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华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旅游者研究】
温情的关怀: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研究*
冯晓华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的需求及行为方式正在从匆忙的景观凝视向多元的生活方式转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选择生活型旅游,在同一个旅游地停留时间较长,更重视旅游过程和获取高质量体验。提出旅游生活方式应成为旅游者研究的新方向;分析了旅游生活方式同日常生活方式相比具有计划性和变化性、短期性和高频性、异地性和文化性、休闲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并从旅游生活活动条件、旅游生活活动主体和旅游生活活动形式3个方面初步构建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结构模型,观察和记录该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的生活全景。通过初步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和业界对于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的关注。
生活方式;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
休闲,是人类古老的梦想,是人存在的方式。旅游是最有代表性的休闲活动,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高质量休闲的追求。在古代,因为交通以及通讯手段的落后,旅游成为一种奢侈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愿望变得很容易实现,对于高质量旅游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强烈。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变得越来越成熟,需求及行为方式正在从匆忙的景观凝视向多元的生活方式转变,更追求旅游期间的生活品质,更喜欢选择生活型旅游:在同一个旅游地停留时间较长,更重视旅游过程和获取高质量的旅游生活体验。
在中国,最早从生活视角关注旅游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1],他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陈昌茂先生也提出将人在非定居地的另一种生活,即旅游生活,称为第二空间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闲”,是对自由、平等和安全的追求与享受[2]。人们一旦决定旅游,则标志着从日常生活转向了旅游生活。因此,旅游生活的取向,决定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空间的变异[3]。从后现代旅游角度看,旅游正在经历标准化的景观凝视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转变[4]。马波也认为“新旅游者”正在中国不断涌现,他们强调在“场”并成为“场”的重心,从而获得“视域融合”和主客互动,而不只是简单的景观凝视[5]。从本体意义上说,当代旅游,不再是一种观望,不仅仅是体验,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6]。在以旅游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生活逐渐与定居生活分庭抗礼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主流方式和崭新的文明形态的过程中,对旅游的研究,将等同于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研究[7]。关注并研究人类的旅游生活,正在成为人类生活发展的使命性要求。旅游学界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这个重要的使命,从生活的视角关注并深入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期间的活动状态和感受,并指导旅游业界为了更好地提高这种旅游生活方式的质量而采取相应的举措。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研究,是旅游者研究的新课题,是对该类型旅游者旅游期间日常生活的温情关怀,值得关注。本文拟首先探讨将旅游生活看成一种生活方式在旅游者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探讨旅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相比所具有的内涵和特点;最后对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的内容体系进行初步思考,探索性构建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的概念模型,希望引起学界对于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的关注,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1补充和完善旅游者研究的理论体系
在旅游研究中,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主体的旅游者,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国外对旅游者的研究由来已久[8-23],旅游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决策与旅游偏好的研究是学者们特别关注的领域,游客—居民影响研究自70年代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到生活方式与旅游者行为及旅游市场开发之间的相互联系。国内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者的类型划分[24-26]、旅游者行为(包括旅游流、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地意象、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等)[27-37]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对旅游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旅游者群体开始出现分化,既有停留并追求“现代”旅游形式的大众群体,也有紧随社会形态发展的后现代群体[38]。在此背景下,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新旅游者”开始出现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网络对旅游者的影响[39-41]、旅游者的低碳特征[42-43]、旅游者的幸福感[44-45]、游客间互动[46-47]等成为当前旅游学界关注的新动向。学者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当代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期间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观望或者体验,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旅游生活方式既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也不同于旅游者在常住地的日常生活。总体来看,旅游者的相关研究,视野越来越开阔,方法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具有人文情怀,紧紧跟随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但是,目前从生活视角关注旅游的研究,目前也都只是在其他主题研究的讨论中提出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值得研究;但究竟应该如何关注并研究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方式,均未曾深入探讨;对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展开研究的成果也还很少。因此,深入探讨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的内涵和特征,并构建其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结构模型,将为旅游者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补充和完善旅游者研究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开创性意义。
1.2在研究旅游者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
生活是人生命形态的特有表现形式,人的存在就是生活的存在。生活方式研究始终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本质。如今, 全球发展已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 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发生着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 主张用人的生活说明人, 解释社会。旅游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花费了经济和时间,带着美好的憧憬和愿望离家旅行,旅游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游者的幸福感指数。于光远先生早年曾写过一篇题为《要在对旅游者生活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的文章,呼吁要重视对旅游者生活方式的研究。他与马惠娣在《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中指出,“在国外,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都被称为天使,人们赞誉他们以一种特殊的品质服务于人民大众,因而使人的每一次旅游都变得温馨和美丽。因此,旅游业的经营者一定要正确理解和细心揣摩旅游者的各种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否则,很难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意。”[1]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在“黄金周”期间主动“趋冷避热”,旅游行为开始变得理性化和生活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强调采用生活的方式旅游,在同一个旅游地停留时间较长,更重视旅游过程和获取高质量体验,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这种空间的转化行为,寻找一种放慢脚步的生活,以生活化旅游为表现形式的深度慢游正在成为旅游者新的需求趋势,将指导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实践。因此,为了更好地关注旅游者需求,全方位地挖掘区域旅游资源,改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为多样化、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为旅游者实现生活化旅游奠定供给基础,理应关注和研究生活型旅游者旅行过程中的旅游生活,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关注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停留期间的生命存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其旅游过程中的生存幸福,最大限度提高其在旅游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应该也可以成为旅游业发展新阶段旅游者研究重点关注的课题。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研究的必然趋势,也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使命。
2.1旅游生活方式的内涵
生活方式是人类历史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从国内外来看,还少有学者对旅游生活方式进行内涵界定。国外学者更多从季节性生活方式旅游角度对游客周期规律性异地旅游和生活的现象展开研究,该旅游现象类似于中国很多北方城市的人们冬季到海南长时间居住旅游,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由于这种季节性的周期旅游流动现象介于旅游和移民之间,国外学者大多采用居住式旅游(residential tourism)[48-50]、生活方式移民(lifestyle migration)[51-53]或者第二故乡旅游(second home tourism)[54-56]等名词表述。在中国,于光远先生最先从生活方式角度阐释旅游含义。他曾在1985年写了《掌握旅游基本特点,明确旅游业的基本任务》这篇文章,从生活方式的角度首次对旅游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几个主要的观点:(1)旅游属于生活方式这个范畴;(2)旅游作为生活方式有它的特殊规定性;(3)旅游是现代社会居民的生活方式;(4)从时间角度来说,旅游是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从空间角度来说,旅游是一种异地性的生活方式;(5)旅游是一种享乐性的生活方式。这个从生活方式角度所界定的旅游是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没有包括古人的云游。另一位从生活角度看旅游的学者是刘思敏博士,他认为人们的生活可简单划分为固定生活(居住地、工作场所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活动)、移动生活(基于旅游、休闲、度假、工作等目的离开居住地的流动生活)。刘博士主要从旅游的异地特征探讨其移动性以及因移动的频繁和移动时间的长短而形成的常态生活——移动生活,事实上,以旅游为载体的移动生活就是旅游者的旅游生活。也有其他学者从生活视角关注旅游的研究,均认识到了旅游生活方式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却并未对旅游生活方式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在总结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旅游生活就是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所经历的生命存在形式,是在旅游地停留期间旅游者的心路历程及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外显行为以及旅游心理和旅游情感等内在感受等方面。旅游生活方式就是不同的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停留期间所形成的满足自身旅游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生活型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方式研究,就是综合运用旅游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停留期间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活动形式和内容、生活感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来说,旅游生活方式这一研究视角,更关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
2.2旅游生活方式的特点
旅游生活方式作为当代生活型旅游者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日常生活方式而言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计划性和变化性、短期性和高频性、异地性和文化性、休闲性和丰富性等方面。
2.2.1 计划性和变化性
生活型旅游者的每一次旅游生活,都是在旅游者离开常住地之前,选择或策划的,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变化性。选择什么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内容,选择出行的时间以及在目的地停留时间,选择和谁一起去旅游,选择住什么样的房间,选择吃什么样的饮食,等等,旅游者在旅游地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计划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不断变化的。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旅游地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旅游生活方式,而不同的旅游者在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可能会选择相似的旅游生活方式。而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和变化的空间则相对较小。
2.2.2 短期性和高频性
旅游生活方式是生活型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期间的生活方式,相对于在常住地的日常生活方式来说,具有明显的短期性。最主要的表现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充裕的时间长期离开常住地,脱离工作环境。我国带薪休假制度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在落实中大多还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尴尬处境。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知名外资企业真正实行了年休假制度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却随意剥夺职工的假期,职工带薪休假基本上处在不能休、不敢休、不愿休等状态。因此,尽管大众出游愿望很强烈,需求也很旺盛,但受到时间的制约,大多数表现出频率高、时间短的短程旅游生活方式特点。
2.2.3 异地性和文化性
旅游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离开常住地,旅游生活方式所发生的环境就是旅游地的非惯常环境,具有很强的异地性特点,很多时候会打上深深的异地文化烙印。到了旅游地,旅游者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不同于常住地。在旅游地生活期间,为了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旅游地的文化,大多数生活型旅游者会选择具有明显异地文化标志的旅游产品;如果时间宽裕,更可能悠然地穿行于异地的大街小巷、邻里之间,选择一种当地人纯粹的生活方式。
2.2.4 休闲性和丰富性
2017年2月22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7年发展预测》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居民休闲需求规模化觉醒,使得我国旅游沿着由旅游到休闲的发展路径,不断向日常休闲回归,追求差异化游憩环境不再是旅游的目的,而是逐渐成为休闲的手段。选择生活化旅游的旅游者,其旅游生活方式也表现出明显的休闲性。在常住地,主要的精力都在工作、家庭上,其日常生活一般会安排得相对平淡和紧凑。而在旅游地,尤其是休闲旅游地,则可以放开一切牵绊,放松心情,生活会安排得丰富而轻松,节奏也相对较慢,尽情休闲。
生活方式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以来,如今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在生活方式结构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理论体系[57-59]。旅游生活方式是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期间的生活方式,具有其自身的内涵与特点,通过深入分析生活型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导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但从本质上来说,旅游生活方式仍然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应该脱离生活方式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在借鉴生活方式构成要素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生活方式自身特点,提出生活型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方式由旅游生活活动条件、旅游生活活动主体和旅游生活活动形式3个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结构模型(见图1)。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结构模型
3.1旅游生活活动条件
旅游生活活动条件是旅游生活方式形成的基础,是旅游生活方式存在的客观前提条件。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生活方式的形成,除了旅游者个体因素外,主要受到旅游目的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和旅游休闲活动条件的影响,主要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生活的外围环境。旅游者选择以生活方式旅游的目的地时,对旅游地的外围环境有了新的要求,既不同于常住地生活活动条件,也不同于观光旅游地的活动条件。
1.交通便利性。一般来说,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要好,便于时间不宽裕但休闲旅游需求旺盛的当代中国游客实现“快旅慢游”。旅游者通过快旅,到了旅游地以后,就会安排比较充足的时间慢慢享受闲散、舒适的深度休闲生活。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内部的交通方式应尽量多样和便利,大多数生活型游客喜欢选择环保低碳的交通方式出行,旅游地最好能多修通达性好的绿道、步道、自行车道,便于旅游者选择。
2. 景观特色和休闲环境。异地性和休闲性是旅游生活方式不同于日常生活方式的显著表现。旅游者到达一个地方旅游,要么是被旅游地的特色景观和文化所吸引,要么是希望融入旅游地的休闲环境和氛围。这就要求旅游地品牌的知名度要高或者景观特色性要强,旅游地的休闲设施和休闲产品要丰富和多样,旅游地休闲环境要好,休闲文化氛围要浓厚,从而让旅游者在旅游地期间实现轻松愉悦的旅游生活。
3. 生活环境。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生活期间,大多数喜欢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而不是像观光旅游那样,走马观花,匆匆来去。他们会在一个旅游地停下来,抛开常住地的工作、生活及其他,带着崭新的心情生活。旅游地的一切,都会成为他们的关注和喜爱。因此,旅游地应从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等方面满足这部分旅游者的需求。包括自己做饭的厨房、方便购物的菜市场或超市、丰富多样的土特产和绿色食品、闲适安宁的生活氛围、热情友好的当地居民等,都可以让旅游者在旅游地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快乐的心情。
4. 综合社会服务。旅游者在旅游地安静快乐地生活,离不开旅游地的综合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旅游地的标示解说系统应建设完善,尽量做到明确、清晰和富有文化气息。为了方便游客在旅游地的生活,在重要的交通节点和街巷路口都应设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标识,布点应尽可能全面,有效地指引自由行走的游客随时能找到想去访问的旅游资源。同时还应尽可能全面解读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不管是文化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尽量以生动简洁的形式,给游客深入浅出地解释旅游资源,提升游客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体验。另一方面,应加强智慧平台建设,整合周边的酒店、餐厅、演艺、交通、商场、超市等供给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信息与预订服务,使游客可以真正实现自助旅游,基于自己的兴趣,过自由自在的旅游生活。
3.2旅游生活活动主体
旅游生活活动主体是旅游生活方式的具体实施者,也是旅游生活方式的体验者。旅游生活活动主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以特有的方式调节着人们的旅游生活活动和行为特点,是旅游生活方式构成要素中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在旅游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具有核心地位。对于旅游生活活动主体的研究,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生活活动主体对于旅游生活方式的感知和态度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旅游生活活动主体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分析上,共同构成旅游生活活动主体的研究内容。
一方面,应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对于旅游生活各方面的评价和感受是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的初衷,旅游生活满意度、旅游生活幸福感和旅游生活意向等都是重要的观察和评价指标。旅游生活的满意度主要是了解旅游者经历旅游生活之后对于旅游地生活活动条件的评价,重点在于旅游地提供的软服务质量和硬环境条件。旅游生活幸福感主要是了解旅游者在旅游地生活期间的感受,具有适时性和直观性,会随着旅游者的心情和外在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就某一次旅游生活来说,旅游者也会有幸福感强或不强的整体评价。旅游生活意向则是了解旅游者对未来旅游生活的期望或者要求,综合整理并分析某类人群或者大多数人对于旅游生活的意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旅游地更好地规划开发和管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在旅游生活方式的主体结构中,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对人们的旅游生活起着根本性的调节作用,规定着一个人旅游生活方式的选择方向。这是从旅游者自身的角度探讨其旅游生活方式特征,不同职业、民族、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的旅游者,会拥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从而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旅游生活方式。另外,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时尚、传统、习惯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对旅游生活具有很强的综合导向作用,成为影响旅游生活方式的深层力量。来自不同客源地的游客,会因为常住地惯有的地域文化氛围和地域社会心理,而影响其旅游生活方式;选择同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因为对于异地文化和休闲环境的认可和融入,也有可能会使其旅游生活方式受到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分析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3.3旅游生活活动形式
旅游生活活动条件和旅游生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必然外显为一定的旅游生活活动状态、模式及样式,表现为一定的旅游生活活动形式,成为旅游生活方式构成要素中的行为指标。针对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其旅游生活活动形式是多样化的,其研究内容也因此而丰富。在研究中,对于旅游生活活动形式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很多,例如旅游者在旅游地生活期间每天如何安排时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出行,是自己做饭还是选择当地餐饮,自己做饭的话喜欢到哪里购物,喜欢吃当地特色菜还是做在家平常吃的菜,在旅游地生活期间喜欢购买哪些休闲旅游产品,除参与休闲旅游活动外的闲暇时间喜欢做哪些事,在旅游生活中喜欢与哪些人交往(包括与旅游目的地居民和其他游客),聊什么话题,等等。
近40年来,旅游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文章敏锐地捕捉到了日益增多的生活型旅游现象,中国的旅游者群体正在出现分化,既有传统的观光旅游者,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型旅游者。生活型旅游者喜欢一次旅游安排为数不多的旅游地,在旅游地停留较长的时间并深刻地融入旅游地的日常生活和市井文化,追求深度休闲,是相对成熟和理性的旅游者,代表了中国旅游者未来的成长方向。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生活型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方式内涵和特征;提出生活型旅游者的旅游生活方式研究,就是综合运用旅游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停留期间的生活习惯、生活条件、活动形式和内容、生活感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从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的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3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旅游生活方式研究的结构模型。文章对数量逐渐庞大的生活型旅游者在旅游地期间的生活和情感予以温情的关怀,将为旅游者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补充和完善旅游者研究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开创性意义;希望能引起业界人士对于生活型旅游者以及该类型游客群体旅游生活方式的关注,推动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的理论研究,促进旅游理论创新,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YU G Y, MA H D. A dialogue on the tourism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2, 17(5):13-18. [于光远,马惠娣. 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7(5):13-18.]
[2] CHEN C M. History culture: tourism aesthetic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M].Guiyang: Guizhou People’s Press, 2003. [陈昌茂. 历史文化:旅游审美与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3] ZHAO P.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ourism life orientation and community cultural exchanges [J].Forward position, 2012(8):108-109.[赵平. 旅游生活取向与社区文化交流的互动影响分析[J]. 前沿,2012(8):108-109.]
[4] GUO W F. The tourism postmodern turn from tour gaze to life style[J].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2013, 23(6):142-146. [郭伟锋. 从景观凝视到生活方式:旅游的后现代转向[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 23(6):142-146.]
[5] MA B.Perception and thinking of “new tourists”[J].Tourism tribune, 2014,29(8):3-5. [马波.对“新旅游者”的感知与相关思考[J].旅游学刊,2014,29(8):3-5.]
[6] PAN H Y. Analysis of tourism beauty appreciation based on living aesthetics: from sightseeing to leisure [J]. Tourism tribune,2016, 31(6):73-81. [潘海颖. 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从观光到休闲[J]. 旅游学刊,2016, 31(6):73-81.]
[7] LIU S M. Mobile life: tourism creates new civilization [N] . China tourism news, 2012-01-11. [刘思敏.移动生活:旅游创造人类新文明 [N] .中国旅游报 ,2012-01-11.]
[8] WEEGELS M F,KANIS H. Risk perception in consumer product use [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2000,32(3): 365-370.
[9] WOODSIDE A G,LYSONSKI S. 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9,27(4):8-14.
[10] CURRIE R R. A pleasure-tourism behaviors framework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 24(4): 884-897.
[11] FUJI G T,MAK J. 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 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81,15(2):72-83.
[12] CHU F L. 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 in Asia-Pacific countri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25(3): 497-615.
[13] CROUCH G I, LOUVIERE J J. A review of choice modeling research in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leisure[J]. Tourism analysis,2000(5): 97-104.
[14] QU H,LAM S. A travel demand model of 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 to Hong Kong[J]. Tourism management,1997,18(8): 593-597.
[15] WOODSIDE A G,DUBELAAR C. A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 consumption system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0,41 (2): 120-132.
[16] LIU J C,VAR T. Resident attitudes to tourism in Hawaii[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193-214.
[17] LEE S H,SPARKS B.Cultural influences on travel lifestyle: a comparison of Korean Australians and Koreans in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2):505-518.
[18] LI S S,SCOTT N,WALTERS G. Current and potenti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emotion in tourism experiences: a review[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5,18(9): 1-23.
[19] ETMINANI-GHASRODASHTI R,ARDESHIRI M. Modeling travel behavior by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festyle,built environment and non-working trip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5,78:506-518.
[20] TOKARCHUK O,MAURER O, BOSNJAK M. Tourism experience at destin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enhancement: a case for comprehensive congruity model [J].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2015,10(4):599-613.
[21] CHEN C C,HUANG W J,PETRICK J F. Holiday recovery experiences, tourism satisfac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is there a relationship? [J]. Tourism management,2016, 53: 140-147.
[22] KIM H L,WOO E J,UYSAL M. Tourism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elderly tourists [J]. Tourism management,2015,46: 465-476.
[23] SRIHADI T F,HARTOYO H, SUKANDAR D,et al. Segmentation of the tourism market for Jakarta: classification of foreign visitors' lifestyle typologies [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6, 19:32-39.
[24] TANG Y. Introduction to tourism[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唐宇.旅游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5] LI Z R, CAO H S. Introduction to tourism[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6.[李肇荣,曹华盛.旅游学概论[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6] CHANG L. Introduction to tourism[M].Beij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Press, 2008. [常莉.旅游学概论[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7] CHEN J C, BAO J G. A study of tourist behavior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J] .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88, 7(3): 44-51.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 1988, 7(3): 44-51.]
[28] WU B H, HUANG A M, KONG Q. Study on the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holiday makers in the city of Changchun [J] . Tourism tribune, 1996,11(2):26-29.[吴必虎,黄安民,孔强.长春市城市游憩者行为特征研究 [J].旅游学刊,1996,11(2):26-29.]
[29] SHEN H. An analysis of the model of tourists’destination selection and purchase decision [J] . Tourism tribune, 2005,20(3):43-47.[沈涵.游客的旅游地选择与购买决策模型分析 [J] .旅游学刊,2005,20(3):43-47.]
[30] XU J F. An analysis of tourist behavior features of Beijing residents [J] .Tourism tribune,2006,21(8):34-39. [徐菊凤.北京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J] .旅游学刊,2006,21(8):34-39.]
[31] WAN X C, DING M, ZHANG Z F, et al. On the percep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in Nanjing City [J] .Are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1,30(6):102-105,110. [万绪才,丁敏,张钟方,等.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及旅游行为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6):102-105,110.]
[32] FAN J, QIU H L, WU X 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lace attachment and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a case of Zhejiang tourist resorts[J].Tourism tribune,2014,29(1):55-66. [范钧,邱宏亮,吴雪飞. 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14,29(1):55-66.]
[33] WANG Y M, WANG M X, LI R, et al.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 of Fenghuang Ancient Town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of travelers’ web text [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5,31(1):64-67,79. [王永明,王美霞,李瑞,等.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凤凰古城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1):64-67,79.]
[34] JIA Y J, LIN D R.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s of tourists’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s based on place theor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5,25(7):161-169. [贾衍菊,林德荣.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与影响机理[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7):161-169.]
[35] YU Y F, DING P Y. Destination loyalt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J] .Tourism science, 2013,27(5):1-9.[余意峰,丁培毅. 旅游目的地忠诚度:一个历时态的概念模型 [J] . 旅游科学,2013,27(5):1-9.]
[36] WANG E X, WU C Y.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ourism satisfaction:taking Dalian as an example [J] . Tourism forum, 2009, 2(5):659-666. [王恩旭,武春友. 旅游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大连为例 [J] . 旅游论坛,2009, 2(5):659-666.]
[37] QIU M Y, WANG F, SHA R, et al. Tourists’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soundscape properties in tourist areas: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Qinhuai scenic area [J] . Tourism tribune, 2013,28(1):54-61. [仇梦嫄,王芳,沙润,等. 游客对旅游景区声景观属性的感知和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J] . 旅游学刊,2013,28(1):54-61.]
[38] QI F.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the convergence and differentiation under the postmodernism [J] .Tourism tribune, 2014,29(7):11-12. [齐飞.旅游消费者行为:后现代主义下的趋同与分化 [J] .旅游学刊,2014,29(7):11-12.]
[39] LIU J, HAO S, WANG H Z.The analysis of demands and behavioral features on “New Tourists”: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of network texts [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15(11):58-64. [刘珺,郝索,王会战.“新旅游者”需求和行为特征探析:基于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11):58-64.]
[40] HU X H, ZHANG G J.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 to tourism intention in virtual community [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5,31(4):116-120. [胡向红,张高军.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116-120.]
[41] YAO T, ZHENG Q Y, QIU Q, et al. A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of online tourism consumer particip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4,29(2):66-74. [姚唐,郑秋莹,邱琪,等.网络旅游消费者参与心理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J].旅游学刊,2014,29(2):66-74.]
[42] ZENG F F, LUO Y J, BI H, et al. Ecotourist: identification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J]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34(6):182-186,192. [曾菲菲,罗艳菊,毕华,等. 生态旅游者:甄别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J]. 经济地理,2014,34(6):182-186,192.]
[43] ZHANG R Y, XI J C, GE Q S. Life cycle of tourist carbon footprint (TCF-LCA): a“low carbon tourism” measurement method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29(6):169-175. [张瑞英,席建超,葛全胜.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旅游者碳足迹分析:一种“低碳旅游”测度框架及其实证研究 [J]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6):169-175.]
[44] ZHANG T W, WU M Y. The constitution of tourism well-being based on a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of internet travel blogs [J]. Tourism tribune, 2014,29(10):51-60[张天问,吴明远.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 旅游学刊,2014,29(10):51-60.]
[45] PAN 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tourists happiness [J]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14,37(9):177-179. [潘澜. 旅游者幸福感动力机制初探 [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9):177-179.]
[46] HUANG Y H. Research of tourists social network behavior under postmodern perspective [J] .Tourism tribune, 2014,29(8):9-11. [黄颖华.后现代视角下的旅游者社交网络行为研究 [J].旅游学刊,2014,29(8):9-11.]
[47] XU H G, DI L, WU H C. A study of the change of backpackers’ generic skills [J] .Tourism science,2014,28(1):1-13,21. [徐红罡,狄兰,吴浩存. 基于旅游互动的背包客通用技能变化研究[J] . 旅游科学,2014,28(1):1-13,21.]
[48] TOYOTA M.Ageing and transnational householding: Japanese retirees in Southeast Asia[J].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view, 2006,28(4):515-531.
[49] O’REILLY K. Intra-European migration and the mobility-enclosuer dialectic [J]. Sociology, 2007,41(2):277-293.
[50] MCWATTERS M R. Residential tourism: (De)constructing paradise [M].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09.
[51] SATO M. Farewell to Nippon: Japanese lifestyle migrants in Australia[M]. Melbourne: Trans Pacific Press,2001.
[52] BENSON M,O’REILLY K. Lifestyle migration: expectations, aspirations and experiences[M]. Aldershot: Ashgate,2009.
[53] BEASON M.The British in rural France: lifestyle migration and the ongoing quest for a better way of life[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1.
[54] HALL C M,MULLER D. Tourism,mobility,and second homes: between elite landscape and common ground[M]. Clevedon: Cromwell Press,2004.
[55] HILTUNEN M J,MÜLLER D K.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ural second home tourism:case lake district in Finland[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07, 7(3):243-265.
[56] MARJAVAARA R. Second home tourism in Europe: lifestyle issues and policy responses [J]. Journal of tourism history, 2015,7(1-2):179-181.
[57] WANG Y L. Social theories of lifestyle research [J] .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 2006(9):8-14. [王雅林. 生活方式研究的社会理论基础[J]. 南京社会科学,2006(9):8-14.]
[58] LU Y Z, et al. The national fitness and lifestyle [M]. Beijing: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Press, 2001:19. [卢元镇,等.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9.]
[59] WU H W. Research on lifestyle index system [J].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2,47(5):80-83. [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 [J]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5):80-83.]
[责任编辑:连云凯]
[责任校对:潘岳风]
WarmingCare:StudyonLiving-typeTourists’TravelLifestyle
FENG Xiaohua
(TourismSchoolofZhenjiangCityCollege,Zhenjiang212000,China)
With the advent of the mass travel era,tourist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pursuit of the life quality during tourism time. The demand and behavior of tourists are changing from a hasty landscape gazing to a diversified lifestyle. More and more tourists begin to live longer in the same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urism process and access to high-quality experience. Tourism is or will soon become another normal life in the daily life. 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vel lifestyle research; Then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ourism lifestyle compared with the daily lifestyle; Finally, the paper takes a preliminary thin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arch structure of tourism lifestyl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hopes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academia and industry for tourist travel lif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urists in the tourism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y of life, tries our best to ensure the happiness surviva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lifestyle; living-type tourists; travel lifestyle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休闲行为研究”(10XJJC850002);江苏省镇江市社科联重点应用研究项目“镇江市中心城区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2017-01-14
冯晓华(1976- ),女,四川南充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职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行为。
FENG X H .Warming care: study on living-type tourists’travel lifestyle[J].Tourism forum, 2017, 10(6):40-50.[冯晓华.温情的关怀:生活型旅游者旅游生活方式研究[J].旅游论坛,2017,10(6) :40-50]
F590.8
A
1674-3784(2017)06-0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