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敏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本54页图、观看课件等,充分利用模型、挂图、动画演示等多种媒介,能够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关系。
2.通过观看课件能够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通过阅读课本55页血液循环的过程能够解释血液循环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血液循环的途径。2.血液循环的意义。
【教学难点】
血液循环的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教材分析】
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让学生对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循环系统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内分泌系统联系在了一起。知识点太多,学生很难理解透彻,因此学好血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准备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对本课进行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血液在三种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2.心脏分为哪几个腔?
3.每个腔连通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教师活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着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系统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营养物质运输给组织细胞并且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排出体外。那么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路线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物质运输的途径》。
学生活动:
回顾课本49页第二节的内容,重点读52页图心脏每个腔与血管相连的知识点。
思考老师所提血液循环路线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心脏示意图并标出各腔的名称,再画出相连的血管也标出它们的名称,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接着教师边讲边画出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由于前面学过了心脏和血管学生容易接受。学生阅读55页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图3.3-12血液循环示意图,播放血液循环视频及课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血液循环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循环的路线有几条?兩条循环路径分别是什么?
2.肺循环和体循环有什么联系?
3.“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
4.你能看图总结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吗?
5.肺循环和体循环分别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
1.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心脏示意图及相连的血管并标出名称。
2.阅读课本55页了解血液循环过程。
3.观看视频及课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
总结:
1.血液循环循环路线
2.体循环与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血液沿此路线循环一周大约需要20~30秒。
3.引导学生看54页图并带领学生分析,图中红色代表动脉血,蓝色代表静脉血,这样很容易看出左侧流的是动脉血,右侧流的是静脉血,引导学生找出左侧有哪些结构?有肺静脉、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及其他动脉,即它们流的都是动脉血。那么右侧有肺动脉、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即它们流的都是静脉血。体循环是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心脏右侧,即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是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4.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5.血液循环系统不但把养料和氧运输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而且带走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因此对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
1.记忆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同桌互相检查背诵,学生拿出练习本默写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2.学生看54页图,听老师分析,并记录在课本上。
3.在课本中划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血液循环的意义。
三、血压与脉搏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55页至57页,了解血压与脉搏的知识。并提出问题:
1.通常血压指的是什么?
2.血压在什么部位量?
3.怎样记录血压?
4.脉搏是什么?脉搏在什么部位量?
5.完成56页探究活动,小组讨论并记录数据,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血压指的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用分子式记录血压,分子为收缩压,分母为舒张压。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2000年前,著名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切脉来诊断疾病。直到现在,切脉仍然是我国传统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从课本中划出血压的概念及脉搏的概念。
3.用秒表记录脉搏,安静状态下、跑步时、跳绳时,得出运动时脉搏加快的结论。
四、巩固知识
学生完成下列练习题:
1.体循环的途径: →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 。
血液变化: 脉血变成 脉血。
2.肺循环的途径: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
血液变化: 脉血变成 脉血。
3.肺循环和体循环在 处汇合。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肺循环和体循环。
3.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