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京
摘 要:阳春三月,菏泽草长,鲜花盛开,氤氲幽香,大自然的馈赠,让我沉醉。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的课堂设计,凝聚着智慧,飘溢着真情,引导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他们的生命像鲜花一样开放,令我痴迷。
关键词:语文;诗意;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2-022-01
0
一、王老师引导学生感悟抽象文章语词,还原成鲜活的场景,赋予语词于生命
在课例《二泉映月》中,王老师紧扣“坎坷”一词大做文章。首先是他引导学生边阅读边体会,再引导学生闭目展开想象主人公阿炳生活年代的情况:“也许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攤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通过想象,原本很抽象的“坎坷”二字,便被学生们还原成了鲜活的场景,具有了强烈生命的气息。这样,王老师就很从容的唤醒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感性,点燃了学生的情感。顿时让学生对阿炳的苦难、痛苦、穷困、屈辱、悲惨、可怜感同身受,自然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我猜想:此时,学生一定听出了文字中所包含的那种“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的情感。
二、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诗词意境,进入情理世界,引领学生感受生命
在课例《长相思》中,王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以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拨响学生内心情感的琴弦。他作了如下的设计:
……
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你们看到了哪些?
生: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沽,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圆圆的月亮,鸟儿也不再“唧唧喳喳”地叫,只听见外面“呼呼”的风声,花儿合上了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你看到了——
生: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汉子们正挑着水,一家人做好饭后,围在一起,喝酒聊天。
……
通过王老师精心的设计,课文的文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温馨的生活场景,学生好像到了纳兰性德的家乡,感受故园美丽宜人的风景、人们美好甜蜜生活,从而触摸到了纳兰性德的故园情怀。我觉得:此时,学生定然纳兰性德营造的相思之境中徜徉。
三、王老师引导学生编制温馨对话,释放学生生命潜能,展现学生生命魅力
放下书本,倚窗站立,凝神远望,回味着王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我陶醉在那禅意幽幽的课堂情境中:
……
师:你听,钟声传来了,一声又是一声,这声声钟声一下又是一下,敲打着张继的无眠,那钟声好像在说些什么?
请同学们拿起笔,展开想象,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一写。
生:钟声在对张继说:“张继啊,张继,不要孤独,我会陪伴你;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
师: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
生:钟声在对张继说:“张继啊,张继,应该回家看看了,父母在盼着你,妻儿在等着你。”
师:只有家才能带给你温暖。
生:钟声在对张继说:“张继啊,张继,睡吧,睡吧,好好地睡吧!”
师: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多么温暖的钟声!
……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钟声里包含几多孤独,几多寒冷,几多愁思,绵绵不断,敲击着张继那敏感的心灵。老师体会到了,学生体会到了,他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一腔真情,给钟声以温暖,以真情,劝慰这个独在异乡的游子。
品味王老师的经典案例,我惊喜的发现,在王老师的课上,文字竟是那样的善解人意,总能悄悄地潜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绽开生命的花朵!我怀着挚诚的心探寻王老师让鲜花盛开的原因。我读到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找来学校的杂志,寻找有关王老师的文章,被王老师的那种崇高的情怀感动着,王老师说:“没有栖居,何来人生?没有诗意,何来真正的人生?”我感到:王老师就是一棵树,王老师就是一朵云,是他用他的灵魂唤醒了同学们的灵魂,才让语文成为了诗意栖居的家园,才让语文成为了学生的生命像鲜花一样开放的原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