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宏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自主权,教师要主动后退,给学生行使学习自主权提供方法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行使学习的主动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要用多种方式去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和品质。
关键词:思维;操作能力;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1B-011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关注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所经历的思考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策略、方法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和自信心。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提出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 动口,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自始至终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維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只有自己动脑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探索。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转化结果,观察比较说出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整个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极大的思维空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有条有理地逐步加工、整理、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独立自主地研究出其中一部分问题,全体学生都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
学习长方形边角的特征后,要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我通过在四边形这个“大家庭”里,圈出长方形这个“小家庭”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质疑:“老师错了,怎么把正方形也圈进去啦?”这时适时提问:“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特征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不同在哪里?”引导学生操作验证,学生会主动运用迁移规律,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去。不但掌握了正方形的特征,还理解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内容。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整个学习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学生自觉的思考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
二、解放学生双手,培养操作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在操作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即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实践活动而展开,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
如教学《分数》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开始教学时,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把这些纸片折一折,将每种形状的图片分别折成2份、3份、4份、6份、8份,然后剪下其中的一份,思考这是整个纸片的几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份一份涂上颜色,看看分别有几个1/2、1/3、1/4、1/6、1/8,即分别是纸片的几分之几。这样操作不但重点突出,而且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了数学的技能操作素质。
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计算公式的推导是重点,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提出三个操作要求:①画一条直线。②沿着这条直线剪开。③把剪开的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在实践中会考虑这是一条什么线?为什么要沿这条线剪开?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思考,思考后操作,学习有张有弛,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思维能力,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兴趣逐渐高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学生的说,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训练学生说,要注意运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表达数学含义,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学生把运用简练语言概括数学问题的能力迁移到概括思维方法上。
如进行《因数和积的关系》教学时,第一次比较结束后,有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扩大5倍、10倍、100倍、500倍,积也跟着扩大5倍、10倍、100倍、500倍。”第二次比较后,又要学生讲:“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缩小5倍、10倍、100倍、500倍,积也跟着缩小5倍、10倍、100倍、500倍。”最后引导学生把两次叙述综合起来说。学生可以顺利地得出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让学生自己动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解放学生的眼睛,培养阅读自学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要让学生会学,首先要重视运用数学课本的示范作用。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课本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学生一般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即使读也往往抓不住重点,一知半解,领会不深。有些学生贪多求快,走马观花,甚至个别学生偷懒不读。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指导阅读,要善于把握阅读时机。对于概念不算太抽象、较易理解的内容,可以采取课前预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指导预习阅读时要做到:1.有明确的要求。2.有预习阅读的范围。3.提出必要的考题。4.要检查阅读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对于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采用边讲解、边阅读的方法。其中理论性强、需分类谈论的,以及学生初次接触、不易整体把握的,可采用讲授之后再阅读,这样收获会大一些。
指导阅读,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预习时提出明确的要求及范围,并可根据内容布置实验作业。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既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又要求学生动手做:把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上课时老师检查学生拼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出公式。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可以节约时间,加大练习量。
除了预习阅读,还要强调“先阅读课本,再做作业”。作业前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看书,消化所学知识,并鼓励质疑。这样既利于加深理解教材,又能提高作业质量。通过阅读课本,会对教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进而课堂上会出现更浓厚的研究氛围,学生会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数学博大精妙的思想方法,踏实严谨的理性精神,求真的文化特征,会吸引着孩子不断去追求、去探索、去研究,亲身领略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给孩子丰富的数学、有内涵的数学,而不是冰冷、毫无生气的数学;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学习过程,不要让孩子成为做题的机器,要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数学素养的人。这是我们必须改变的,也是必须给孩子的!
参考文献:
[1]陈京东.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17,(18).
[2]朴海英.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7,(3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