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红
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得非常好,像苏轼那样的大文学家,也曾一遍遍地阅读,而且一直读到夜深。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以苏轼的记忆力,这篇文章最多读上几遍就能背诵得下来。但他为什么只是反复地朗读呢?
我们在这里说的是阅读,其实原文记载说“读彻”,这个词语是关键。什么叫读彻?就是读懂,读透,就是不但停留在文章表面的语言文采、行文结构上,而且深入到文章内部,对其中的含义内蕴加以理解上。
一、阅读,才能发现隐含的信息
我们常说这么几句话:“文章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前一句的“厌”是满足的意思,就是读了许多遍仍不知满足;后一句的“义”不等于意思的“意”,而指的是文章中的精义。这样我们就知道了,阅读一篇文章的最高境界,不是说把它背下来就可以了,而是深入到文章里面,去品味它的义理,去涵泳它的精神,去挖掘它的底蕴。这样,就需要一遍一遍反复地阅读,而这种阅读绝对不是小和尚念经的那种,而是非常用心,非常专注,非常明晰,非常聪灵。所以,读书也是要看精神状态的,精神状态不好,怎么读也不会读出其中的精气神来。如果这样阅读,那么,整篇文章是什么意思,一段话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字是什么意思,所有这些,背后隐藏的又是什么,又能启发人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都就有了一个结果。这样读书,越读,越觉得其味无穷;越读,越觉得含义丰富;越读,越觉得意犹未尽;越读,越觉得收获巨大;越读,越觉得精力充沛。
以这篇文章里开头几句话“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为例,从表面上看,是在叙述一个事实: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但你读的多了,思考多了,就会发现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就以内容而言,“六王”为什么就“毕”了?“四海”为什么就“一”了?它直接引领的是后文中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的叙述,可见,六国的灭亡,一方面是由于“纷奢”,一方面则是不爱本国的百姓。就其内涵而言,“六王毕,四海一”,结束了多年的分割战争局面,符合历史规律,是民心所向,但秦始皇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却不吸取历史教训,而是一味地填充私欲,“蜀山兀,阿房出”,也就意味着他的兴趣所在、他的思想所及,那么灭亡就是必然的了。“六王毕,四海一”,背后是多少惨烈的战事,是多少露天的白骨,是多少号哭的百姓,而从中又能看出秦朝又是多么强大。“六”并为“一”,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睥睨天下,宛然就在眼前。但这么强大的秦王朝为什么就迅速地灭亡了?中间的教训是什么?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就在这几句话里也是极为明显的。还有,为什么说是“蜀山兀,阿房出”?由这两句六个字里可见,与秦都城相近的地域的树木都被砍伐光了,所以,只有再到四川一带去砍伐,那么,这中间耗费了多少的树木?秦始皇的穷奢极欲可以想见。这样体会,读到“覆压三百余里”,那豪华、那气魄才显得具体可感了。就行文特点而言,四句话,十二个字,语气铿锵急促,一气贯通,如同阪上走丸,气势逼人,让人透不过气来。这说明什么?它说明秦王朝一旦统一天下以后,不顾休养生息,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为了个人私欲而大兴土木了,这样做,如何能让天下人得到安宁?文中不说“阿房出,蜀山兀”,先说明原因,再说明结果,而是先说明一种现象,然后再提出原因,这样,就显得文笔摇曳,不具常格,这真是才华的体现,与后文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的描写是一致的。就几个字里,也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引起读者追寻探究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极为高明。那么,遣词造句呢?也是非常到位的。“六王毕”,不说“六国毕”。“六国毕”就是六国完蛋了,这意思不论怎么看也不严密,因为六国还在,只不过被秦朝并吞了;说“六王”,则表明旧有的主人不能守,被秦朝收拾了,同时,也指出六国的灭亡是与君主直接相关的,怪不到整个国家上面去,也与后面的“王子皇孙”照应。这个“毕”字,意思就是完结,但你绝对不能换成“完”或者“灭”,“毕”是结束,但它往往与另一个开端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现在说“毕幕”,而不说“完幕”“结幕”一样。“毕”就意味着一出戏演完了,轮到另一出上演了,就看你怎么表演了。用在秦王朝的身上不是特别合适吗?如果用“灭”,一个人被“灭”了,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尸骨无存,灰飞烟灭,这也不符合事实。其他三个字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一字千金,无论如何不能更換的。
二、真正的阅读,比机械地背诵有效
这篇课文后面有一个要求,要求我们把全文背诵下来。苏轼肯定也能背诵得下来。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背诵下来不等于完成了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而有时朗读甚至还比背诵有效。
人文素养不是具体的,它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而这综合就来自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朗读则不同,尤其背诵以后的朗读,它是穿透文字深入其背后的一个途径。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富于形象,最能引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当你目光盯着那些字,这些字就一个个地立起来,浸入到你的心灵里,就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与背诵那种放电影似的浮光掠影是不同的。往往背诵,前一句背完,后一句就接踵而至,这种思维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不是那么深切,而朗读,则可快可慢,可进可退,可触可感。做一番字斟句酌的功夫,看看能品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你能品出什么,就说明你具备了怎样的文学修养。
学子·上半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