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天 明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兴城古城保护的得失与更新发展的思考
宋 天 明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对兴城古城历史遗存及保护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古城保护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遗产保护的原则和观点,城市发展更新的思考,使兴城古城在新的时代下有机发展,焕发生机。
古城保护,更新,开发利用,发展
1.1古城概况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兴城市,古称宁远,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后经清代重修,至今有58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城池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墙筑造等方面的杰出案例。对研究明清及民国时期我国北方城市建筑及传统民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古城的历史遗存
兴城古城是我国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内城轴线清晰明确,由一横一纵两条主要轴线分成四个大街,四条主要街道各具特色,以南街延辉街最具特色,街中段耸立两座明代祖式石坊,对了解明代北方建筑的构造特点及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古城内重点历史遗迹6处,包括兴城城墙、祖式石坊、文庙、城隍庙、郜家住宅、周宅,这些明清时代建筑的主要历史遗存是北方建筑及园林设计的杰作。
1.3古城民居现状(兴城原始民居的构成关系)
兴城古城民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囤顶建筑、坡顶建筑和平顶建筑,古城传统民居类型统计表见表1。其中坡顶硬山建筑主要分布在十字大街两侧和一些重点的公共建筑,囤顶建筑是古城内主要的,也是最富特色的建筑形式,平顶建筑多为建国后重建,缺乏鲜明的特色。特色囤顶建筑数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兴城古城的整体建筑风貌。
表1 古城传统民居类型统计表
2.1成功之处
古城的选址体现了古代城市营建者的智慧,背水环山,满足防卫的需要,多条河流从市内穿过,满足城市日常的生产生活。营城的理念受古代“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为适应军事防卫和城市管理的需要,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是古城内的制高点,战时可鸟瞰全城进行军事调度,平时可为日常管理之用。主要政府管理机构则沿主轴两侧布置,城内民居采用里坊制,方便管理,受儒家“礼”制的影响,体现强烈的长幼尊卑秩序。兴城古城周边建筑天际线严格控制,新城区建设远离古城发展,很好的保护了古城的城市总体风貌。
2.2古城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整体保护规划缺失
虽然在城市保护过程中保护了古城的天际线,但在整体保护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新城的建设发展紧逼老城,外城环境对老城的影响严重,缺乏必要的开发保护的过渡区域,周边环境形态错综复杂,环境较差。以永宁门和延辉门为例,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随机而无序的商业小贩占据了城门附近的街道,环境卫生脏乱,影响古城形象。古城墙外围很多地区垃圾成堆,缺乏有效的管理;延辉门外侧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使古城尴尬的处于现代城市包围的逼仄的小空间之中。如今的古城更像是一件尴尬的现代城市艺术品,这也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古城面临的现状。不科学的修复与涂脂抹粉,使古城的历史信息表达得不伦不类,随时都有被城市发展所吞噬的危险。
2.2.2基础建设现状
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是古城普遍存在的问题。内城房屋居住密度高,受古城现状结构影响,内城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市政管网不建全,城市排水缺乏系统的规划,居民仍采用传统的供暖方式,另外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古城居民生活质量不高,传统民居生活面临压力巨大,对民俗民风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3风貌
风貌是城市的历史,传统特色生活方式的展现,应代表特定城市的特色。古城内风貌缺乏必要的控制,城市历史街区单一,生产生活组织无序,城内电动车较多,各种交通工具拥挤在古城街道上,呈现庸俗的商业气息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展现。
2.2.4城市特色缺失
走进古城,即回到千城一面的中国中小型城市的桎梏之中,这也是中国小城镇开发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创造城市特色,特别是历史城镇的开发建设,使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不会沦为仿古建筑的奴隶,也不会成办蹩脚的西方建筑的模仿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3.1如何保护
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是我们对文物保护的纲领性文件。19世纪中叶欧洲的保护理论出现了两种互相对立又影响深远的学说:一种是反干预的,以英国的约翰·拉斯金为代表;另一种是主张干预的,以法国的厄杰纳·维奥莱·勒·丢克为代表。两种学说对历史保护的“原真性”概念进行了激烈而有益的讨论,其本身都具有各自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意大利人卡米洛·波依托提出多元化的保护方式,根据一座历史建筑的价值进行保护的研究,有针对性的还原艺术上的真实或者历史上的真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历史保护依据。
3.2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对待文物保护的问题上我们应当遵循“师自然、师古人、师先进”的原则,中国哲学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和一,保持即存事物的和谐共生有其内在的可行性。欧洲和日本历史保护工作的成绩举世瞩目,为我国提供了很多成功的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可供借鉴的方法与理念。国内如平遥古城、苏州古城的保护开发也同样卓有成效,这些有益的探索对兴城古城的保护开发提供了积极借鉴意义。
3.3整体和谐的保护观念
保护城市总体风貌、划定保护区域、过渡区域。控制民居类型、避免过度开发,减轻古建筑、民居承载压力。对现存建筑的修复上是修旧如旧还是保持原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的焦点应放在其保护的风貌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上。以蓟辽督师府为例,由于原督师府于1644年被总兵吴三桂焚毁,新建即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原与重建。但原来被毁掉的遗址,可能是更有价值的部分也随之消失,失去了历史的沧桑感,借鉴日本对待传统建筑的模式,原有遗址保留,在其附近新建新址,既保留了场所的历史信息和真实,作为历史的见证物又可使后人切实的了解其建筑的空间和布局。保存了场所的历史价值,不会因为完全的复原如新而饱受病垢。
3.4政府机制与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参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城市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全民保护古迹与文化的意识和自豪感,使遗产保护成为一种传统。鼓励民间的保护组织参与保护,调动民众保护的积极性,缓解政府压力。组织丰富文化活动如历史事件、巡边出师、对抗外敌等历史场景的再现,增加时空转换的意识、使游人铭记风云变幻的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规划合理的空间游览动线,延长游客参观时间。对特色景点的观看时间,位置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意见,提高游人的游览兴趣。
城市的历史遗产保护是我们对待遗产的价值观问题。历史是以人为载体而存在的,设计与保护一种生活方式,保护承载这种生活方式的空间模式,保存其空间组合的方式及宜人的尺度,诚实的对待自已的历史,寻找遗失的场所精神。保护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如何使其健康良性的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后代,如何在新的时代下焕发生机,是应在保护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1] 张 松,王 骏.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思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2] 石铁矛,王阿慧.兴城古城的遗产保护与更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3] 胡 飞,付 瑶.兴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文化产业链接[J].山西建筑,2008,34(2):32-33.
[4] 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价值观问题[J].世界建筑,2003(7):91-93.
[5] 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24-29.
[6] 乔迅翔.何谓“原状”——对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原则探讨[J].Architect,2004(12):101-104,112.
[7] 马雪峰.以辽宁兴城古城为例谈明清古建筑保护与开发[J].山西建筑,2014,40(25):14-15.
[8] 刘 丹.兴城古城保护与利用研究[J].中国名城,2011(10):69-72.
[9] 尹天武,李建民.兴城城墙的保护与管理[J].辽宁省博物院馆刊,2013(11):14-15.
GainsandlossesofprotectingancientcityofXingchengandthoughtsonitsrenewingdevelopment
SongTianming
(ShenyangJianzhuUnivesity,Shenyang110168,Chin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Xingcheng city and the historical relics protection, put forward the protection of the old city in the process of gain and loss, and analyzes its reason,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thinking of city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the ancient city of Xingcheng, in order to make the organ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vitality.
old city protection, renovat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1009-6825(2017)32-0008-02
2017-09-06
宋天明(1986- ),男,在读硕士
TU-87
A