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桑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了解简单的数学原理,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点,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追问是数学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它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探究,教师如何适时追问,释放追问教学魅力?本文从根据学生反应适时追问;抓住关联问题适时追问;结合问题拓展适时追问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适时追问;学生反应;关联问题;能力拓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想真正发挥追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转变追问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注意观察,根据学生的反应在适当的实际提出问题,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和相关性,充分利用追问问题进行教学拓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根据学生反应适时追问
追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点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先提出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局限,达到新的高度。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追问时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只想着运用追问策略,不停抛出新的问题,学生还在思考上一个问题,教师就已经进行新的追问,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追问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根据学生的反映提出追问问题,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如在进行《简易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了方程的定义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根据定义,教师出现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判断给出的式子是否为方程,如:26-x=12,x-6>3等,对于只有单一未知数的式子,学生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断,但对于“x-y=12”这种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式子,有些学生则会出现判断错误,针对这一点我随机又出示了一道题目,主要是包含多个未知数的式子,例题训练结束后追问学生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要求学生判断“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的正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定义,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抓住关联问题适时追问
追问问题应当建立在基础问题之上,比基础问题更具难度与深度,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运用追问教学策略时,不少教师追问时的问题与前一问题缺乏关联性,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大,追问问题并不是对基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无法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甚至有些教师只是用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作为追问问题,缺少研究的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在追问时要注意追问问题与前一问题的关联性,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追问问题的难度与深度,以引導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以《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在学完这个章节后,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包括对已经学过的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复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类统计图的定义,针对条形统计图要求学生统计本班学生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对应的人数,针对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统计本班学生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对应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比,而折现统计图则要求学生统计前两周本市最高气温,并在此基础上追问学生这三类统计图的区别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之前的实践训练,稍加思考和总结,达到有效理解三类统计图的意义和方法。
三、结合问题拓展适时追问
现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有限,为了让全体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知识,教材上有些内容难度设置不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作用有限,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考试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应的教材内容,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了解,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进行教学拓展,有效利用追问延伸知识。教师在教学前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追问,利用追问问题进行知识延伸,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内容。
以方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有些题目开始出现了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在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追问问题引出多元方程的讲解,先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二元一次方程如何求解。实际教学时,先安排学生就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进行训练,接着进行追问:如果x+3=6, x+y+3=12,求y的值。这一题目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但具有一定的难度,涉及二元一次相关解法,有效地拓展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追问帮助学生适当拓展,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追问是现代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为了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追问,注意追问问题与基础问题的关联性,利用追问进行一定的教学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施晓芬.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追问[J].教师,2012(18)
[2]刘亦秋.让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交流中熠熠生辉[J].学周刊,2011(27)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