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摘 要: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是很多高中生家长的烦恼。从日常情境引入,以家庭治疗理论中的沟通模式为基础,建议家长用表里一致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达到改善和谐亲子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沟通模式;家庭治疗;表里一致
家长的困惑
“老师,我的孩子昨晚和我发生争执,一夜没有回家,我该怎么办?”“老师,因为我说了他两句,儿子一个寒假都没跟我说话,我很担心……”作为一名高中心理教师,我常遇到有这样困惑的家长: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却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沟通。家长往往很关心孩子,希望更多地了解陪伴孩子,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表里一致的沟通
沟通是与人交往的桥梁,沟通模式也代表每个人的生存姿态。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沟通的需要和愿望,其人际关系和生命质量也常常因沟通受到影响。
“表里一致”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贯穿其理论建构的重要概念和核心内容。
萨提亚把沟通不良的方式分为讨好、指责、打岔和超理智四种类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超理智型的人極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即同时顾及自己、他人和所处情境的沟通方式。
我该怎样和孩子说
高中生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少年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过渡。这个时候注意养成亲子间良好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对成长期的孩子有所引导,也为将来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那么,遇到问题时我们该怎样“表里一致”地和孩子说呢?
举个例子。有位家长报告:我的孩子高三了,学习很紧张,但是她学习习惯不好,常常躺在床上看书,我们觉得这样对视力有影响,希望她姿势端正坐好看书,或者累了直接休息。孩子不听我们的,还是躺着看书,说几次烦了就会和我们争吵,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听听家长和孩子的具体对话:
家长:你怎么又躺着看书?
孩子:(沉默)
家长:要不坐端正了看,要不就睡觉,你听到了没?
孩子:烦死了,你们管这么多干什么
……
从上面的对话来看,指责型和超理智型是亲子沟通中常见的沟通方式,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破坏亲子关系,如果我们用“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可以怎样说呢?
我们可以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孩子,看到你这么辛苦地学习我其实很心疼,希望你能好好休息,躺着看书不仅对视力有影响而且你也不能好好休息,我认为这样你的学习效率很低,你说呢?”我们也可以从体会孩子内心的角度来说:“孩子,我能理解你的焦虑,很疲劳,但是又不想放弃任何一点学习的时间。可是这样不仅对你的眼睛不好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我们还是该休息时休息该看书时认真看书,你说行吗?”
如果换成这样的对话,是不是会对解决问题有利些?
真正做到“表里一致”
表里一致的沟通意味着承认自己所有的情感,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顾及他人的感受,且考虑到情境。在表里一致的行为和关系中,我们可以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并拥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处理它们。表里一致的沟通让人感觉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人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在亲子沟通模式中,我们也邀请你做一个“表里一致”的人,说出心里的想法和感受。你会发现许多之前的不安根本是不存在的,当你愿意表现得一致的时候,孩子也感到安全和解放。
回到文章开头的两个事件上来:“我的孩子昨晚和我发生争执,一夜没有回家。”“因为我说了他两句,儿子一个寒假都没跟我说话。”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样的表述中感到:家长和孩子平时的沟通模式不太良好,孩子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可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所以选择了回避,而家长也是一腔好意满腹关心,却因为沟通模式欠佳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萨提亚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人群中,无论人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如何,总有50%的人回答“是”(讨好型);30%的人回答“不是”(指责型),15%的人既不回答“是”,也不回答“不是”,也不会给出他们真实感受的任何线索(超理智型);还有0.5%的人会表现得若无其事、毫无知觉(打岔型)。最后只有4.5%的人是真实的,他们是表里一致型的。可见,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需要修炼,需要我们在亲子沟通时有意识地遵循。
良好沟通模式的养成不仅会对处于人生关键期的高中生有帮助,也会对整个家庭的氛围有裨益。亲子同心,其利断金!希望我们的高中生家长都能在亲子沟通中真正做到表里一致!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2]玛莉亚·葛莫利.大象在屋里: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M].上海三联书店,2014.
[3]玛莉亚·葛莫利.心灵的淬炼[M].海天出版社,200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