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婷嫣
在汉语言文学中,“竞争”与“合作”是一对反义词;在唯物主义哲学中,“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两种观点;在现代教育学中,“竞争”与“合作”则是和谐共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未能较好地处理“竞争”与“合作”二者的辩证关系,或一味地强调竞争的重要,或一味地突显合作的优势,从而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当具备的能力未能达成,课前预设的效果未能实现。因此,笔者提出了“四学四达”的教学主张,旨在让竞争与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走向和谐共生。
一、学会明确分工,达到竞争与合作的有的放矢
对于小组合作化学习而言,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对小组每一位成员的学习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分工任务的时候,可以是由小组长统筹安排,根据成员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进行分工;也可以是由各位成员毛遂自荐,认领相应的学习任务。笔者以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小组合作化学习成功与否、成效高低的重要因素。例如,教学译林小学英语5B第一单元《Cinderella》时,我安排了课本剧表演比赛的环节,既有对最佳表演小组的考量,又有对最佳表演个人的评定。显然,孩子们在开展合作化学习的过程中,既是合作的战友又是竞争的对手,而明确分工学习任务才是根本。很多小组正因为对角色分配予以了合理把握,才保证了表演的顺利进行,使得每一位成员多方面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二、学会积极分享,达到竞争与合作的相辅相成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可见,思想的交流碰撞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分享学习”。在开展英语合作化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分享,这样才能够促使自己和别人共同进步。即便是竞争的对手,我们也应当真诚相待,彼此换心,一起成長,因为竞争与合作本身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与处理二者的关系。例如,教学译林小学英语5B第七单元《Chinese festivals》时,课上我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稍后参与全班的汇报。孩子们兴趣异常浓烈,交流了许多而乐此不疲。由于在前期的小组合作化学习中,学生有了交流的基础,已经基本上掌握本课所出现的词汇,同时还补充了很多其他的节日和风俗有待拓展与延伸,我想这样一种积极分享的学习氛围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的常态。
三、学会踊跃展示,达到竞争与合作的即时呈现
南通市教育局结合新课改理念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十二字”方针,即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可见,合作学习与踊跃展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序列化的过程,我们不应当将二者分开看待和处理。笔者是一位一线英语教师,经常行走于课堂之间,关注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的完整动态,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时表现良好,甚至非常踊跃,可是待到班级集体汇报交流时,这些学生却不愿意举手。每个小组的组长或部分成员成了每次集体汇报交流的主角,我以为这不应当是真正的合作化学习。其实,过好展示关也是极为重要的。例如,笔者在平时的英语合作化教学中,将小组成员的整体参与率作为重要的评判指标,即各小组参与集体汇报交流人员在小组中的占比率。以这样的方式促使每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勇气和胆量站起来,踊跃地展示自己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全班同学一同分享,一同进步。正如一位大诗人所写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四、学会不断反思,达到竞争与合作的完美融合
当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化学习完成之后,他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吗?我们老师上完一节课,都要求做到即时反思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或教训,以此不断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其实,学生的合作化学习亦是如此。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第一时间对自己的合作化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自身或自己小组的学习表现,提炼优点和发现不足,并有选择性地记录下来;也可以分析其他小组的主要表现,并联系自身实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同样是一种反思提升的过程。例如,教学译林小学英语5B第五单元《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我设计了“你做我说”的游戏环节,需要同桌二人相互配合表演。课上我发现一些搭档配合得十分默契,做与说的衔接非常自然,而且速度很快,而有些搭档配合得十分脱节,甚至极为搞笑,效果很不理想。那么对于这样的学习现象,值得学生们好好观察反思,分析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竞争亦是合作,合作亦是竞争,唯有不断反思,才能完美融合。
总之,广大英语教师只要积极推行“四学四达”的教学主张,才能让“竞争”与“合作”这两个对立统一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逐步走向和谐共生,从而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推波助澜。
学子·上半月2017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