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险涛
从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对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的表述来看,其理论源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然而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而是马克思于十九世纪中叶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成果后完善而成的。
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论述了自然价格同市场价格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但他把价值的决定归结为商品的市场投放量及有效需求者之间的竞争等因素上,没有把价值同劳动的耗费建立起必然的联系,未能揭示出价值与价格的内在关联。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提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必要的相对劳动量,提出了“必要劳动”概念。马克思进一步完善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阐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涵,明确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调节商品生产和交换,至此建立起他自己的经济学理论。
引入高中教材《经济生活》中有关价值规律的内容正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的。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从产生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巨大发展,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新的经济学理论也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用以往的经济学理论解释新的经济现象时往往会遇到困难。《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采用了一个较为陈旧的理论体系,若用其对当代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其困难着实不小。如果用教材所提供的理论机械地套用在当下发生的经济现象上,很多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困惑。比如对品牌、技术、创意、专利等非劳动因素的价值,用价值规律就很难解释清楚。
让我们试着用价值规律来分析几个具体实例。一条普通领带的售价只有十几元,而一条名牌领带的售价要高出普通领带的数倍。我们从价值规律的角度来分析,无论是面料还是做工,一条名牌领带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与一条普通领带没有多大差别。一双国产品牌的运动鞋售价在两三百元,而一双耐克运动鞋要一千多元,这两双不同品牌的运动鞋各自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差无几,而价格要相差五倍左右。即便是同一品牌功能相近的商品价格有时也会相差很大,比如新款的苹果手机要比它之前一款的苹果手机贵上一千多元。如果按照价值规律来定价,名牌领带与普通领带,国产品牌的运动鞋与耐克运动鞋应该比较接近才对,然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在价格上的差距巨大。如果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创意、技术、专利、信息等因素的价值来源时更是困难重重。
如此看来,价值规律在解释当前经济现象时会陷入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极为复杂,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代经济与马克思时代的经济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和重大转型。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参与价值创造的因素还相对较少,在那个时代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有其合理性。在如今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与价值创造的相关因素激增,这样一来使价值的构成更加复杂化,对价值的构成及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入。
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用他的消费社会理论来解释当今社会的经济现象。在他看来,当代社会已不再是由生产主导的生产型社会,而是由消费主导的消费型社会。在消费型社会中,商品已被结构化为受规则和社会逻辑支配的符号价值系统,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从追求使用价值向追求商品所代表的符号意义转换。消费者对商品符号意义的重视远高于对其基本功能的需求,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已经被符号价值所代替,符号价值把商品重新定义为被消费和展示的符号。通俗地讲,当下人们在消费时更重视商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比如说穿名牌服装比穿普通服装显得更有身份,戴名表、开豪车比不戴名表开普通车的人显得更有地位和个性。因此,名表、豪车、名牌服装就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于是商品的价值构成就突破了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范畴,不再单一归结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虽然高中政治教材所采用的價值规律理论不能充分解释现在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教材的作用,毕竟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方式。时代的进步要求理论的更新,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拓展与深入。
学子·上半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