再次回放,像过电影一样,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病文诊断】
一、病文示例
爱的手势
魏佳彬
放寒假了,妈妈给我报了数学补课班。因为离得不远,我提出一个人去。妈妈满脸担忧的神色。我对她说:“没事的,我自己能行!”妈妈看着我坚定的神色,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那你路上小心,注意车辆……”
推着车,走到大门口时,抬头向楼上看。妈妈正在楼上向我招手呢,我也招了招手。过了马路,我又回头向楼上望去,妈妈已经扒在阳台的窗户上。我又看到妈妈在向我招手,我又招了招手。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我感到了异常的温暖。
一句关心的问候,一杯热热的牛奶,还有一张温馨的便条都是爱,包括一句真诚的“加油”!
去年,我参加了原平市的“中华魂”演讲比赛。因为是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舞台,所以未免有些忐忑不安。我站在高高的舞台上,开台演讲。
我的胳膊、手、腿都在颤抖。我的目光瞟到了坐在观众席的妈妈,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到了信任和鼓励。妈妈做了个小小的加油的手势,这个小小的手势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勇气,演讲词从我嘴里滔滔不绝地流出来。
一个小小的手势,在我小小的心里是暖暖的。
二、诊断提示
这篇文章写的是妈妈关爱“我”,鼓励“我”的两件事。通过两次手势的描写,体现了妈妈对“我”的爱,但纵观全文,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1.在写第一次手势的时候,对于妈妈爱的手势的描写以及“这个手势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手势,这其中所蕴含着千言万语”没有做太多的描写,感觉有些单调,小镜头没有展开。
2.演讲时“我”很紧张,怎么紧张的?手、眼、心都有什么表现,只有把自己的紧张刻画得淋漓尽致,才更能突出妈妈的加油手势所给予“我”的无穷的力量。
3.两件事之间的过渡不是非常自然、紧密,有些牵强。
4.结尾中“一个小小的手势,在我小小的心里是暖暖的。”略显简短、单薄,可以写得再丰厚些。
三、文章升格
爱的手势
魏佳彬
放寒假了,妈妈给我报了数学补课班。因为离得不远,我提出自己去。妈妈满脸担忧,我对她说:“没事的,我自己能行!”妈妈看着我坚定的神色,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那你路上小心,注意车辆……去了那儿给妈妈打个电话。”
“知道了。”被千叮咛万嘱咐的我终于推着车子走出了家门。
推着车,走到大门口时,抬头向楼上看。看到妈妈正趴在厨房的窗户上向我招手呢,我也招了招手。等过了马路,到了街上我下意识地回头向我家楼上望去,妈妈已经在前阳台的窗户上。我看到妈妈,就把车停下了。妈妈挥着手大喊:“佳佳!慢点儿!”一种幸福感溢满我的心灵。她说得很简单,但她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告诉我。我想:妈妈一定是不放心我,从厨房急匆匆地跑到阳台上吧!看到妈妈又向我招手,我又使劲招了招手。我在心里说:“妈妈,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这就是爱吧。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我感到了异常的温暖。
去年,我参加了原平市的“中华魂”演讲比赛。因为是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舞台,所以未免有些忐忑不安。我站在高高的铺着红色地毯的舞台上,看着观众席上黑压压的人群,心中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心脏“怦怦怦”地跳个不停,手不由得捏紧衣角。
开始演讲了,我的胳膊、手、腿都在不由自主地颤抖,就连声音也有些颤抖。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到了坐在观众席第一排上的妈妈。妈妈平静地望着我,目光是那么专注。我从妈妈温和的眼睛里看到了信任和鼓励:“加油,佳佳!妈妈相信你。”妈妈握着拳头在胸前,做了一个小小的加油的手势。这个小小的手势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勇气。我的心平静下来,演讲词从我嘴里滔滔不绝地流出来。
一个小小的手势,在我小小的心里是暖暖的。
【点评:通过修改,细节突出了。小镜头放慢了,慢慢地情感出来了,写清楚了两次爱的手势所给予“我”的溫暖和激励。尤其是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使得主题“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说明:以上两单元稿件,由王美珍、张丽琴老师组稿提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