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2017-12-06 05:03王玲莉
学子·上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语文

王玲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大难题。语文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相当突出。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没有“我手写写我心”的欲望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少创作兴趣,写作被动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语文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厌恶作文,而有些教师对学生作文过多的要求、束缚、限制,更增长了其对作文的厌恶情绪。在作文教学中,仿袭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写,导致学生“舉一”有余,“反三”不足,这种状态使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式,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

二、缺少写作素材,内容空洞

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后,总觉得没什么可写,脑子里空白一片,或者几句话就简简单单把要写的内容解决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他们在记忆中搜索曾经看过的类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节,然后进行所谓的修改,把作文当成了差事。还有一种情况是,现在的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不是仔细去思考怎么审题,从哪方面来写?而是一开始就去电脑上或其他资料上照抄一些好的开头与结尾,然后拼拼凑凑,就成了一篇作文。究其原因,说明我们小学生生活经历少,或者说不善于发现和观察,缺乏写作素材。

三、指导不具体

有的教师教学时,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过程随心所欲,拖泥带水,或者教学的过程太粗,造成学生不会写,写不具体。尤其是训练的过程,没有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习作,这也造成了学生习作上困惑的一大原因。

如何让作文绽放它独特的乐趣,让学生在开心、快乐中写作文,提高作文兴趣,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这是作文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为此,我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1.留心生活,培养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日记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鼓励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不要局限于小小的学校,把目光放长远,可以把很多你喜欢的,新鲜的事写下来。写不好不要紧,只要动笔就会有收获。低年级学生,你可以让他写一、两句话,只要表达完整就行,用不着拔高要求;中年级学生可以练写一个片段;高年级学生,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了,只要能表达事情的经过就行。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时时以大纲为准,千万不能随意地拔高要求,这样反而会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吸引下,进行习作训练就会事半功倍。

2.善于阅读,积累素材

必须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因为大量的阅读有益的书籍不仅能使我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还能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很多美文中的好词好句学生都可以用在作文中,所以在平时我让学生经常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好的语段可以让他们背诵下来,并在写作时灵活运用。日积月累,学生就积累了素材。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读写结合,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新编教材更注重于单元整合,从单元前的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作文训练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专题而安排,可以说是“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这样,对学生的习作训练就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每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并灵活运用文中的一些优美语句来写写秋天的田野或秋天的校园,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会增色不少。

4.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那么习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或物作为习作的内容,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春游”“参观博物馆”等,并做好相应的习作指导,这样学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

总之,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语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精炼、准确而传神的。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习作展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